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浸种消毒
播种前选晴天翻晒种子,每667m2大田用种量为0.75~1.00kg。用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2500~3000倍液+3%甲霜·恶霉灵(广枯灵)水剂1500倍液浸种消毒6~8h,洗净沥干后保温保湿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根据放养鱼苗时间,一般于5月上旬播种,秧龄以30d为宜。另选择肥力中上、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不用养鱼田)。每667m2秧田播种量为10.0~12.5kg,稀播匀播。播种前秧田应施足基肥,每667m2用进口复合肥50kg作基肥,秧苗1叶1心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50kg喷施,促矮壮分蘖;2叶1心时施尿素5kg、氯化钾5kg作断奶肥;3叶1心时施尿素5kg作壮苗肥;移栽前4~5d施尿素5kg作送嫁肥,并带药下田。争取秧苗移栽时带蘖2~3个。
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采用宽行窄株、东西向种植,以增加通透性,促进稻鱼生长。大田插植规格为16.7cm×30.0~33.3cm,应适当增加鱼沟两边的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每667m2插1.3万蔸左右,每蔸2粒谷秧,保证每穴插4~6苗,每667m2插足基本苗6万~8万苗。为搭建高产苗架做准备。
4合理施肥
稻田施肥不仅可促进水稻增产,也有利于提高鱼的产量。但需要在兼顾稻、鱼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施用。施肥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施基肥、轻施追肥的原则。
4.1施足基肥基肥应在放养鱼种之前5~7d施用,基肥占全
年施肥量的70%左右,一般以厩肥、绿肥、粪肥为主,也可掺一定量化肥,在耕田时施入。基肥用量根据稻田土壤肥瘦程度而定,通常每667m2施有机肥400~500kg。
4.2科学追肥
追肥宜采取量少次多、少施勤施的方法,避免一次性重施猛施,否则既对鱼有害,也不利于水稻生产。追肥一般用化肥或粪肥,不宜施用氨水、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应严格控制用量。通常每667m2每次用尿素7.5~10.0kg或钙镁磷肥15~20kg或用农家粪300~400kg。每隔15d施1次,追肥时水位不低于5~7cm,先施半边田,次日再施另半边田;每批追肥分2~3次施完,还应避免多种化肥同时一次性施用及避免放入鱼沟和鱼溜。同时,雨天和闷热天不要施肥,否则会影响鱼的食味或造成鱼中毒。
5科学管水
一是经常疏通鱼沟、鱼坑;二是保持稻田养鱼水位;三是灌深水控蘖;四是加注新水改善水质。具体措施: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特点,适时调节水位。插秧后到分蘖后期水深6~8cm,以利秧苗扎根、返青、发根和分蘖。此时鱼体小,可以浅灌;中期正值水稻孕穗需要大量水分,田水逐渐加深到15~16cm,此时鱼渐长大,游动强度加大,食量增加,加深水位有利鱼生长;晚期水稻抽穗灌浆成熟,要经常调整水位,一般保持10cm左右。
6安全防治病虫害
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结合当地农技服务信息重点抓好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同时,提倡使用诱虫灯防治,若按稻田面积配足一定数量的诱虫灯,一般不需要用药防治,如确需用药,要注意选用对鱼无害的低毒农药,控制用药量,喷药前要加深田水,喷药方式以微雾为好,尽量不使药喷到水中。具体施农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6.1农药品种选择
危害水稻的病虫害很多,主要有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为了消灭这些病虫害且保证鱼的安全,必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消解快的农药。如选用康宽或垄歌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杀虫双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选用三环唑预防稻瘟病,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等。农药剂型方面,应多选用水剂或油剂,少用或不用粉剂。草食性鱼类有除草作用,因此养鱼田一般不使用除草剂。
6.2把握农药的正常使用量和安全浓度
把握农药的正常使用量和安全浓度,保证鱼类的安全。要适时轮换农药,以免使病虫产生抗药性。
6.3施药方法
把鱼集中在鱼坑后再施农药。施农药时把大田进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动,先从出水口一头施药,施到中间停一下,使被污染田水流出去,再施另一半田,从中间施到进水口处结束。还可以采取分段、隔天及注水三结合的施药法,就是把一丘田分成两段,一段靠近进水口,一段靠近出水口,第1d先施进水口一段,把鱼赶到出水口一段;第2d再施。进水口灌水,把鱼赶到进水口去溯水,再施出水口一段,并且打开出水口放水,进水口继续灌水,直到田水中带药的水放完为止。同时,施药时还应做到:①选择在晴天进行,施用农药前要将田水加深至7~10cm。用液体农药应选择晴天下午14:00后对准禾叶喷洒,不能朝田面喷洒,以免药液入水伤鱼。②提倡细喷雾、弥雾,增加药液在稻株上的粘着力,尽量避免农药流失到田水中。③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施用,以减少农药落入水中的数量。④天气突变或闷热时不能施药。因天气突变或闷热等天气的突然变化,鱼类会出现不适应,容易中毒。⑤下雨或雷雨前不要喷洒农药,否则农药会被水冲刷进入田水中,容易导致鱼中毒。⑥施药后应在远离养鱼稻田的水源洗涤喷药工具。
6.4重视秧田病虫害防治
要重视秧田病虫害防治,使秧苗健康下田,减少大田防治次数,创造鱼类安全生存环境。
7水稻收获
水稻成熟收获前1~2d,要把鱼赶入主沟或鱼溜中,以免伤鱼。人工割谷,抱出田外进行脱粒,以免压坏鱼沟、鱼溜,破坏鱼的生长环境。水稻收获后,若田里还有鱼,要及时满田灌足深水,让鱼平安度过秋旱高温天气。
作者:葛加沐 单位: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1培育壮苗
培育壮秧是保证水稻产量的基础。插前秧苗的大与小、弱与壮,在插后缓苗到接续生长到产量,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利用稻田育苗,步道沟过浅、渗透力差、返碱、湿度大、温度低、营养土不透气等,是导致不能培育出壮苗的关键因素。连续2年的苗期阴雨低温,是造成稻苗生长缓慢甚至萎缩生长、抗病力下降、生长滞后、病害严重的主要因素。
1.1播种
