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农业保险发展论文(共2篇)

第一篇

一、郴州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逐年增长

郴州市2007年共承保能繁母猪22.622万头,生产规模达到23.59万头,承保面达到95.9%。2008年同比2007年投保增加了23.6%,达到27.95万头,参保养殖户达10.99万户。2008年水稻保险首年承保就达17.64万hm2,占播种面积的71%;油菜保险的承保面积1.08万hm2,油菜的承保面也达到70%,占播种面积的34.34%。全市奶牛保险只签单1头,奶牛的保险范围是投保个体;全市承保育肥猪共计14581头①,育肥猪的保险范围是育肥猪养殖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户)。

2.突出低费率和政府补贴

农业保险是采用低费率,保费以财政补贴为主。2007年能繁母猪保险费率为6%,保额每头为1000元,中央和省财政补贴80%,剩下20%由农户、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承担。2008年种植业县级补贴7%,市级补贴3%,省级补贴25%,中央补贴35%,剩下30%由农户、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经济组织承担。2008年农民和政府承担的保费见表1。2009年育肥猪保险金额由保险双方商定。2009年种植业市和县两级财政补贴不少于10%,省级财政补贴25%,中央财政补贴40%,其余保费由农户、龙头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

3.实行风险预备金制度,分散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

2007年湖南省率先实行农业保险风险预备金制度,郴州市积极按照2008年湖南省有关规定,能繁母猪按每头10元的标准,种植业保险按当年保费收入25%的标准,奶牛按每头40元的标准建立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交给省财政和保险公司共同管理。当农业保险赔付率超过60%或出现严重灾情时,可申请巨灾风险准备金补贴。

4.农房统保

农房统保采用“一定三年”方式,市级财政出资20%,县级财政出资80%,农户不要缴纳一分钱保费。据调查2007年郴州市农户总数达92.98万户,占家庭总户数的71%。2007年全部农户签订农房统保合同,政府给农房保险100%补贴,保费收入为1022.78万元,赔付为1711.6万元。2008农房保险共承保93.16万户,保费收入1029.84万元,占农房户数的98.6%,支付赔款1143.92万元。

二、郴州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

1.保费收入总体偏低,覆盖面窄保费收入总体偏低。

2007年郴州水稻、棉花和能繁母猪保费收入为1357.32万元,仅占省水稻、棉花和能繁母猪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1.81%。其中承保能繁母猪22.622万头,仅占省能繁母猪总数6%②。向农民收取保费的成本基本与农民应承担的保费相当,保费收取难。2008年参保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仅占生猪总量的9.2%,参保的农作物仍以粮、棉、油为主,参保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6.8%。农业保险总体覆盖面不大。郴州试点险种主要是油菜、棉花、水稻、烟草种植业险种和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养殖业险种。规模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特色蔬菜、名优水果等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农产品,因为没有财政保费补贴及费率负担过重等,难以开展农业保险。这种小范围的农业保险抗风险能力非常有限,真正为种植和养殖业保驾护航的险种极少。

2.涉农保险机构少,保险机构灾后补偿能力弱

郴州承办农业保险只有中国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业务开展广度和深度还很欠缺。两家保险机构都是以商业性保险为主,对农业保险承保积极性不高。据调查,这两家保险机构认为政府不给补贴就不开展农业保险,必须政府给补贴且能盈利才开展农业保险。灾后补偿能力弱。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初郴州地区的冰灾,尽管保险公司积极主动赔付,但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比例仍很低,在直接经济损失中占比不到1.3%,远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与国外30%~70%的赔偿比例相比差距较大。

