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运用协同创新理念,通过对内蒙古四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访谈,总结了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校企政多方合作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旅游管理立体化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协同创新理念;立体化实践教学;内蒙古高校

伴随着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和专业设置也不断增加。随之也出现了一种尴尬的情况: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低、分流到其他行业领域;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却招不到优秀的人才,出现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稀缺的窘境。因此,如何缓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很多高校为了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改革中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其衔接作用,使学生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后就可以达到职业上岗的要求。但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定位不准确、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不成体系等。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教学,以“高位就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能力等协同发展[1]。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其目的是不断降低旅游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推动旅游业和旅游教育体系健康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协同创新理念

协同创新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有关创新领域的协同理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胡锦涛提出了协同创新理念,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联盟,共享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培养协同创新人才。协同创新教育理念是动态的、开放的模式,以培养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各主体为了各自的最大化利益进行多样化、跨越式的深度合作与资源整合为本质。高校是协同创新过程的主体,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其他旅游科研机构是其协同伙伴,彼此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得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协同创新理念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符合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践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立体化实践教学概念界定

立体化实践教学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实践教学整体效用和价值的最大发挥,将实验、实践、实习等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政协同合作,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以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高位就业”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既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又丰富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并能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内蒙古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旅游管理专业是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内蒙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内蒙古四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主要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分别是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5份,达到93.2%的有效率。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与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结果如下: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现状调查

目前内蒙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有的是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比较固定,有的是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单位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本问卷题目主要针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协同单位及其协同性。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得知,内蒙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协同单位大多都是旅游企业,类型较单一,其他类型的企业及行政单位涉及很少。学生实践教学的协同情况显示,83%的院校与旅游企业进行合作,12.2%选择了其他企业,极少数旅游专业是与科研院所和其他旅游院校进行合作。因此,调研结果(见表1)显示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形式比较单一,渠道较少。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情况

针对内蒙古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情况,本问卷设计4个问题,着重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第一,课堂教学模拟频率较高,大部分旅游院校都开设了相关实践课程,学生参与的积极也较高。第二,短期的专业实习参与频率较低,从没参与过的学生占比为38.8%,说明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第三,旅游实训课程参与程度一般,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校外实习参与程度很低,从未参与过的学生占比为44.7%,较少参与的学生占比为32.3%。由此可见,部分旅游院校没有开展实训环节的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主要形式依然是课堂模拟、毕业实习,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参与度较低,没有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有效结合起来,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和提高。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硬件设施情况调查

硬件设施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满意度较低,多数同学认为教学设施条件还可以,部分同学认为不好,反映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硬件条件需要继续完善,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情况调查

关于实践教学师资情况的调研主要从教学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师资总体比较满意,有非常满意的有11.2%,比较满意的有15.6%,46.3%觉得一般,25.4%觉得不满意。可以看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五)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情况

本问卷针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七门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调研(具体情况见表1)。调查发现:首先,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导游模拟实训课程,开设率为73.2%,前厅服务、餐厅摆台、客房服务的课程开设率近50%,说明很多院校都比较重视这些课程;酒水和茶艺服务课程开设率较低。调查结果表明旅游管理实践课程的类别虽然逐年增加,但前厅客房、餐厅摆台等服务技能等必修课程的开设还需要加大,课程内容虽然涉及比较广泛,但是缺乏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规划,缺少对教学目标的科学理解,导致实践课程开设比较随意,体系性不强。