水稻萌发到生长的底限温度是12~15℃,播种与栽插的时间,应该遵循床内和地面的温度保持在底限温度以上,且每天持续至少8h以上。因此,要适时育插。播前进行晾晒、浸种后清除未成熟籽粒。同时,要控制播种量,播量33.75kg/hm2,苗田不少于120m2/hm2。营养土以2cm厚度为准,种子下面土厚度至少在1.4cm左右。覆土后要浇透水,这是出齐苗的关键。
1.2开沟与覆膜
在本田育苗,要加深步道沟,苗床排水沟深25cm左右(超过机作业硬层),提高渗透能力,降低床面湿度。为保持秧苗平稳、健壮生长,覆盖无纺布育苗,特殊年份可将拱架和先期地膜附在无纺布上面,能增加床内温度3℃以上。
1.3苗床封闭药必须在床面无积水后进行。最安全的方法是育苗前每床按“固定量”的细沙或干土,按用量拌均封闭药,再用薄膜包裹封闭待用。盖布前按固定的砂土量均匀撒在床面上,是避开药害、草荒的有效方法。
1.4肥水管理
苗齐后即过水,关键是2叶1心稻苗离母前后,是秧苗最脆弱的时段,地膜应撤出1/2或全部撤掉,晴天时过1次大水,喷洒苗病青预防青枯病,3叶1心后,温度控制在30℃以内。插前7d施磷肥100g/m2,3d前喷洒阿克泰防治稻象甲,带肥药下地,对稻象甲防治和促进稻苗返青分蘖很明显。
2大田封闭
近年来,插秧供水一直在延后,封闭时间短,温度高,常规药量对水稻发扎新根的影响很明显,养过蟹的稻田,如果能在插前放苗可以不用封闭,如怕有草荒,最多用常量的1/2以下用药。
3栽插方式
稀植是控制无效分蘖、减少肥力流失、保持有效蘖在适宜密度下健壮生长的前提。实践中发现,1~3株苗的分蘖最好,每穴栽插5株和5株以上的,只有4株有分蘖空间。所以栽插水稻,毎穴最多控制在4株以内。机插田块,为防止插后秧苗下沉,延误早期分蘖,平靶地后,表层沉淀至少在3d左右。带水机插或插后及时补水是苗快速返青的关键。以大垄双行机插,20穴/m2,株距16.7cm,2~3株/穴,栽插20.25万穴/hm2左右。秧苗栽插深浅与分蘖关系十分明晰,栽插深度在1cm以下与2cm以上的第1次分蘖,时间相差至少在1周以上。养蟹田用常规30.0cm行距插秧机,可以在12行处,多留出15.0cm,为河蟹创出光照空间。这块空间的产量,可以靠边际优势弥补。
4肥料选择与施用
目前,市场上的水稻一次性肥大多存在不足,多数品牌都在分蘖期需要补施氮肥150~300kg/hm2。水稻的分蘖峰期正是河蟹二次脱壳期,这也是稻蟹共生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难题。总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是保证水稻有效生长的重要环节,水稻生长所需营养时段呈“两头低中间高”,就是在插秧后5~21d有效分蘖期间为大量需肥期,是保证有效株数360株/m2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段。水稻全程肥在旋地前一次施入80%~90%,余下肥在平靶地后插秧前作表肥一次施入。如果稻苗弱或其他原因需补肥,要依据苗径、根系发育情况决定补施量。分蘖肥与底肥衔接在插后3~5d、6~10条根系时最好。
5病虫害预防
由于每年的物候期、生产的延后、自然环境的变化,病虫害的发生没有确切时间,只有在生产中密切观察,估测病害发生和虫害破膜前的变化,才能药到病除。
5.1虫害
一是稻象甲。在插后1周开始危害,在插前3d,用内吸剂象甲虫药,药量较常规量稍加,完全可以防止。建议用杜邦康宽、阿克泰。二是二化螟一、二代。正常年份,二化螟一代危害发生在6月末至7月初,二代在8月初。防治最佳时间,是二化螟“卵膜点”变深色时,在2d内用药效果最佳。
5.2病害
一是瘟枯病。防治时间是拔节前、孕穗后期和穗齐后各1次,关键点是“病灶部位有药液”。建议用稻艳、井冈霉素防治。二是穗、茎、粒瘟。穗病生成是在破口期,一般第1株穗破口开始到最后穗结束,需要1周以上时间,也就是穗茎随着穗的生长而生长,它存裹于叶片内,每天要生长至少1cm的嫩茎,这期间如果有雨水溅进,再逢阴天,潮湿的环境是茎感染瘟病的因素。在见破口和3~5d后防治2次,特别是遇上雨季、连续阴天,要增加防治次数和质量。建议以稻艳、三环唑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目前,凯润防治穗、茎瘟的效果要好于其他药剂。
作者:王晓东 单位:辽宁省盘山县太平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优良的水稻品种是优质有机稻米的生产的关键。因此,应选择农艺形状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的品种。稻种需要经过筛选,去杂去劣,籽粒饱满,纯度高,无病虫害,发芽率高,无杂草种子。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播种前应晒种1~2d,然后再用1%石灰水浸种2~3d,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对防治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种传病害等有一定作用。
2播种育苗
2.1苗床准备
播种前要按1∶100的比例备足苗床,苗床应选择病虫草害少、受肥料影响少的地块,且要靠近水源,方便灌溉。整地耕翻,并施入饼肥2250kg/hm2,最后耙平地面,要求无土坷垃、地面平整等。
2.2适期播种
宝应地区的有机水稻栽培应适当推迟播期,一般在5月20—25日,可以避免1代灰飞虱传播病毒。播种量一般为中籼稻45kg/hm2,中粳稻90kg/hm2。宝应地区一般采用盘育机插秧的方式来进行育秧,秧龄在18~20d。
2.3秧田管理
出苗前,棚内保持20~28℃。秧苗出齐,顶膜立针时,及时撤掉地膜。床土发白变干时要及时浇水,浇水时间为早揭膜后和晚扣膜前。随气温增高和通风口加大,增加补水,每次浇透,切忌大水漫灌。出苗撤膜后,白天晴朗高温时,开始通风炼苗;1.5叶前小通风,即两端和背风面通风;1.5~2.5叶时,两侧适当通风;2.5叶后加大通风,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昼夜通风炼苗,并逐步揭膜,防止失水及青枯死苗。苗期结合浇水浇农家肥浸出液1~3次,并进行人工除草1~3次。
3整地栽插
先将有机肥施于地表,耕翻晒垡,上水后旋耕整平,田面高低相差不得超过3cm。终霜期过后,平均气温达12℃以上,秧苗3.5叶即可插秧。中籼稻基本苗要求达到120万根/hm2,中粳稻基本苗要求达到150万根/hm2。一般手栽秧中籼稻行株距为28cm×13cm,栽足25.5万穴/hm2;中粳稻行株距为25cm×13cm,栽足30万穴/hm2。机插秧行株距配制为30cm×12cm。
4水肥运筹
宝应地区施肥应坚持“施足基肥,适施分蘖肥,酌情施用穗肥”的原则。结合土地耕翻,施入饼肥1500kg/hm2,移栽后10~15d施商品有机肥1500kg/hm2,后期根据苗情施商品有机肥750kg/hm2左右。科学水浆管理,浅水移栽,中水活棵,薄水分蘖;分蘖后期适度搁田;孕穗期浅水勤灌;抽穗后湿润灌溉,干湿交替,通过科学有效的水浆管理,达到以水控草、以水促苗、以苗压草和以水调肥的目的。
5病虫草害防治
5.1病虫害防治