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严重、勘灾定损理赔难

虽然郴州广泛宣传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的宣传很多是走形式,农户投保意识还是不强。农民往往选择风险最大的对象投保,有些农民认为投保之后就可高枕无忧,减少对农作物精心经营的积极性。甚至骗赔现象也时有发生。同时因勘灾定损过程中需畜牧、农业、保险公司等共同配合,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特别是灾害损失程度界定非常困难。受灾方与赔偿方在损失范围、损失程度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现行保险赔付程序较复杂,赔付时间长。2008年特大冰雪灾使农业遭受重创,查勘理赔遭遇前所未有困难,这凸显查勘理赔的缺陷。农业保险赔付率高、技术人才匮乏、经营风险和成本高导致保险公司即使有政府支持经营农业保险积极性也不高,区域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农户投保意识差导致农业保险潜在需求没有被激发,区域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量、额双低是郴州农业保险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各级政府应选择产量大、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农作物(如水稻、棉花、油菜、能繁母猪、鸡、鸭、育肥猪)作为重点支持的险种,并将这些农险品种纳入保费补贴目录。同时适当增加地方选择保险品种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开发烤烟、蔬菜、玉米、果树、茶叶等具有本地特色农产品保险,为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拓展重要大宗畜禽产品保险和粮油棉作物保险的覆盖面,努力提高棉花、油料作物、水稻保险以及育肥猪、能繁母猪和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的承保率,积极推进蔬菜、茶叶、森林、玉米、果树、烤烟等保险的试点工作。为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应尽快将农险跳出种养殖业的单调圈子。三是制定系统的农业保险培训方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政府出资聘请农险专业人士,对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进行农险方面培训,以使他们能胜任协保等工作。保险公司应宣传农业保险知识,加大员工业务培训,培养农险专业素质过硬和结构合理的业务队伍,加强查勘定损的水平。四是根据各县区经济发展和农业风险的实际情况,政府实施扶持力度和参保情况挂钩制度,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依据。此外,要通过灾害预测、防灾预案、天气预报、疫情处置等手段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全面、系统地技术支持。通过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给基层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以信心,建立完善以保费补贴为核心的农业保险体系。

作者:侯玉燕 单位:嘉应学院

第二篇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1.低收入农民缺乏参保兴趣

最近几年,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农产品价格下跌,其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使得那些依靠农业的农户增收十分困难。最近十年,我国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持续走低。单纯依靠发展农业很难让农民获得高利润收入,而农民日常生活、子女教育、医疗等支出使得其真正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已经很少了,许多农民已经无力再拿出资金来单独购买农业保险。此外,由于我国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保险购买及赔偿操作的过程极为复杂,这些因素使得许多原本有意愿参保的农民最终放弃购买。久而久之,就引起农民对农业保险参保的兴趣缺失,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2.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与一般的商业保险以及国家民政部门的灾难救济等不同,农业保险它与政府的政策发展目标以及农村收入再分配等都有直接关系。目前,虽然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于农业保险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减免农业保险的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但是政策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也影响了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上的投资力度。如果国家没有更有效的优化政策,市场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农业保险市场是缺少足够的吸引力的,没有足够的投资进入到该领域,农业保险要想获得长效发展就是“纸上谈兵”。

二、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分析

1.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立法

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依靠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的支持。但是,考虑到农业保险发展的特殊性,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建设,制定完善的保险实施标准,以此来确保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运行,同时,也能够对农民的利益予以更好的保障。加强农业保险立法体系的建设,以立法的形式对农业保险的目标体系、保险理赔程序、理赔标准等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此外,还应该针对农业保险目标体系,建立相应的保险补偿机制,以此来推动农业保险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2.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由于目前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比,除了拥有免交营业税的政策优势外,并没有得到国家给予的其他政策优势。加强农业保险的发展,不能单纯地依靠保险公司,还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国家政府应该经济农业保险作为一项带有公共福利性质的社会事业来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保险公司要给予农业保险的相关产品更多政策性的优惠,例如可以优先给予参保这类保险产品的企业以开设保险公司的牌照。此外,还应该根据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的农业保险产品。

3.推动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极为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业保险属于高风险保险种类。因此,要加强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还必须对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予以完善和发展。加强对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建设的经济政策支持,积极推出新的适应再保险机制发展的农业保险制度。此外,政府还应该在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组织国内的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各个种类的产品进行分保,以此来降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推动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4.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

目前,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农业以及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家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农业保险公司,条件尚不成熟。因此,要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还是应该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开拓更加广泛的农业保险发展渠道。例如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开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合营保险公司等。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来选择适合的农业保险渠道。就全国范围来说,积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发展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经济以及农业发展的风险,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因此,加强农业保险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当前农业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黄锐锋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农业保险发展论文(共2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79451.html

    相关专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榆林学院


    上一篇: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成人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分析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发展形势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