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并适应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考虑研究生毕业后的后续发展。培养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既要强化其临床技能,又要建立其科研思维,以适应当代外科学发展的需求。长远来看,有助于提高我国医疗水平,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紧紧围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育目标,采取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不仅具有临床工作能力,而且又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2.1专业知识薄弱
近几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自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缺乏工作经验。目前,我国医疗环境较差[2],一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仅仅限于写病历、换药等琐碎的临床事务性工作,而极少得到手术操作的机会,毕业时动手能力较差,甚至连最基本的手术操作技能都没有掌握,难以胜任基本的日常临床工作。
2.2创新能力不足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最大特点就在“研究”二字上,如果离开“研究”,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3]。传统观念认为,合格的外科临床医师只要熟练掌握好临床技能、手术技巧并顺利治愈患者即可[4]。由于过分强调临床能力,使另一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受到忽视。一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临床专业知识,具备了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就可以做一个好医生。临床手术技能是外科医师生存的“铁饭碗”,觉得科研与临床的关系不大,从而导致了对科研创新认识不足,制约了科研能力的培养。一些导师在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和重视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忽视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于研究生在论文撰写、基金申请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难以可持续发展。有些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天忙碌于临床工作,在面对疾病时只凭经验处理,或询问上级医师,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思维[5]。随着循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仅凭医师个人经验难以满足临床的需求。即使这些研究生以后成为了熟练的“手术匠”,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
3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持续发展培养的初步探索
3.1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理论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通过具体病例掌握相应临床及基础知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及建议,共同研讨,使之能够独立分析、独立治疗。结合具体的病例进行实践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而非被动接受知识。也可将培养内容模块化,如按骨科疾病分类方法分为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等疾病模块,对于每个疾病模块,制订必须掌握的疾病目录,并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作为重点进行规范化培养。对于研究生的临床知识,除了掌握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好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解剖学、影像学,等,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这样不仅使研究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也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3.2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来是医疗机构的高层次医师,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因此,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在于临床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掌握应对复杂疑难病症的临床工作能力。临床诊治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在临床学习过程中,让研究生参加临床病例讨论,不仅可听取高级医师的见解,而且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藉此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如让研究生对某个患者提出具体的诊疗方案,在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同时,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讲解分析,保证临床医疗质量。应指导研究生多动手操作,安排研究生观看手术录像,总结各个手术的特点,并定期安排临床技能考核,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这样,不仅加强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了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使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更加顺利地适应外科医师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尽管科研能力培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科研训练。作为一名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并不对立和矛盾:所有的科研思路都来源于临床,归根结底都是为临床一线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应从目前的“临床型”向“临床科研型”转变,尤其是科研能力培养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其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注重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促使其创造力的可持续开发。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时,应将课题重点放在临床研究中,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应围绕临床,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并以临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临床相关研究[6]。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题最好是以临床研究为主体,辅以基础实验研究,以培养学生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科研方法。通过收集临床实验标本,合理分析归纳,撰写临床实验性文章,是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此外,也可开展临床病例研究,如高校的附属医院既是医疗中心,又是教学科研中心,这些医院患者数量大、病种全,同时危重病、罕见病也不少见,但很少对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回顾性研究。如果开展此项科研,也同样可直接提升我们的医学研究水平。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清晰、准确的医学信息,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求学生根据将来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进行文献检索,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文献检索、阅读和总结能力的综合体现,有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临床病例研究与基础实验研究是紧密联系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往往需要基础实验研究加以验证,以提供理论支撑。因此,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各类课题研究,使其具备一定的科研实验技能,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第四,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还要重视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了解该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开阔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最后,要求每个研究生须完成一份国家或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撰写,加强实战训练,为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3.4完善评价模式
目前,研究生的教育评估是基于对成果的评价,而没有关注培养过程的评估。外科学专业的手术技能和科研思维主要是在平时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难以在短期内熟练掌握。现行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引导研究生改进学习方式和科研思路,也很难为研究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培训,也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培养过程的教育评估。总之,如何协调好临床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通过三年的培养使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作者:黄省利 武癑兴 刘颖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