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贸易全球化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经济的水平日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要求愈来愈高。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现代科技产品的层出不穷,赋予了消费者更多新鲜体验与内涵文化的实质性追求,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愈来愈凸显,社会市场上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广电与互联网视听的持续走红、移动媒体的出现、动漫网游等公共文化的传播,这些新趋势都表明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好前景与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同时,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存在了较大的问题,如针对国内企业而言,科技创新并没有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全方面的融合,也忽略了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又如针对文化产业而言,其还未建构出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必须跟上国际市场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前进步伐,针对存在的问题多层面地采取解决措施与革新手段,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最大程度上推动文化产业在我国社会市场中的发展。本文就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进行介绍,主要针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批判,最后对其如何革新提出具体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基本含义;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研判;革新路径
文化产业的概念建立在2000年左右,其在国内早期的使用主要是以娱乐产业为主,即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娱乐性质活动,常常与文化事业发生概念性的混淆。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中明确地对公益性文化产业与经营性地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主要体现在文化体制的相关改革中,极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娱乐范围,使其作为一种独立性的产业进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虽然于2004年被纳入了国家产业的统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其试行过程中,国家颁布的统计标准里并没有牵涉到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生产程度较低且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小。故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其在社会市场中的经济实力,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与文化产业经营者急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
根据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文化政策中包含科技创新的相关词汇数量较多,与科技创新方面有关的政策达到40项以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为创造型的加工与破坏”,其中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点,简单来说,科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相互融合,才产生了科技创新能力,也是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展现的科技观。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有效融合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一些多元化创新因素后产生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新生态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微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包含了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经济投入力度、对于文化产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文化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研发情况与科技创新产品的生产情况,这些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关键因素。中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产业任一行业中把科技创新的要素与文化创造、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行、文化生产及产品销售等产生融合、渗透,这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外部因素。宏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文化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政策资源及文化产业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些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影响因素。将这三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便建构起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由外部到内部及由上下到左右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
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市场中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但因各地文化差异、经济基础与地理资源上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了大量的问题。1.良好趋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一方面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意识的日益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发展。主要体现有: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花费时间缩短,文化生态的日益显现。科技创新速度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其创新速度越快,则产生新陈代谢功能的能力也愈来愈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愈来愈快。以时间纬度为参考指标,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花费时间由起初的30年不断缩减到现如今的1到2年,如此不但带动了社会市场中网络游戏与动漫、数字出版、网络试听等文化新生态的发展,而且最大限度上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与效率。除此之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表现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园的层出不穷,文化产业中集聚效应与协同效应的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自身具有独特的科技创新特点,是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基地。从2004年起,我国社会市场上已建立了两批34所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科技融合示范研究所,以此不仅能够加强文化科技产业链的深化功能,提快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与科技创新的速度,有效缩短了科学技术的改革时间,优化与整合了文化产业中科技创新的整体环境,而且在最大限度上推动了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数字信息出版与移动互联网文化等其他行业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内的生存与发展。2.存在问题: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陷入困境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速度快的国家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不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设施与制度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滥用现象明显、文化产业中盗版问题与侵权形象严重等。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文化行业中科技型市场占有成分较低,文化企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规范。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的发展水平较高但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如国外的文化产业结构合理规范,其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动漫及电影等这些科技水平含量高、创新思维丰富的全新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为,知识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及内容创意型。反之我国社会市场中的文化企业虽然关于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高,但从事内容生产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少。再加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集中在传统型新闻出版、广播与电视、文化产品、生产文化设备等领域,但是针对科技创新而言,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整合的结构仍停留在表层,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文化产业的原创水平不足,企业生产规模小、社会市场竞争能力差且文化资源分散发布的困境,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2)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不够。促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制度的不完善与缺陷。首先,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制度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及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没有跟上科学技术创新的前进步伐,也无法做出调整,这样便导致了文化产业的旧制度无法与科技进步进行融合,而新制度存在的缺陷也使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更进一步的提高。举例说明如,科技创新虽然推动了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发展,但若没有设置针对性的网络版权制度,不但使原创作者的相关经济利益无法获取到一定的保障,而且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原创作者进行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热情。除此之外,现阶段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在于大型文化企业,忽略了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这样导致了文化市场中85%的中小型企业对于风险系数高的科技研发产生了漠视心理或者是无能为力,对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也使得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问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革新路径分析
文化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涌现了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创新主体,并且以较快的创新扩散速度作为呈现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力与建构一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系已并不是一项单一化与独立化的文化企业科技创新问题,也不是政府制度设计的单向问题,而是作为一个多元因素共同参与下的系统化、合理化与科学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需要以顶层文化科技管理的体制作为基础,优化整合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文化企业生成技术创新与拥有知识产权文化产品的发展,要求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区及文化行业协会构建并不断完善文化行业科技资源的共享平台,以此能够整体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革新路径,主要有以下。1.提升文化产业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水平,构建一体化网络平台。因科技创新与科学体制创新本身带有的不协调性,需要不断加强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升文化产业中关于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水平,最终构建一体化网络平台。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制度的整合优化,可制定出多元化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科技政策,引入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到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工作中。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建造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速度、关注文化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次,文化产业可以以国内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依托,借助高校内部科技人才的作用,与文化产业不断融合统一,最终构成以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其他高校与科研机构为辅助,覆盖广播与电视、新闻出版与网络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文化资源相互整合的目的,最终促进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不断进行融合与协同发展。2.引入高效性与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以创新为核心,本身带有复杂性与多重性特点的能力组合,人是一切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的主体,故文化科技人才便是推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所在。引入高效性与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能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主要途径有:一,以高校与科学研究所为根本立足点,以文化企业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出一批具有多门学科背景、多门学科技术,同时还具有丰富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效性与复合型人才。二,文化企业应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使自身成为重视并鼓励科技文化人才发展的企业,以此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不停变化与激烈竞争的市场需求。
四、结论
总之,本文主要是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含义做出阐述,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研判分析,在最后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革新路径。除此之外,还需要求国内的文化企业积极探索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文化产业运营形式,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实现文化产业蕴含高科技含量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在竞争市场中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解学芳,臧志彭.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与网络文化产业治理———基于2000—2011年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3:31-41.
[2]本刊编写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职业技术,2014,Z1:5-73.
[3]刘志迎,俞仁智,何洁芳,何菁.战略导向视角下组织文化变革与双元能力的协同演化———基于科大讯飞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03:195-207.
[4]刘明福,王忠远.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决策与信息,2014,Z1:8-157+2.
[5]黄家镇,朱涛.附件欧盟研究、技术开发及示范活动第七框架计划[J].科技与法律,2014,04:674-731.
[6]刘学文,王铁军,鲍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20-23.
[7]王宁,薛维梁,韩灵翠,赵洪丽.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论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7:117-122.
[8]汤启萍,段吉安,张昊.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22所“985工程”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3:41-46.
[9]余菲菲,黄永春,张颖.“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三维动态”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94-98.
[10]沈木珠,张仲春,刘超,刘正,林道海,沈一娇,彭永华,陆怡,吴婷玉,张妙仙.江苏推动创新国际化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研究[J].科学发展,2011,11:36-52.
作者:倪健 单位:北京超视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