宝应地区7月中旬左右主要防治纹枯病、2代白背飞虱等。7月底至8月上旬主要防治纹枯病、叶瘟、五(3)代稻纵卷叶螟、2代三化螟等。8月中旬主要防治纹枯病、2代二化螟、稻飞虱、杂交稻后期叶面病害等。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主要防治粳稻田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稻纵卷叶螟、3代三化暝、稻飞虱等病虫害。9月中下旬至10月初主要防治4代稻飞虱。防治指标:纹枯病病穴率20%;二化螟1代卵7500块/hm2,二代穴枯鞘率1%;稻纵卷叶螟60~100头/百穴(虫卵量);褐飞虱500~800头/百穴(主害代)。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肥水、适时搁田等水稻健身栽培,增强植株的抗性。二是物理防治。安装频振式杀虫灯(2hm2左右安装1盏)诱杀田间趋光性害虫。点灯时间从6月中旬以后每晚18:30开始最为合适。三是生物防治。一方面可通过稻鸭共育来控制田间害虫特别是飞虱等中下部害虫的发生数量;另一方面可采用药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纹曲宁(枯草牙孢杆菌)、多效井冈霉素等药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Bt等药剂防治;三化螟用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用苦参碱等药剂防治。
5.2草害防治
一是诱草灭草。在水稻移栽前40~50d灌跑马水使田间土壤保持湿润以诱发杂草,通过耕翻压低杂草基数。二是人工拔草。对稗草等水稻生长期间的恶性杂草,进行多次人工拔除。三是以苗压草、以水压草。通过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和科学的水浆管理等措施,以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四是养鸭除草。利用稻鸭共生来控制田间杂草的发生,选择体型适中、活动能力较强的鸭子品种,与水稻栽植同步共育,平均养殖150~225只/hm2。
作者:夏莉莉 相同德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宝应县广洋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将有机水稻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良种
选用米质达到优质米二级以上的抗病、高产、市场前景好且通过审定和试验、示范的非转基因水稻品种,如丰优28、B优827等。
二、培育壮秧
1.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30小时,再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将浸泡好的种子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2.留足秧母田。在基地内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杂草少、无病虫的田块做秧母田。秧母田与大田比例为1∶8。3.合理施肥。预留的秧母田要隔冬翻犁,早春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秧母田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3000千克、矿质钙镁磷肥35千克,将肥土充分混匀后,做成1.5米宽的平畦,然后灌水(水不上畦面)。播种前两天将充分腐熟的菜籽饼80~100千克均匀施于畦面后再提沟做畦,达到畦平沟直。4.适期播种。一般在4月5~10日播种为宜,最迟不能晚于4月18日。每分(0.1亩)秧母田需备杂交种子1~1.5千克。5.规格育秧。采用两段育秧或软盘旱育秧的方式培育壮秧。适时防治病虫害,人工拔除杂草。当秧苗长到2叶1心时,每分(0.1亩)秧母田泼施充分腐熟的淡尿水或沼液2~3担,移栽大田前3~5天泼施沼液追肥防病。
三、精细整田,科学施肥
大田翻耕深度一般为15厘米,倡导耕耙2次,耕前施足基肥,要做到田平、泥烂、肥匀。有机水稻田应注意培肥地力,通常采用轮作、休闲、秸秆和稻糠还田等措施恢复和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肥料以有机绿肥、沼肥、生物肥、充分腐熟的饼肥为主。插秧整地前,亩施充分腐熟的圈肥3000~5000千克、矿质钙镁磷肥50千克做基肥,然后耕耙平整。追肥一般在插秧后5~7天泼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饼肥、沼液即可。
四、合理密植,湿润灌溉
洋县的高产插秧期为5月20日至6月5日,常规稻亩插(抛)1.5万~1.7万穴,穴插8~10苗,亩基本苗以13万~15万为宜。杂交稻行株距为27厘米×17厘米,亩插1.3万穴左右,穴插6~7苗,亩基本苗10万左右。稻田灌水提倡干湿交替的湿润节水灌溉方式。实行分田引水、湿润浅灌,避免串灌和大水漫灌,插秧后浅水促分蘖,之后保持田间湿润,适时晒田,黄熟期田间无烂泥。
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个水稻田生产环境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但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以此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等措施培育壮秧,在水稻生长季节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以及合理轮作倒茬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目的。同时,还应尽量利用人工和物理等其他措施控制害虫,采用人工拔除杂草、杀虫灯诱杀害虫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只有当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虫草害时,才可使用一些生物药剂和制剂防治病虫草害,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①稻瘟病。发病初期,可亩用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45~50千克喷雾防治。②纹枯病。分蘖期百丛发病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时,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间隔10天再喷1次。③稻曲病。在破口前和齐穗后亩用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45千克喷雾防治2次。④稻苞虫。8月10日前后用Bt乳剂每亩200克对水45~50升喷雾防治。施药期间,田间最好留有浅水。⑤稻飞虱。可用印楝素制剂、白僵菌制剂对稻株中下部喷雾防治。⑥二化螟。亩用苏云金杆菌100亿活芽孢/微升悬浮剂200~400克或印楝素制剂进行防治。
六、收获
稻谷成熟后要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收割时用木制的脱粒机脱粒,用竹筐盛放运输,及时竹垫翻晒。
作者:闫东林 单位:陕西省洋县农技中心
一、选用符合标准的水稻秧苗
