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在被调查的学生党员中.大一学生党员占2%,大二学生党员占10%,88%的学生党员主要集中在大三。其中正式党员只有l2人.其余288人都处于预备党员的考察期.正是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所以,学生经党组织一至两年的教育培养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面临校外实习或临近毕业,因此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问题更是今后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生党员队伍情况调查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了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党性修养好的学生党员.为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学生党员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90%的学生选择了想成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多做贡献.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从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是否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以看出:94%的学生认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威信较高:6%的人认为模范带头作用不够突出.威信一般:无学生选择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威信较差。并且大部分学生党员对待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也是积极认真的.并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积极参与党组织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从对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了解程度可以看出:25%的学生选择了系统学习,63%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了解.12%的学生略知一二.无学生选择一概不知从学生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所持的态度可以看出:90%的学生表示积极参与.8%的学生表示参与但不积极主动.只有个别学生表示能不参与就不参与
(三)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情况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党员一个学期参加了多少次学习培训时.54%的学生选择了1—2次,40%的学生选择了3-4次.4%的学生选择了5-6次.1%的学生选择了无:问及多长时间开展一次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合适时.50%的学生选择了一个月,35%的学生选择了一个季度.11%的学生选择了经常.4%选择了半年。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院开展的后续教育的次数并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从学生党员参加过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活动的形式可以看出:主要是以读报纸、看文件,上党课培训和听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然而问及最愿意最感兴趣的教育形式时.75%的学生认为最感兴趣的就是参观红色景区和志愿者等实践性的活动。最后.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党员自身也比较关注后续教育问题,95%的学生认为进行后续教育非常有意义。只有5%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从学生党员认为党员后续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活动机制及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只重视短期集中性的教育,经常性教育活动非常少.基本上一个季度才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或组织活动。而且教育的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教育内容陈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XINGZHENGGUANLI行政管理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和后续管理现状,从调研情况看.较为共性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实效性不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开展的各种党性教育中,读报纸、学文件等“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较多.缺乏实践性学习交流活动,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党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产生厌烦乏味排斥心理.致使一些学生党员缺乏主观能动性,难以深入理解党的理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部分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方针政策的时候.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要求、以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在新形势下.只有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很好地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党员在教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起到示范作用、榜样作用、带头作用。
(二)后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欠完善,缺乏规范性当前.由于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要求加人党组织的学生人数不断递增.因而部分高职院校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当中.并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教育管理制度,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没有很好地保证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实际效果对于入党后的学生.学生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时问一般不少于16学时规定难于落实.相关的后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比如联系人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流于形式,缺乏富有实效的具体行动
(三)学生党员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系统性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个别学生党员一旦入了党可能会放松要求.容易滋生入了党便“万事大吉”的心理,出现了对组织生活敷衍了事.对纪律要求松懈怠慢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职责和保持党员的先进.严重影响了党员形象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学生党员对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问题反应的情况较多.有的基层党组织并没有根据学生党员的特点设立一套系统的监督考评指标体系.无法对学生党员的综合表现进行具体、客观、全面的考核评价与有效的监督也没有对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作出明确的要求和约束.极易造成学生的行为失范。有的考评往往是事后行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基本能合格.因此难以准确判断学生党员是否充分发挥了在学生中的先锋作用.而且考核通常放在期末集中进行,缺乏阶段性监管。
(四)学校与实习企业间衔接不畅,易造成“管理真空”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在培养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马上面临毕业或已经外出实习.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较为复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分散于全国各地,形成了难以联系的流动党员,根据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流动党员提出党员后续教育已成虚设。高职院对在外实习学生党员没有有效跟踪管理措施,很容易造成学院和实习企业教育管理衔接的不畅通,这无疑给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带来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和后续教育管理的认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后续教育管理体系.后续教育管理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容忽视的环节,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
1.丰富学习教育模式.建立适合学生党员的多元化锻炼平台。在开展学生后续教育管理过程中,除了在理论学习方面的形式要更加新颖灵活外.还要拓宽渠道,丰富学习教育模式。党组织应根据高职学生党员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及所学专16职教~/2o14.2.0业特色.创新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党建进公寓”、“党群桥互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学习先锋模范党员”.也可提供“红色教育书库学习基地”、““红色电影展播”等为学生党员学习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资源服务。与此同时.应强化党员实践教育机制.为学生党员提供多元化锻炼平台。一方面“走出去”是指学生党员走出校门,融人社会,参观调研。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是职业技能应用型人员.应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生党员动手能力.利用这种优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发挥专长、服务社会,使广大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请进来”是指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杰出校友等作专题报告、分享实战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1]。通过组织开展支教、“三下乡”、“学生党员进社区”和志愿者服务等实践式教育,让党员在实践中认知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
2.完善后续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后续教育管理的长效性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必须要有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因为规章制度是确保后续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保证一方面.党组织可依据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原有思想汇报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制度.制定党内生活制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严格规范党员行为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要求每个学期党员召开民主评议,认真开展自评、班级学生评、学生党员评等多方评议,帮助党员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全面推行预备党员考察制度,实行“学生党员目标管理”.使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按章行事,争取使各项制度要求转化为党员的自觉性行为另一方面,建立全面立体的党群联系制度,通过宣传栏、意见箱、电子邮箱等方式加强学生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注重群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党员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更好地使得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始终把保持党员先进性作为首要目标3.建立严格清晰的监督考评机制.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建立一套有效且有力的监督考评机制.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必要保障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学生党员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考核评价指标.采用日常量化考核与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每位学生党员进行监督考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党员教育监督考评体系嘲。如某高职院校举行的学生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锻炼专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中对学生党员提出明确的十项教育内容:包括深读一本红色书籍、寻访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学唱一首红色歌谣、聆听一场红色报告会、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加入一个党员先锋岗、参与一个专题组织生活会、负责一个党员责任区、成为一名学生党员实践服务站骨干。学生党员每年必须完成,党支部据实将学生党员参与专题教育活动情况纳入考核管理范围.给予学生党员全面真实的考核与评价,考核结果直接与预备党员转正、评优评先、年度综合成绩等挂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对表现突出的授予荣誉.不合格的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接受群众的监督,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得以体现.
(二)实习流动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
1.运用现代网络载体.构建后续教育管理新阵地。在外地实习的流动党员。难以继续接受教育,难于参加组织生活。实习期间的后续教育急剧减少.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网络来创造构建后续教育管理新阵地.为广大流动党员建立网上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创建“网上党校”或“党员之家”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视频教育培训.使他们继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监督.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党员开展交流、沟通、汇报、民主评议等各种活动。另一方面,也可设立QQ群、博客、微博、微信、飞信等联系方式,进行网上互XINGZHENGGUANLI行政管理动交流.切实履行言论自由.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实践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多渠道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促进教育的预见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形式中接受教育。
2.搭建校企联动平台.加强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单一的学院教育可能无法掌控实习流动党员的全部信息.为更好地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学院可与实习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做好学生党员工作。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与实习_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协商.争取得到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实习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党员参与所在实习企业组织的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在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可制作实习流动党员考核表.请实习企业参与学生党员考核,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及生活状态作鉴定评价并反馈至学院.由此学院党组织便能较好地掌控实习流动党员的基本状况.也可将实习企业的反馈情况视为考察推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作为党员考核或者转正的重要依据网。做好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不仅关乎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和质量.更关乎高职院校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主动探索,在实践上积极创新。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作者:焦江福 秦琪
相关专题:企业品牌策略研究论文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