三、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且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展缓慢、效果较差的根源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在认知方面有偏差,认为只有高职高专的学生才应该去学习实践课程,本科学生应该学习管理知识,出现了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强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很多旅游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开设数量和类别都偏少,未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校中有部分实验室因为设备老化、陈旧且未能及时维护,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也削弱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度比较低。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起来[2]。因此,培养目标要紧密结合旅游企业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旅游管理专业长期发展等多种需求,采用协同创新的理念,统筹兼顾,构建满足企业、学生、学校多层次需求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旅游院校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首先,实践课程体系不完整。实践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和目标来设置,未能紧密结合旅游市场需求,而是老师根据教学经验设定且内容零散,不成体系。其次,实践教学课程比例设置较低。旅游管理专业是依附多学科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了偏重经济和管理的学科内容,比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学等,实践课程也仅有前厅客房、导游实训、餐厅摆台等课程。总体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对将来的就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再次,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建设满足不了实践发展的要求[3]。目前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已经远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满足不了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上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旅游企业合作较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由调查可知,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多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很多是经济、历史、政治、文学等学科背景的,没有在旅游企业实战的经历和沟通经验,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传授。“双师型”教师比例太少,这成为阻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4]。另外,旅游管理专业还缺乏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有的院校虽然聘请了相关旅游企业的人员走进课堂进行实战经验讲述,他们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无法清晰准确地将自身的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况且他们身兼数职,无法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联系,保证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吸纳优秀的骨干教师并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目前实践基地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理论教学的发展。表现在:第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规模小,利用率低。设施设备老旧,跟不上社会及理论教学的发展,实训室条件比较简陋,教学软件未能紧跟旅游企业实际发展要求,导致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参与度不高。其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缓慢,未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5]。

四、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实施对策

(一)建立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位就业”目标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宗旨与根本目标,也是缓解目前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降低旅游企业人才的流失率。同时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认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而,以“高位就业”的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既符合旅游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是推动旅游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的强劲动力。因此,该目标体系以“三维立体”教学体系为特征,包括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立体化。“三维立体”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如图2。

(二)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首先,完善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材的规范选择和使用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有重要的帮助。因此,要紧密围绕学生“高位就业”目标,选取紧密联系实践发展要求和职业能力发展要求的教材,注意实用性和系统性。或者鼓励教师、旅游企业、行业专家组成小组共同开发实践教材,这样就能够将实践教学目标、方法、知识等有机编排在一起,兼具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不断推进实践教材建设进步[7]。其次,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图3)。以协同创新理念为背景,结合专业发展需要逐层递进培养,实验课和实训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校外实习则培养学生面对风险、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实现“高位就业”的目标。

(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旅游专业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协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强有力保障。首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与经验。对于现有的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力量,可以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到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实战锻炼,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或参加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还可选派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到国内外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操作规程,为实践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8]。其次,优化教师队伍层次结构,注重人才引进。旅游管理专业在招聘新进教师时不仅要招聘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吸纳有丰富阅历的专业人士,还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或一线服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或者聘请相关旅游企业,比如国际或国内高星级酒店总监、旅行社经理等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总监,用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

(四)不断进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1.不断强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场所与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训室等,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旅游实践中心、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适应了当前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为“高位就业”奠定基础。2.推行国内国外双向实习、双向就业渠道。目前很多旅游院校派学生去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主要的实习单位是酒店、旅行社和相关的企业,实习单位的层次和规模参差不齐,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较低、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低等,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因此,旅游院校的发展要引入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需要放宽视野,不断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推进地区与跨地区间的旅游实践教学合作,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验,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内外旅游企业的建设中去,为将来就业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而且,要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开展与国外旅游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打造国内和国外的双向实习就业渠道,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国际视野,又可以为学生就业打开国际市场,深化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9]。

(五)校企政协同合作与发展是必经之路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校企政协同合作的方式,是实现“高位就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各高校应主动出击,实现与各大旅游企业、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各科研院所等的密切合作,尽力得到有效的政策和资源扶持,为实践教学保驾护航。其次,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10]。旅游院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旅游企业考察学习,并结合旅游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工作,既为旅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经营利润,又能以科研促进教学。校企政的深度合作是推动旅游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之,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而开展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既解决了理论课程的枯燥,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缓解了旅游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错位的矛盾。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真正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位就业”的目标。希望内蒙古各高校能够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彻底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内蒙古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鉴.实践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0-173.

[2]王建民,谢芳.实践教学指导[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53-57.

[3]游上,郭松林.旅游本科立体化教育模式创新初探[J].西昌学院学报,2005(4):125-129.

[4]张金霞.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教研探索,2008(4):44-45.

[5]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5):118-119.

[6]陈丹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和实施途径[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6):119-120.

[7]杨艳丽.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53-154.

[8]伍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11(1):94-98.

[9]张维梅.旅游管理专业“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3):104-105.

[10]韩宾娜,吕晶晶.普通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之中外比较[J].人文地理,2010(6):154-157.

作者:刘俊清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55775.html

    相关专题:华北煤炭医学院分数线 小论文投稿


    上一篇: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