根据国家强调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总体要求,我们在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品种的应用上,要选择早熟或中早熟、优质、高产的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要按照无公害栽培的相关标准严格执行,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着力推广使用农家肥、生物肥,提高农业产品防病虫害技术,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水稻秧苗的选择应做到:第一,产量高,米质优;第二,是生育期适宜,既要有适于单季直播的品种,也要有适合连作早、晚稻直播的品种,一般以选用早熟品种为宜;第三,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第四,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适宜于直播足穗,大穗高产;第五,抗逆能力强,具较强的耐寒性和抗病性等。
二、确定合理的无公害优质水稻栽插密度
无公害优质水稻的合理密植是合理规划单位面积上个体栽插数量及其配置方式,使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根据水稻苗茎穗粒关系,目前无公害优质水稻高产的密植途径是增穗、增粒。第一,增穗途径。适用条件在于早熟品种、迟栽小春田、瘦田田块,采取适当加大栽培密度,增加基本苗等措施,促使其早生、快发,达到多穗获高产的目标。第二,增粒途径。适用条件是稻田土壤、肥力、水资源等条件都比较好的肥田,采取适当稀植,促进个体发育等措施,促使水稻穗大、粒多、粒重,以提高单颗苗木生产率,得以高产。
三、适时早栽,提高栽插质量
无公害优质水稻在栽培时,做到适时早插,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本田营养生长期,促进早生早发,早熟高产。适时早插要根据温度、前作、品种而定。一般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度以上为早插适期。早中熟品种宜于早插,晚熟品种早插不能早熟,对全年均衡生产不利。
四、无公害优质水稻的合理施肥
无公害优质水稻的吸肥量呈现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多的趋势。在稻株体内各部位的分配量也随施入量的不同而不同。若吸入量多,分配不合理,产量也不一定高。无公害优质水稻除了主要元素外,还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锰、硼、锌、钥、铜等,也应注意供应,以满足水稻正常生长的需要。无公害水稻在灌浆结实期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养分,这时施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无公害优质水稻的合理施肥的目标是:满足作物高产优质对肥料的需求、稳定提高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肥效,节约成本,增加收入、减少肥料流失,控制肥料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无公害优质水稻的合理施肥方法是按需施肥,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施肥,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断改进肥料施用技术,提高肥效。无公害优质水稻配方施肥的重点是提高肥效重于增加施肥量,增加磷、钾及微量元素重于增施氮肥,改进肥料施用技术重于增加施肥量。
五、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稻田节水灌溉技术和晒田技术
水稻用水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生理需水用于水稻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生态需水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无公害优质水稻稻田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点包括:第一,建立并完善稻田灌溉渠系,实行计划供水用水;第二,实行湿润或浅水灌溉,对望天田要浅灌深蓄,或早蓄晚灌或上蓄下灌;第三,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生理生态需水实施计划供水;第四,实行水稻半旱式种植或地膜覆盖旱种;第五,选用耐旱性强的品种,实行旱育秧,培育耐旱带蘖壮秧;第六,采用高成穗率的施肥技术和其他配套技术。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中,当全田总苗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常采取排水晒田措施,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结束语: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由过去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化,减少栽培技术和措施的盲目性,协调水稻产量与水稻品质和安全的统一性,实现无公害优质水稻产量和生产效益同步,实现途径在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作者:刘艳丰 单位: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管理处富裕管理所
1播种育秧
1.1种子选择
要根据当地的生长条件及气候特点,选用适种的品种,总的原则要选择高产、抗倒伏、抗病虫的品种,要根据当地的积温情况选择晚熟还是早熟品种,好种出好苗,选种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但一定要适合才好,在外地生长的好种有可能在本地就不一定高产,同一品种也会受各种条件因素影响而产量不同。引进新种时,要先进行试种,千万不要盲然引进,切忌不试种就大面积种植,要先试种后观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引进。
1.2种子处理
选好品种后,要把种子先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晒种,选择阳光充足的晴天,把稻种摊开放在阳光下晒1~2d,这样可以让种子干燥,利于浸种时吸水。另外,也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稻种的透气性,提高发芽率,出苗齐整;晒好的种子可以先放到清水中进行搅拌,这样不成熟的秕种会浮在水面上,把这样的种子捞去,留下沉在水中的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千粒重大,纯度高,发芽率高,苗势旺;经过水选后的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用强氯精2g兑水2kg浸1kg稻种的比例进行配制消毒液,把种子放在消毒液中进行浸泡24h左右,液面高出种子面5cm左右便可,经过浸泡消毒后的种子,可以很好的预防瘟病、叶枯病、叶斑病、线虫病等;浸种后,要先进行催芽,也可以直接播种,但现在一般都要进行催芽后再播种,因为催后播出苗齐,长得快,利于壮秧。可以用把种子放在木桶中,也可以用温床,或堆在一起催芽。
