1林场基本情况
1.1社会经济概况昆明市国营西山林场场部设在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从1999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场定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林场以森林管护为主,无额外经济收入。1.2林业建设现状1.2.1林业机构设置昆明市国营西山林场设有财务科、森林防火办公室、办公室。下设5个营林场,分别是武家箐、普吉、马街、黑泥凹、陷塘营林场。林场现有在职职工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4人),其它35人。场部人员主要从事营林生产、技术指导、森林防火、林政执法、森林管护、森林病虫害防冶及林火预报预测工作。1.2.2林业经营管理现状1998年西山林场被列为“天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区。2005年实施人工造林40hm2、育苗0.133hm2。森林保护总投资27.6万元,其中:森林病虫害防治0.5万元,森林防火20.7万元,森林管护6.4万元。近年,西山林场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强查处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林木和制止毁林开荒的工作力度,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总体上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1.2.3林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林业用地占西山林场土地总面积的81.07%,西山林场有林地面积达3308.6hm2,拥有森林蓄积量182400m3。西山林场地处昆明市区、滇池面山,又是普渡河上游,且工厂、矿山较为集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森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对昆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昆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山林场的的结构组成
西山林场的三级机构分别是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技术系统。就西山林场而言,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现状、生态目标、退耕面积、树种结构;技术系统包括:树种的选择、技术规程、能源改造、家畜圈养;经济系统包括:收入变化、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由于西山林场是国有林场,主要收入是靠财政拨款,所以经济效益较低)。在西山林场这个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为基础,以技术系统为中介,经济系统为最终导向,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3西山林场的要素组成和运行目标
西山林场这个生态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包括:人口要素、环境要素、信息要素、科技要素、资本要素。西山林场运行目标:由于西山林场是国有林场,其存在的意义偏重于生态效益。西山林场地处昆明市区、滇池面山,又是普渡河上游,且工厂、矿山较为集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森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对生态环境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昆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昆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西山林场生态系统熵值分析
4.1熵值和生态位熵值,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热自然的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但它不能100%的转化为功,从一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时,所有的转化率也是低于100%的。也就是说存在能量的散失,但如果这个系统是封闭的,那这种散失的能量是以其他的形式依旧存在在该系统中的,这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熵是对这种不能转化的能量的度量,熵越高说明转化的效率越低。熵值越低说明该系统的效率越高。生态位,在纯粹的林场生态环境中,林场中的森林资源的破坏率较低,在林场中的各种生物与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交换与反馈的良性互动,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国有林场中的林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林场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和利用林场,在通过资本投入、人力投入、技术应用和组织协调对自然资源采掘和利用的同时有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反馈作用(以破坏生态为主的负反馈和以修复生态的正反馈),社会经济关系这一多变敏感要素的引入,对生态环境系统发展产生了干扰,并增强了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复杂性,我国国有林场实质上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依托自然环境、以资源流动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共同决定林场的生态位[2]。4.2国有林场区域生态位的演化国有林场的区域生态位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状态。就如生物的消化功能,国有林场的区域生态位的演化是内部和外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这个过程是个“耗散结构”。国有林场的区域生态位有着明显的层级性。人的生产活动使得国有林场的区域生态位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迁移,这种迁移可能是正向的,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熵值减小、更加稳定,该区域生态位层级提高。但这种迁移也可能是负面的,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熵值增大,该系统变得敏感脆弱,区域生态位层级降低[3]。4.3造成熵值变化的因子4.4西山林场熵值上升的原因西山林场作为国有林场,重在建设生态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该林场的运作方式较为原始,技术、信息都不能技术更新,因而人均产值较低。主要靠木材和树苗盈利。从影响熵值的因子出发,正向的:该林场人均GDP较低;人均林业产量低;产业系统总产值增长率低;非林产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几近为零。从而该系统的熵值增高。负向的:由于技术含量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也引起了该系统的熵值增高。
5综合效益分析
5.1生态效益西山林场土地总面积为4980hm2,其中,林地面积4037.5hm2,非林地面积942.5hm2。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182400m3。森林年净生长量9970m3,该林场森林覆盖率为67.12%,其中,有林地覆盖率66.44%。林场林木绿化率为68.91%,其中,森林覆盖率为67.12%,灌木林覆盖率为2.47%。从生态指标出发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进行具体分析。相生相克原理:在生态系统中,任何生物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即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长期进化的结果使得各物种间的关系得以发展和稳定。相生相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克作用、相生作用以及中性作用这三个方面。以上是引用生态学相生相克原理,将其运用到生态经济学中,有关生态指标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如下表所示。5.2社会效益林场现有在职职工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4人),其它35人。其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林场位于近郊,加之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城区游客踏青,从而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林场交通方便,各营林场都有公路。这个当地的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社会指标出发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进行具体分析5.3经济效益由于该林场属于国有林场,重在建设生态和社会效益,因而经济效益几近为零。
6建议
跳出国有林场经济—生态反向发展的“两危”困境、降低国有林场脆弱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产业生态位与区域生态位的适宜度。首先,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熵值,如减少纯林面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混种乡土树种,并且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要营造对象,提倡近自然林业。其次,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加深林业产业系统的深加工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尽可能在保障森林生态服务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又能增强林业产业系统的增值性、降低林场系统的脆弱性,从而促使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最后,调整员工结构,林场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8人,只占全场职工17%,这种情况无疑会使林场的技术创新和信息接受产生严重的阻工程管理论文碍,从而影响林场的发展。建议改善林场内部员工结构,引进专业型人才,或组织相关培训。
作者:董欣悦 石浦南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物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