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给思想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必须充分借助网络文化给思想教育提供的机遇,直面挑战,创新方法,丰富内容,提高思想教育主体的素质,促进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教育;机遇;挑战;功能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网络时代,它正以其飞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①,而在学生网民中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网络文化正在快速地融入高校文化中,并且在高校文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高校校网文化结合和碰撞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所衍生出来的一切精神现象的概述。
一、高校网络文化给思想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信息和精神产品的需求,但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积极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②。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给思想教育同样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给思想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思想教育的资源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以教材为主,所有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是一致的,忽视了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而且这些材料十分有限,还会因为教育者的知识、见识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对这些教育内容的讲解水平不同,使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效果天差地别。高校网络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是集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一体的,目前,全国高校的门户网站、主题网站、学术网站、互动社区、“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校园网络平台逐步发展完善,这些平台给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更容易吸引学生,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2.改变了思想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是教育者通过从教材、报纸、新闻报道和身边的事例中去寻找素材,收集资料,再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播给学生,教育者处于掌握教育信息的优势地位,这种方式使学生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高校网络文化改变了这种方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加多元化,他们可以通过新闻网站、论坛、微博和微信等获取信息,网络思想教育可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也由封闭走向开放。3.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灌输式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教育标准和同步发展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却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平等的关系,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进行双向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思想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的功能,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还可以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高校思想教育者还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定期更新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信息资源,特别是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给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
1.多元化的信息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挑战大学时代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校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文化,这些文化的传播中,带着各种各样的思潮和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加之这些信息多元快变,很多问题都是多维的,大学生的阅历较浅,很难正确地分析这些信息的善恶、美丑真假、对错,容易出现思维混乱。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心灵受到腐蚀,出现了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更有甚者,出现了逃避现实,沉溺网络荒废学业等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还会滋生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学校管理的难度。有些网络信息过度推崇物质生活和鼓吹休闲娱乐生活,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消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西方国家“文化侵略”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出现了不稳定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为了给祖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网络文化由于其开放性的特点,任何国家和组织都可以能过一些手段,向大学生传播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文化产品,有组织、有预谋地开展一些反政府、反科学的活动,网络上出现了各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攻击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及传播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用这些来误导学生,达到去其政治认同和反政治认同目的。而通过高校网络文化传播来达到此卑劣的目的,其政治图谋和意识渗透方式变得十分隐蔽和复杂,大学生很难识破其目的,他们由于好奇心强,在网络中又具有绝对的自主选择性,往往会不加分析地吸收这些“文化侵略产品”,使之成为他们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有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缺失、民族认同感弱化,甚至出现了一些反社会的言论,部分学生出现了意识形态的不稳定。3.高校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教师“言传身教”的地位受到冲击在传统的教育教育体制下,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还要负责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任务,教师在思想教育中处于主体的地位。高校网络文化由于其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学习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听课,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与安排,而是具有自主选择权,从网络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自主地安排学习的时间,教师教育主体的权威地位被打破。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给思想教育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思想教育必须利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直面挑战,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
(一)树立思想教育的阵地意识,掌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
高校网络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既是思维活跃的创新之所,也是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的必争之地。在网络空间上,我们必须掌握主导权和管理权,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政治和政权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我们认识到,青年学生历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学生,谁就把握了未来的主导权。”③思想教育要借助网络手段,开发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息资源,收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及时发布党和国家最新的重要新闻,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的进行舆论引导,努力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鉴别能力和敏锐性,避免境外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给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思想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充分发挥高校组织教育资源的优势,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最大程度的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并利用网络进行对内容加以改造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利用生动的图片、长短课程、视频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可以将当前热门的话题、事件进行加工再造,作为高校网络平台上的大学生学习素材,比如可以利用一些重要事件、特别节日、热点问题等这些学生关注的热点,策划一些集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网上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我们也可以把一些遥不可及的名校大师的课程资源转化成触手可及的网络教育资源,甚至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在高校网络社区上开课,讲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拓展大学生学习的空间。
(三)提高思想教育的服务功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功能,还必须提高思想教育的服务功能。服务学生,着力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生活、学习、未来就业和情感问题。例如,学生十分关心未来就业问题,我们可以在利用网络,收集各种就业信息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让大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就业前景,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举办各类学生喜欢的创意创业大赛,给学生提供创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再比如,针对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我们可以把学生身边的受欢迎的人气讲师转化成网络上亲切的学长学姐,以网络课堂、专栏形式和“微课程”等,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在互动交流之中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矛盾与困惑。
(四)提高思想教育主体的素质,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高校思想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党政领导、思想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负责团学的一些学生干部,教育主体素质的高低,会决定思想教育水平的高低。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要更好的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教育队伍。这支队伍必须能够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时准确地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传播师生关注的新焦点,在关键时候能站得出、顶得上、打得赢。高校可以给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使他们成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良好的强大网络思想教育队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更新观念,主动适应,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密切关注高校网络动态,积极引导学生获取健康的网络文化。还要进一步研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思想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寻找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取得最大成效。
作者:李月琴 单位:闽南理工学院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