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内容的影响
针对事业单位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系统而言,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当中实行电算化会计系统之后,其可以将单位会计数据资料等内容通过光盘、磁盘等方式进行存储。这种电算化会计系统应用到事业单位当中时,其通过改变传统的手工数据记录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电算化会计系统若使用不当,也会给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的影响。因为在采用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事业单位各种数据资料进行记录时,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工作单据等等可以用作凭证的数据均不会再有,而其取代物虽具有一定的智能化,但也因其存储的信息多以磁性介质为主,从而导致了内容易被他人篡改,这样也可能导致事业单位信息存储的危险性,因此也极不利于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
(二)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形式的影响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当中,传统的记账形式主要是以手工记账为主,如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均有专门的账簿进行记录,并可以对其账册通过定期核对、相互牵制的方式来保证账目的准确性②。而事业在实行电算化会计系统之后,计算机可通过对输入的原始凭证进行计算等,迅速地完成对账务的管理工作。虽然事业单位在采用电算化会计系统之后,可以明显地将内部控制管理模式进行简化,使工作人员更方便操作。但是,也由于新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传统意义上操作记录方式的代替,使得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在实行电算化会计系统之后便显得无足轻重,也使原有的监督能力大幅下降。
二、完善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也已经成为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资产安全的关键程序。而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当中应用电算化会计系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应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同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安全与高效。
(一)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程序操作控制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管理,对其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程序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也显得十分的重要。通过有效地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处理安全,减少事故或差错的概率,才能其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而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程序操作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与安全为保证事业单位所录入会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应严禁与工作无关的人员随便进入机房;其次,对于所需录入的各种数据均需进行严格的审批,在保证其数据完整、真实的情况下再行录入;再次,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得将私人或外来的软盘等物件带入机房,以防止单位信息的外漏或是感染病毒等。2.对所录入数据进行备份除过需要保证事业单位所录入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之外,为防止数据发生丢失的现象,应对其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可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日备份、周备份或是月备份的方式进行备份。
(二)加强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网络安全控制
另外,为防止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数据遭到网络病毒的恶意侵袭,一定要加强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网络安全控制工作,其主要的网络安全控制措施如下。1.对机房的工作环境进行严格保护为保证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网络安全,应先对机房的工作环境进行保护,如对身份识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等网络安全指标采用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进行保护。2.制定内部操作制度除过对机房的工作环境进行保护之外,也应制定严格的内部操作制度,禁止无关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等设备;并设置操作访问权限以及操作人员身份验证密码,以避免他人误用电脑。3.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能控制基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所以事业单位也应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定,用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如通过对事业单位用户部门与电算化部门的职责分工,使其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不相容职能的分离。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稽查制度,通过内部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相互稽核等,使其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并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4.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为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管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背景下加强其内部审计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如对会计数据进行严格的监督与保存,保证其安全性,从而避免非法修改数据的现象发生;并对会计数据资料进行定期的审计,保证账务的正确性,并保证其账务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再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运行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止其中存在漏洞。综上所述,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保证其账务数据的准确性。而基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使用不当会给事业单位造成负面的影响,相关负责人必须对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保证电算化会计系统能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丹 单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