1.3播种
播种时间一定要根据水稻出苗适合的温度进行,吉林省的春稻安全播种期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这时的日平均气温基本能稳定通过10℃以上,近几年气候变化复杂,春播时间相对后推,所以要根据气候的具体条件来选择最佳的播期。播种量的掌握要根据不同的移栽秧龄来具体控制,一般水稻高产的适宜移栽秧龄为6片叶左右,每667m2播种量掌握在60kg上下为宜,如果当年气温较高则可适当缩短育秧秧龄,低温则宜长,如果是稀播种育秧则可以延长秧龄。
2移栽插秧
当水稻秧苗长到5~6片叶时,就可以进行移栽到大田了,移栽的稻苗经过壮秧,叶片宽大,叶色纯正,无病虫,根系旺盛,秧苗生长整齐。移栽的方式有多种,有拔秧插秧、铲秧栽插、人工抛秧等形式,现在由于机械的普及,多用机械插秧,较之过去的人工方式有革命性的变化,省工省力,而且插出的秧苗整齐等距,深浅一致,这就保证了插后的秧苗长势统一整齐,成活率高。插秧的早晚要看温度情况。一般插秧的适温是15℃,这是水稻适期早插的上限。适宜深度3.0cm,只要秧不倒,越浅越好。插秧过深时,分蘖发生晚,发根力差,导致僵苗不发。插秧时要根据品种特性、生长条件、地力情况进行合理的密植,根据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穗数和合理的苗数,穗数型品种适合穗数高些,反之少些,栽插的苗数以不超过适宜的穗数为宜。一般杂交稻以每667m2种植1.8万~2.0万丛为宜。
3田间管理
3.1插秧后的管理
水稻移栽后,苗根受损,要进行缓苗,等新根生出后才能重新生长,这时如果缓不过来苗,就会有死秧现象,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基本苗数,如果是大苗移栽,插秧后要灌深水,2~3d后,落浅到3cm左右,小苗移栽的话要灌3cm的浅水。当新根长出5~6cm时,每667m2追施硫铵2kg左右的返青肥,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追肥时灌浅水3cm左右,这时期可喷施“乐果”农药防止防治潜叶蝇危害。
3.2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要早施分蘖肥,在分蘖开始就要每667m2施用尿素2.5kg左右,促进水稻长叶、分蘖的需要,施肥要尽早,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这时期还要浅水勤灌、适当晒田,一般灌水3cm左右,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及时检查病虫害及杂草的生长情况,做到及时防治。
3.3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重点要施拔节长穗肥和攻粒肥,长穗肥一般施用尿素2.5~5kg。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半个月巧施粒肥。一般每667m2施尿素l~2kg。长穗肥和攻粒肥都不要施肥量过大。这一时期同样也要管理好水分,水稻幼穗分化期如果缺水,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此时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6cm以上。
3.4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要合理灌溉、适时排水,扬花期田间仍需保水控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后期,收割前7~10d把水放干。
作者:范国财 范红伟 范洪岩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 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中国古代水稻生产发展的过程
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水稻生长需要一定的水、肥、光、温条件,水稻原产南方,水稻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中国南方人民的主粮。从古代文献记载,在神农和黄帝氏族部落的原始社会就开始播种五谷,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为史书最早的记载。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的人口统计来看,华北平原及关中当时人中最密集,江南人口稀少。例如豫州面积约占全国的2%,而人口有755万占13%,豫章郡(今江西全省)面积比豫州面积大一倍,人口只有35万。这就明显地反映了当时长江以南地区的经济情况,远不及黄河流域。各地的人口多少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粮食产量密切相关,尽管水稻是南方主要作物,但总产量远不及当时北方主要作物谷子的总产量。东汉时南方人口逐渐增加,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争,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长江流域,西晋覆灭后,中原有更多的人民向南迁移,这些南来的移民,不仅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还带了北方的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力地推动南方的社会经济进步和稻作文化的发展。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更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充分反映了江南水稻生产,对于供应全国粮食需要和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性。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人口统计北方人口有956万,南方人口2368万多人。南方人口比北方人口多1倍。人口的增加不但增加了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稻作技术的发展。南方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斗争中,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平整田面,修建梯田,在洼地修建圩田。中国古代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在水稻的栽培技术上不断改革创新,在在稻田中种植绿肥,稻秧育苗移栽,烤田,水稻良种选育,栽培技术不断提高,都有力地推动稻作文化的发展。早期水稻的种植主要是“火耕水耨”。东汉时水稻技术有所发展,南方已出现比较进步的耕地、插秧、收割等操作技术。