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学校特色文化对继续教育文化的启示

摘要:学校特色文化的沉淀与传承需要载体,校庆文化是集中展示学校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校庆文化具有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成效创新等特点,与传统校园文化浸润相比,对学校历史文化的钩沉与集中展示更容易赢得广大师生、校友的认同感、抒发自豪感、激发责任感、赋予使命感。学校历史文化是继续教育文化营造的文化驱动和营养供给。从教育载体宏观层面剖析,校庆文化因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展示集中、感受直观而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从而喜闻乐见;微观层面则表现在教育实践中产生氛围浓厚、参与广泛、诱导共情、影响深远等教育影响,从而成为创新继续教育文化的新思路、新平台、新阵地。

关键词:历史文化;继续教育文化;钩沉;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6)02-013-03

据中国校庆网统计:“2012年全国有374所校庆院校。”[1]每年有数十乃至上百所院校举办校庆。校庆已成为我国各大院校弘扬优良文化、展示办学成就、传承办学经验的广阔平台。事实上,有相当多的院校从更高层面上总结、追寻和培植学校人文精神这一安身立命的精髓[2]。

一、学校历史文化蕴含文化素质教育元素

(一)回顾历史,梳理价值,产生深远教育影响

大学通常被喻为弘扬正气、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圣地,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灯塔的作用。温故而知新是校庆文化构建的意蕴,就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追溯,梳理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人和事,形成宝贵的人文精神价值,植入受教育者灵魂深处,并在一代代学人身上传承。通常包含三种途径:依据学校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学校缘起、变迁过程及当下概况等;依据学校的办学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依据学校的主体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

(二)总结经验,传承文化,塑造高尚人格品质

在数十年乃至百余年的办学发展历程中,伴随历史、社会变迁,涌现出治学严谨、功勋卓著的学人或领导者,积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精神内涵,从而攻坚克难,走上事业发展的征途,形成宝贵的发展经验和独特的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校庆文化正是通过对这些发展经验的总结,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校庆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形态,它充分体现学校的校风学风、奋斗历程、发展目标、治学传统,它是历代学人、校友共同创造的精神气息和文化氛围,在人格品质塑造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表现为广大师生校友爱校、兴校、荣校的热情,产生可亲、可信、可以触摸的影响作用。

(三)搭建平台,展示成就,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校庆文化不仅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触摸的丰富感官体验,直观展现学校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奋斗史诗,更是立足科学性、突出时代性、强化主体性、彰显多样性,从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潜能、激励自我教育的角度开展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四)反思当下,立足发展,培养历史使命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哲学认识的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我国著名教育家刘道玉认为:“大学需要有反思精神。”学界对大学问题的聚焦与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大学现状的分析,它更关注大学走向何方,还能走多远。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引领,是培育和塑造国家的重要力量,如哈佛之对美国,又如清华、北大之对现代中国。而今的大学,人文精神何以逐步式微?功利化与工具化的根源何在?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又该坚守什么样的价值与使命?[4]美国高等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认为,大学是由相同的理念或理想,而非行政力量,所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5]。有着150年历史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50周年校庆主题居然是反思: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6]。李培根校长在华中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致辞中提到反思,为学校曾经在精神价值和学术上的摇摆鞠躬致歉[7]。校庆文化对历史经验的传承,对学校现状的剖析,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都不同程度带有“反思”的印记。通过反思,成绩和不足一目了然,在校庆的特殊时节里,以反思的方式激发一代代学人的斗志,将学校发展的历史使命赋予每一位与学校息息相关的人。

二、学校历史文化彰显文化素质教育特色

文化建设历来是学校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且富有全局性的工作,它往往被理解成校园文化建设,强调学校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建设,突出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形成[8]。众所周知,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不只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更需要学校发挥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独特功能,即学校的文化精神元素。校庆文化的内涵则传承着学校文化发展的基因,更加突出学校的文化精神元素,正如通常所说的学校新文化建设或大文化建设。

(一)赢得认同感

研究表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可以概括为学生对学校的价值观、校园精神及文化传统的承认和接受并产生的归属感。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学校文化涉及三个层面:传统文化、当下文化和创新文化,这三者之间又是不可分割,互相关联的[9]。校庆文化的形成则是上述三者的有机结合。校庆主题、校庆标志、校庆标语、校庆志愿者、校庆活动、校史编撰等,凝聚广大师生校友的智慧,充满奉献的激情。校庆活动的参与,校庆纪念品的珍藏,对母校的流连忘返,体现广大校友对母校校庆文化的充分认同。笔者在南京市仙林大学城2012年举办校庆的院校调查显示,88.3%的学生对学校的校庆有认同感,具体表现为:幸运地参加了校庆,以校庆特殊的形式感受学校的人文精神,了解学校的著名学人和杰出校友,校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举办校庆活动的必要性。

(二)抒发自豪感

校庆活动中常受到关注的人物代表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政府官员、兄弟学校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而真正能够赢得广大学生认同的既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政府官员,而是教师代表和校友代表。在南京某高校的校庆活动现场,当主持人介绍教龄30年以上的教授代表时,会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在介绍现任联合国国际电联副秘书长,从若干年前就是亚洲唯一的国际电联高级官员,一直为祖国通信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校友代表时,会场更是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是一种学子对母校的深刻认同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杰出校友的推介是学校精神的具体化和升华,校友的创业经历也是传播母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过程,鼓舞学生的不仅是校友的巨大成就,更是校友自觉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弘扬学校精神的品质[10]。在南京市仙林大学城2012年举办校庆的院校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经历了校庆,充满强烈的自豪感。具体表现为:普遍认为校庆加深了他们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了解,理解学校当下成绩取得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更加热爱这个学校,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动力。

