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国库会计风险控制优势缺陷及应对策略

一、灾备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系统运行风险不容忽视

集中核算模式实现了国库核算数据的集中,同时也积聚了系统运行风险。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心服务器尚未实现异地同步备份,系统的安全性、灾备应急能力,以及配套的网络线路的可靠性将对国库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风险控制提出新的挑战,一旦因不可抗力造成系统服务器瘫痪,可能会造成“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信息存储和处理风险。如果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心出现日常运行故障,将会波及为数众多的国库会计核算主体,直接影响国库资金安全。

二、集中核算模式下的制度风险难以有效避免

集中核算模式点多面广,对统一的制度建立与执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制度风险面临较大考验。一是集中核算模式参数的复杂性远超原有的分散核算模式。目前部分县支库队伍缩减和人员老化问题突出,难以保证参数维护工作质量,稍有疏忽可能会引发风险。二是制度不完善,容易引发制度执行风险。总行下发的相关制度比较宽泛,各级国库制定的相关操作细则管理尺度不一,这给操作人员预留了较大自由选择空间,容易产生制度执行风险。三是创新业务制度风险隐患大。部分国库对开展的直接支付、代收工会经费等创新业务仅制定了简单的管理制度,这使得带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业务缺乏统一规范性。

三、集中核算模式下国库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完善系统功能,加强运维管理,增强系统安全性。一是根据实践情况,定期优化系统功能。建立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应用反馈机制,定期征询、汇总实践过程发现的问题,评估存在问题的风险值,当风险值积累到预定值后,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消除重大系统隐患。二是健全完善集中核算应急机制。建立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服务器异地灾备处理中心,提高系统应对不可预知风险的能力;以分库为单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二)推广标准化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一是大力推行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与操作。根据集中核算模式特点,制定岗位管理与操作标准化手册,实现参与核算主体业务管理与操作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日常监控与管理。逐步建立日常核算业务操作全过程摄像监控,确保管理和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规范操作,加强对授权操作、系统参数维护、密码密钥管理等高风险事项的控制,杜绝业务操作“一手清”或“代替”等违规现象发生。

(三)建立与集中核算相适应的监督模式,提升国库监督的实效性。一是完善国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监管功能,加强对授权操作、异常操作、大额交易资金等的分析及监测,建立适时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风险防范中的效能作用。二是建立与集中核算模式相匹配的国库事后监督系统,使事后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静态监控向动态监控”转变,彻底改变目前事后监督人员大量手工监督的模式,提升国库监督的实效性。

(四)严密内外账务核对工作,严防国库资金风险。账务核对是防范风险的传统有效手段,国库会计人员在集中核算模式下仍然需要延续这一传统做法,要安排专人负责国库会计内外账务核对,定期检查、核对表内表外账务,做到账账、账簿、账表、账实、账据等相符。要加强与财政、征收机关和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之间面对面对账,发现未达账项或差错,应彻底查明原因,及时更正。

(五)加强基层国库人才的培养,提高支库的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大力开展多层次的国库业务培训。定期对支库负责人、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等进行业务培训,使每家支库至少拥有2-3名适应集中核算模式的专家型人才。二是中心支库设立专职检查辅导员,定期对县支库的授权操作、系统参数维护、密码密钥管理等业务进行现场检查辅导,杜绝国库业务操作“一手清”、账务核对流于形式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基层国库不出资金问题。

作者:徐宁 王继磊 高平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国库会计风险控制优势缺陷及应对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48271.html

    相关专题: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探索
    下一篇: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的若干问题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