唐代以后,南方稻田由于曲辕犁的使用,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耕田质量,秧马的使用,对于减轻农民拔秧时的体力消耗,对提高效率起了一定作用,此外还发明了使用“秧绳”以保证插秧整一致。在北方旱地耕—耙—耱整地技术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一套适用于水田的耕—耙—耖整地技术。到南宋时期,提出整地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整地技术更臻完善。早期的水稻都行直播。稻的移栽大约始自汉代,当时主要是为了减轻草害。宋以后,历代农书对于各种育秧技术,包括浸种催芽、秧龄掌握、肥水管理、插秧密度等,有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宋代出现了专门记载水稻品种及其生育、栽培特性的著作《禾谱》,各地地方志中也开始大量记载水稻的地方品种,已有籼、粳、糯、早、中、晚稻等品种。历代通过自然变异、人工选择等途径,陆续培育的具有特殊性状的优良品种。如具香味的香稻,特别适于酿酒的糯稻,可以一年两熟或灾后补种的早熟品种,耐低温、旱涝和耐盐碱的品种等。稻田施肥方面历代农书都重基肥,看苗追肥。在水稻灌溉技术方面,早在西汉《范胜之书》中已提到用进水口和出水口相直或相错的方法调节灌溉水的温度。北魏《齐民要术》中首次提到稻田排水干田对于防止倒伏、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的作用。南宋《耕织图》,其中耕图21幅,内容包括水稻栽培从整地、浸种、催芽、育秧、插秧、耘耥、施肥、灌溉等环节直至收割、脱粒、扬晒、入仓为止的全过程,生动地概述了中国古代水稻栽培技术。在耕作制度方面,自从古人培育了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类型品种,水稻种植范围就南方向黄河流域推进,在南方一年可种植两季以至三季。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逐渐形成稻麦两熟制,持续至今。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纪时已实行冬季种植苕子、紫云英、蚕豆等绿肥作物。稻作先进的栽培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了粮食产量。水稻的丰收,为南方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它有力地推动了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稳定,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
二、《陈旉农书》是中国南方水稻区域栽培技术
的第一部农书《陈旉农书》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记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也是论述南方水稻区域栽培水稻技术的第一部农书。成于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陈旉农书》共有1.2万余字,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共有14篇,占了全书的2/3,主要讲述水稻的种植栽培技术。在“善其根苗”篇中《陈旉农书》全面系统地论术水稻秧田育苗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技术理论水平。指出凡种植,先治其根苗以善其本,本不善而末善者鲜矣。欲根苗壮好,在夫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根苗既善,徒植得宜,终必结实丰阜。强调水稻要获得高产首先是要育好秧,特别强调播种要把握农时适时播种,整好、选好秧田,施足基肥培育壮秧苗,才是水稻丰收的关键。对秧田水肥管理指出:切勿用大粪以其瓮腐芽蘖,又损人脚手,成疮痍难疗。唯火粪与燖猪毛及窖烂麤谷壳最佳。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青苔薄附,卽不长茂。《陈旉农书》指出秧田不宜施用大粪,大粪不仅伤人手脚,也伤秧苗。秧田宜用火粪及窖烂麤谷壳为最好。秧田要活水勤灌,晴天灌跑马水提高田温,大雨稍增水保苗,保持秧田清洁,防止青苔薄附秧苗,确保培育壮苗。稻田整地技术《陈旉农书》“耕耨之宜”篇在指出:早田获刈纔毕,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因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晚田宜待春乃耕,为其藳秸柔韧,必待其朽腐,易为牛力。山川原隰多寒,经冬深耕,放水干涸,雪霜冻冱,土壤苏碎;将欲播种,撒石灰渥漉泥中,以去虫螟之害。也就是说早熟田收获后,可抓紧时间,翻耕稻田,整地后施足基肥,种上小麦、蚕豆、油菜,既能使土壤熟化,培肥地力,又可以多得一季农作物收获,还可节省来年耕作的劳动力。晚田收获后,等待来春残茬腐朽后,使土壤熟化容易耕作,节省牛力;山川环绕、排水不良多为冷浸田,秋季需要开沟排水深耕,使土壤在冬春冻融而细碎。平原稻田,冬季翻耕浸水,残茬杂草在土中沤烂,使土壤增加肥力。在防虫方面很有见识指出,在播种前将石灰撒入稻田中既可防治虫螟之害,还可提高冷浸田的地温,改善地壤理化性质。中耕除草、《陈旉农书》薅耘之宜篇中指出:今农夫不知有此,乃以其耘除之草,抛弃他处,而不知和泥渥浊,深埋之稻苗根下,沤罨卽久,卽草腐烂而泥土肥美,嘉谷蕃茂矣。也就是说深埋耘田时要将稻田杂草深埋田中让其腐烂增加肥力,还要将稻根旁的泥土耙松,耙成泥浆促进水稻根须生长。烤田技术《陈旉农书》薅耘之宜篇强调方面且耘田之法,必先审度形势,自下及上,旋干旋耘。先于最上处收滀水,勿致水走失。然后自下旋放令干而旋耘。不问草之有无,必徧以手排摝,务令稻根之傍,液液然而后已。所耘之田,随于中间及四傍为深大之沟,俾水竭涸,泥坼裂而极干。然后作起沟缺,次第灌溉。夫已干燥之泥,骤得雨卽苏碎,不三五日间,稻苗蔚然,殊胜于用粪也。又次第从下放上耘之,卽无卤莽灭裂之病。田干水暖,草死土肥,浸灌有渐,卽水不走失。如此思患预防,何为而不得乎?《陈旉农书》指出晒田的方法和作用:方法是,自下向上结合耘田。先在高处蓄水,把最低的一块稻田放水先耘禾,耘后,在稻田中间及四旁开深沟排水,使稻田排水后速干,晒到田面干裂,然后灌水。如此依次向上,逐块放水耘田、晒田。做到精细耘田,保证耘田和晒田质量。稻田晒田质量,应掌握当稻田晒到泥土干裂见稻白根。然后起沟缺,依次复水灌溉。通过晒田的作用是防止水稻倒伏、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的作用,复水后2至5日后水稻复青长势旺,胜于施过粪肥。
三、几点思考
1《.陈旉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南方区域栽培水稻技术的农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它在水稻栽培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2.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强有力地推动稻作文化的发展。而稻作文化的发展,水稻栽培技术的提高,粮食的丰收,又促进市场的繁荣。