(三)激发责任感

责任感指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学生在校庆活动中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主人翁”意识的体现,蕴含着肯定和认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倡导奉献和投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自觉过程。南京某高校招募1000名校庆志愿者,报名人数高达5900人。当选的志愿者普遍认为很荣幸成为校庆的志愿者,通过校庆志愿者工作培训,既增长学识才干,又能维护和展示母校的形象。校庆的独特之处是以瞬间无限放大的价值文化来激励着受众,让受众以本能反应顺应当前的环境,形成从众效应。学生的责任感更多地以对校庆相关事宜的广泛关注、校庆活动的广泛参与、良好精神风貌的展现、美好校园环境的创建和维护、科技创新成果的积极展示、文明礼仪的恪守、舍小我成大我等形式展现。

(四)赋予使命感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使命感如是描述:“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校庆通过校庆氛围的营造、学校发展史的描述、重大影响的理论研究或科技发明展示、学术大师介绍、知名校友在业界产生重要影响力介绍、学校在国内的排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瓶颈描述等,使广大学生置身其中,形成“闭环式”直观感受,那就是学校的发展艰难曲折而硕果累累,学校为人才培养做了多少,学校的愿景是什么,学校发展还需要什么,自己能为学校做些什么。“闭环式”直观感受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使命的认识,形成使命感,从而激励自身投身实践。而且这种认识越好,他的使命感就会越强烈。受访者普遍表示,校庆期间学生的言行举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维护、课堂出勤率、就餐排队、宿舍卫生的整洁度、着装形象、礼貌用语使用频率、为他人提供便利的积极性等明显好于非校庆期间。原因尽管无法准确概括,但受访者的共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学校更差,不自觉地有一种力量激励自己维护自己和学校的形象,而且有一种比学赶超的意识。

三、继续教育文化创新的启示

(一)形式创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009年,为庆祝剑桥大学成立800周年,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英联邦国家举办了一系列隆重的庆祝活动,而校方则借此机会开展了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学募捐运动。校方希望到2012年年底,募捐的总数能达到10亿英镑[11]。南京大学110周年华诞接待校友采取“序长不序爵”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在75周年校庆采取“公益校庆”的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在60周年校庆提出大学作为理性的堡垒,清华大学在百年校庆时提出凝练和弘扬百年清华的优秀文化,用先进文化去陶冶学生、影响社会。继续教育文化不仅置身校园文化之中,还应置身校园文化之外,深化与世界名校、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等的合作,提升继续教育的国际国内影响。让师生能切身感受到继续教育的特色文化和魅力,同时更加考虑对学生本位的重视与关怀,将注重学术交流、文化传承和对人才的培养相结合,为继续教育的开展开辟新的资源和途径。

(二)内容创新,提升师生员工凝聚力

广大校友对母校的热爱和思念是无形的,通过对富含母校文化价值符号的校庆文化产品保存则是一种有形表达和深刻体现。校园文化通常包括设计、制作的一系列饱含学校历史文化的校园文化产品。同样,体现继续教育特色,反映继续教育办学历史进程和事业蓬勃发展的文化标志;让继续教育对象充分感觉到置身其中是幸运和机遇的文化环境;具有纪念保存、文化价值传承的文化成果,尤其是业内具有代表性、领先的里程碑式的文化成果将会极大地鼓舞师生员工的士气,有效提升师生员工的凝聚力。除此之外,优秀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内容、教育先进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也是继续教育文化的重要根基。

(三)平台创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元素

校庆工作尽管具有短期性、阶段性、时效性等特点,但所形成的校庆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相比,受关注程度更高、参与性更广、跨越历史更长、内容更加丰富、展示手段更加新颖、更容易引起学生共情等特性更加凸显。继续教育文化的构建应以融入学校发展历史全过程为主线,避免成为边缘文化和附庸文化,充分利用校史编撰、校史场馆、大学校长论坛、知名中学校长论坛、高层次学术讲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新老校友交流会、校友会、校庆捐赠、校庆主题网站、校庆互动微博、校庆祝福短信等宣传平台,这些手段和形式是传统校园文化构建所难以企及的,并且能够深受广大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产生深远绵延的影响。

(四)成效创新,提升师生校友归属感

继续教育文化的独特成效需要凝聚人、感染人、成就人、教育人。一次厉行节约、注重人文关怀、彰显学术魅力、突出师生校友主体地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受人尊重和欢迎的,也是留下许久美好回忆的。继续教育用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去凝聚人心,充分展示特定时期发挥的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向师生校友展示其突出的成效以及业界的独特地位,用这样肩负历史使命、不断发展壮大的事业去鼓舞士气,在通过校园文化的独特模式中集体回顾历史时,又继续凝聚统一所有师生校友的思想和意志,充满归属感,去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宋宾宾.2012年举办60年院校个数位列榜首百年、百十年紧随其后[EB/OL].

[2]徐复铭.以校庆为契机大力培植人文精神[J].南京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

[3]朱友岗.创新思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61.

[4]王卓君.现代大学理念的反思与大学使命[J].学术界,2011(7):135.

[5]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4.

[6]熊丙奇.麻省理工150周年校庆主题是反思[EB/OL].

[7]刘林德.大学反思的格局应该再大些[N].长江日报,2012-10-8(5).

[8]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5):1.

[9]韩亚成.学校文化认同度的综合经济期刊建设策略[J].上海教育,2006(13):58.

[10]沈鹏.校友示范:大学生学校认同的新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5.

[11]刘毅.考问“中国式校庆”:国外名校如何“庆生”[EB/OL].shtml.2012-11-02.

作者:葛敏 缪建东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学校特色文化对继续教育文化的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73363.html

    相关专题:论文代写代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上一篇:书籍设计艺术语言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