3.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万多年的稻作文化史,传承、弘扬古老的万年的稻作文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敏芳 段炼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对无公害水稻生产的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如下。
1品种的选择
选择具有丰产性好、抗病害虫害、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等优良种性的优质水稻品种,并且其原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均能达到水稻的质量标准。挑选饱满充实、纯净一致、发芽健壮整齐、干燥耐储藏的高品质种子进行栽培可增加稻谷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2种子处理
将种子晒种1-2天后,用5%-10%的生石灰水、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浸种灵等药剂消毒,控制水温为15-20℃浸种3-4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曝晒2-3天进行风选,选出的种子再用黄泥水或盐水精选,待种子吸足水分后进行催芽,控制温度在25℃左右,当90%以上种子芽长1-2毫米即“破胸露白”时,摊开晾种6~8h后即可播种。
3整地
选择靠近水源及大田,排灌条件好、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无污染、无病虫杂草的菜园地或稻田地做秧地。进行翻耕或深松,起畦,苗床长10-20米、宽1.2-1.8米,高20厘米左右。秧田要求固定、集中连片,耕层土壤盐碱含量低于0.2%,整地后秧田面平坦,高低差小于3厘米。
4播种及育苗管理
严格掌握播期,控制播种量,一般每平米播杂交稻35-50g,常规稻50-70g;普通旱育苗4月上中旬播种,种子未经催芽的提早3~4天。播种时要求将种子均匀撒在秧床土面上,用配制好并过筛的营养土盖种,最后规范盖膜。播种时需浇透水,播后到出苗期间注意增温、保湿,一般每隔2-4天浇水一次,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95%,此后控制浇水,育苗期间要适时、适量追肥和防病。
5插秧
插秧是无公害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在做好前期选种、育苗等技术环节的基础上,适时早插秧,一般在5月中旬至下旬的丰产期内插秧,并综合考虑品种、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形式等因素控制插秧的密度。一般插秧密度为行距30厘米,穴距13~16厘米,每穴3-4株。合理的插秧密度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科学合理插秧有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改善和优化田间小气候条件,同时还可促进水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减轻病虫害,增加产量。
6科学管水
无公害水稻栽培过程不同阶段对灌溉的要求不同。首先是浅水栽秧。每次灌水深度控制在4-8厘米,当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时再进行下一次的灌溉。湿润立苗。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层,及时灌薄皮水;寸水返青。由于秧苗在移栽过程中根部易受损伤而导致失去水分平衡,因此在田间保持3厘米即1寸左右的水层,可维持一个最佳的温湿环境,缓和水分失衡,同时可以促进新根的生长,返青活棵。溥水分蘖。分蘖前期保持水层2厘米,分蘖中期采用浅、湿灌溉可使分蘖早生快发。够蘖晒田。一般稻插后20-25天(晚稻插后15-20天),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或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70%-80%时,及时放水落干晒田。适度晾田可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还可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并且有利于壮秆、增强抗倒伏力、减少病虫害。寸水促穗。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期间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因此应及时复水结合追施穗肥,保持田面水层2-3厘米。湿润壮籽。水稻进入灌浆期后,应采用间歇灌溉,坚持浅、湿、干循环交替。
7无公害施肥
无公害水稻栽培施肥时要根据稻田肥力状况、基肥施用量以及稻株的长势长相等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施肥。使用的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等;对于化学肥料,应适当增加磷肥、钾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适量施入锌肥及复合微肥。
8病虫草害防治
无公害水稻栽培过程中的病虫草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于农业防治,首先选用抗性强品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如轮换种植、平衡施肥、种养结合等栽培农艺措施增强水稻抗性;对于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青蛙、蜘蛛、蜻蜓等害虫天敌种群多样性,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降低病虫的危害。物理防治是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安装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光板等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稻蓟马。实施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指定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指标,优先选用无公害食品推荐的农药产品,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药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9收获和储藏
一般稻谷的成熟度达到90%-95%时可进行采收。若过迟采收,稻谷中的营养物质会产生倒流损失;而太早收获则由于灌浆不足导致青米率较高和垩白较多,降低水稻粒重和出米率,因此,太早或过迟收获均会影响稻谷品质和产量。水稻收割后一般晒至水分含量12-14%左右即可进行储存。无公害稻谷必须分品种堆放储存,并挂牌标明无公害农产品仓库,仓储期间按国家有关标准防治仓库害虫。
作者:郭德全 单位: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机插水稻生育特点
1.1个体生长量较小,穗形偏小
使用机械插秧的水稻每株秧苗一般都比传统种植的秧苗矮百分之十左右,叶片形状相应的也小。在进入拔节生长周期时,叶片明显比传统种植的秧苗小很多。伴随着叶片面积慢慢成长大,抽穗时间内单个叶片的大小以及全部叶片差不多都和传统种植方式的水稻差不多。使用机械方式种植,在种植时,水稻种植的数量比传统方式的少很多,但是因为栽植的不是很深,便于秧苗生长根系以及分蘖,所以,机械种植的水稻从拔节期间到抽穗时全部的根系都生长的很快,但是它在强壮生长时间段根系面积和传统种植方式的水稻差不多。使用机械种植水稻出现分蘖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枝茎上的叶片和分蘖上的叶片数量相差很大,成长起来的分蘖一个枝茎上差不多有6片到9片,比传统种植的水稻少1到1.5张,其叶片主要生长模式:生长的个数少、穗形不大、并且在主茎上生长的和在分蘖上生长的穗形相差很大。
1.2机插水稻草害严重
使用机械方法种植的水稻种植前期幼苗比较小、种植的幼苗不多、田地之间缝隙大,并且属于浅水层种植,温度和阳光很适合杂草的生长。所以使用机械方式种植水稻的田间早期就容易出现杂草、生长速度快,很容易发生草害。机械种植水稻有两个杂草生长速度快的高峰期:第一个是在种植后十到十二天内;另一个是在幼苗成长最旺盛之前的时间。
2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1育秧前准备
2.1.1使用机械重视秧苗健康强壮的秧苗要求是:
①最佳秧龄。普遍是叶片三到四叶,十五到二十天。配置的幼苗一定要适合机械插秧的条件,就是秧苗分散的平均、根须是盘结状态,秧苗能完整的被提起,没有散落情况同时还是一个幼苗的形状装进秧箱设备,能够有效的降低漏插和损害。对秧块的要求长度要在五十八厘米,宽度在二十八厘米,厚度约在二厘米到二点五厘米间。传统种植中大多每平米秧块能够长成秧苗的数量在二点一到二点五株。②机械设备种植的强壮秧苗要求:秧苗要整齐不散落,苗的高度大约在十二到十八厘米,根系大约在十二到十六条,重量在二克以上;秧苗根部既扁又宽,茎枝粗扁度在2nllil以上,叶片要坚挺有力,叶片颜色呈翠绿色;没有草害虫害;秧苗根系有劲,种植后成长快,分蘖早。
2.1.2种植品种的标准:
因为使用机械种植水稻会收到秧龄以及茬口的制约,和一样的品种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种植时间大多往后延迟十五天到二十天,全程生长过程减少了十天到十五天,所以,使用机械种植水稻的种类最好选择生长时间比较短的种类。因地适宜,按照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早熟高产量的、产量稳定的、成长时间适宜的、秧龄弹性大的、抵抗不利生长环境好的穗形大的品种。
2.1.3苗床标准:
和使用机械种植的大田区域面积相比是一比一百。秧池范围要足够大,苗床要设置在地势较高天气清爽、利于排水灌水、田地面积平坦的地域。必须在种植秧苗前15天进行耕地建筑秧池,畦宽度在一点四米、沟宽度在三十厘米、深度在十五厘米,人工建筑畦,同时灌水检验其是否平坦,对于高的地域铲除,对于矮的地方进行填补,一块畦高处和低处相差不到三厘米。
2.1.4床土准备:
每公顷大田需备足过筛(筛网直径为5mm)的细土1875kg。细土含水量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佳,过干或过湿的细土均不利于播种。床土要求在4月底前备好,用膜覆盖,防雨水淋湿。
2.1.5床土培肥:
每1m3细土加入机插秧专用基质22.5kg,播前与床土充分翻耖拌匀即可。
2.1.6确定播种期:
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的区别: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2.5cm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因而秧龄弹性小,必须根据茬1:1安排,按照20d左右的秧龄推算播种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根据机插面积、插秧机工作效率和机手技术熟练程度,安排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浸种,顺次插种,确保秧苗适龄移栽。
2.2育秧关键步骤
2.2.1使用软盘培植秧苗:
①按照持续铺设软盘:在秧板上平整的铺设软盘。软盘底部要和床面十分密切的黏贴在一起。②床土要铺设的均匀:使用已经准备好的床土洒遍早已整理准备好的秧田上,铺洒的厚度大约在二到二十五厘米,整体铺洒的要均匀整齐。③浇灌水保持田地里土壤的湿度:在种植前一天,同时使用浓度在百分之六十五的敌克松兑水,比例在一比一千的农药,对床土开展喷洒杀毒。避免秧苗在成立时会发生枯萎的病害,等床土都已经湿润之后要立即把水排去,要求在种植时土壤中含水量在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④精确计量要播种的重量:在种植前要使用称重设备进行称种,普遍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水稻每个软盘需要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克白芽谷,杂交稻差不多在八十到一百克之间,必须种植的种子分布匀称。⑤覆盖土要匀称:播种后要用土均匀的把种子盖上,覆盖的土厚度大约在零点三到零点五米,以能够刚刚盖住芽谷为最佳。覆盖土一定是没有经过施肥经过筛选的细土。
2.2.2使用双膜培植幼苗方法:
在种植种子的秧板上铺设有孔的地膜。再从地膜上铺设二厘米到二点五厘米厚的床土。种植覆盖土之后再使用木杆撑起上部的薄膜进行保湿、保温促进幼苗的生长。这就是双膜培植幼苗,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2.3秧田期管理
2.3.1揖膜练苗:
播种后34d,齐苗至l叶1心期即可揭膜。揭膜后需灌1次平沟水。揭膜时间: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大雨天雨后揭。
2.3.2含水量管制:
在拆掉薄膜之前要保证秧板土质水分足够湿润不泛白,含水量少就进行补水;在拆掉薄膜之后到长出2片叶片之前要设立平沟水。使秧板土质一直湿润不泛白,秧板湿润又透气,便于秧苗能够盘根;在生长到2-3片叶片时,要看天气情况,最好在前面灌溉的水干了之后再进行灌溉,不能长时间使用深水灌溉方式,避免把根系泡坏。在进行移植种植的前34天,灌溉半沟的水进行蹲苗,以便能够使用机械插苗技术。
2.3.3病虫防治:
秧田期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螟虫及条纹叶枯病、苗瘟等危害。应在秧苗2叶期后,密切关注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
作者:张龙 单位:黑龙江省依安县双阳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