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部分产业向河北省转移,给河北省带来巨大历史机遇。但在机遇面前,河北省面临着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目前,全省共有407万技能人才,但不能满足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据预测,2015年河北省高级技能人才将有90万的缺口。农村“两后生”培训,即对农村中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属于劳动预备制培训。由于农村“两后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经过培训有望成为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因此搞好农村“两后生”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劳务技能,还为他们今后就业拓宽了渠道,并有助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或返乡成为当地创业致富的带头人。由于农村“两后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一般家庭和困难家庭,还可以缓解农村“两后生”家庭上学压力,同时推动全省农民工向技能型转变,达到脱贫致富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双重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河北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一)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扶持河北农村“两后生”培训工作。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农村劳动力有2,944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74.4%,但这些劳动力普遍文化偏低,平均受教育只有8.02年,很多只有小学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中、高等职业教育满足了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适应了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人才需要。因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劳动力后备资源“两后生”的培训工作,在相关政策中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他们素质的政策措施。如河北省政府出台了《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冀人社字[2014]133号),保定市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邯郸市出台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邯政[2013]98号),这些文件中都对农村“两后生”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明确了培训机构、内容、形式和要求,并且规定了补贴标准为每年800~1,600元,邯郸则将土地流转后的农村“两后生”的补贴标准涨为2,300元,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流转家庭的实际困难,促进了他们就业。目前,与农村“两后生”培训相关的主要项目有农业部组织的“阳光工程”、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组织“雨露计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计划”等,他们都为农村“两后生”的培训提供了保证。
(二)做好为农村“两后生”的服务工作。为做好“两后生”培训和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利用各种机构对农村两后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有个人基本资料、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以及培训意愿等,为进一步搞好工作打下相关基础。如河北临漳县通过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系统摸清了“两后生”情况,建立了实名制台账,以便统筹管理。同时,各地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各种培训,增强农村“两后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在行政大厅窗口设立了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就业援助等窗口。
(三)强化监管。为使“两后生”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各地通过申报、评审建立了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并且建立了培训机构退出机制,对已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资质进行复核,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予以注销,同时规范学校的学生、教学、教育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河北省在对农村“两后生”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两后生”接受转移培训意识不强。农村“两后生”接受职业培训的主动性不强,很多一毕业就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在调查中,选择愿意参加政府组织的相关培训只占48.9%,选择非常愿意参加培训的不到30%,持“无所谓”态度的高达21.3%。在原因调查时发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培训了也很难找到好工作;另一方面认为培训还要自己承担一些费用,部分贫困生承担不起。
(二)培训机构自身不足。对农村“两后生”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目前,对农村“两后生”培训的主要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就业培训中心,但他们的教师队伍,有的缺乏实践经验、有的学历偏低,难以满足培训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也常常是文化基础课为主,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足,不能满足就业的要求。另外,有些培训机构设施简陋,缺乏实习设备和场地,用于教学的仪器往往是市场上早已淘汰的产品,教学方法也只是课堂讲授,这些都限制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三)缺少企业参与农村“两后生”培训。大多数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只注重招募廉价劳动力,但不注重开发劳动力资源,企业对农村“两后生”培训工作的参与性还远远不够,造成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工,农村“两后生”培训后也不能很好的就业,而农村“两后生”是否接受培训关键就是能否就业。究其原因有:第一,由于没有和市场很好对接,造成一些专业重复设置,如美发、建筑、缝纫等,毕业的学生很难就业;第二,不少企业担心学生培训后不来单位或掌握技术后容易跳槽,不愿意参与相关培训;第三,很多地区的培训没有联系就业单位,造成培训后找不到合适工作。
(四)政府管理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对农村“两后生”培训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管理服务是否到位、高效,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能否成功。但是河北省政府部门在对农村“两后生”培训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参与部门多,缺乏合作。目前在对农村“两后生”培训中,涉及的部门主要有劳动部门、扶贫办、教育部门、农业部门,但各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确,出现管理职能的交织,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第二,培训经费不足、不能及时到位。河北省在对农村“两后生”培训中每年虽有相关费用,但由于物价的上涨、通货膨胀以及培训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补助标准已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了培训机构和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一般;第三,农村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缺乏。尽管各地都有劳动力市场,但信息发布不及时,造成企业招工难、农村“两后生”不好就业的局面。
(五)就业门路狭窄,多在传统一、三产业。目前,农村“两后生”的培训中虽有一些是订单培训,但很大部分还需靠自己去寻找出路,从而又和父辈一样,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比较低行业,主要靠时间和劳动强度决定工资收入,技术并没有带来较大增收。而且流动性比较大,往往也没有规范的劳动用工合同,更无三险一金,还随时面临着被“炒鱿鱼”的风险,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三、对策建议
(一)多种渠道宣传,营造关爱农村“两后生”的良好氛围。为使农村“两后生”培训政策家喻户晓,应建立多渠道的宣传平台,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制作招生简章,包括的内容有培训的专业设置、招生条件、补贴政策和就业去向等。宣传渠道有:在中考或高考结束后在学校设置咨询台、“两后生”考试返乡后在村大队制作宣传专栏、在乡镇集市上散发宣传资料、当地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上宣传等各种措施进行宣传动员。
(二)完善培训机构的工作。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农村“两后生”的具体实施者,其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培训效果。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培训工作:第一,建立高素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方面加大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另一方面聘请社会上有的相关经验的专家来做兼职教师,定期上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设立新教师准入门槛,要求学历本科以上,并有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第二,把握就业市场行情。培训工作应和就业市场接轨,与产业发展方向相联系,加大和企业合作力度,开展“订单式”培训,根据专业技能要求,设置培训内容,开展菜单式教学。同时,也要加大对市场所需技术工种的预测,提早设置相关专业,走在市场前列。第三,多渠道筹集经费。改善实习基地、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需要有充足的办学经费,除了依靠政府拨款外,还应多渠道筹集经费,如和企业合作帮助对方培训新员工、和非营利组织建立良好关系,争取和他们有项目合作或者获得捐赠。第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培训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生动直观的特点;互动参与式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交流,创造合作性的学习情境;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农村“两后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应作为职业培训的主导力量,加大管理力度。第一,加强对各部门的协调。目前涉及农村“两后生”培训的部门、项目都比较多,应建立人力资源牵头的农村“两后生”培训领导小组,通过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以提高效率;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对农村“两后生”的培训,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应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投入,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农村“两后生”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应由相关部门和初高中合作,及早掌握成绩不理想、不打算升学、家庭困难可能辍学的学生情况,调查家长和学生对职业培训有什么样的需求,实行建档跟踪管理,防止“两后生”没掌握一技之长就流入社会,从而失去管理。同时,摸清学生家庭收入情况,根据家庭实际,实行因人而异的补贴政策,加大对贫困生的补贴力度;第四,加强对农村“两后生”培训质量的监控,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对学校培训质量的考核,不仅包括基础知识还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就业率,同时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第五,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起职业介绍、就业咨询、就业信息等的就业服务体系。同时,劳动就业部门应做好调研工作,及时把握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准确地向培训单位提供用工单位对员工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要求信息,以指导培训机构合理安排课程。
(四)提高企业、其他组织参与培训力度。目前,河北省对农村“两后生”培训的主要由政府提供,这种培训供给比较单一,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等相互配合的培训供给机制,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对农村“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如政策倾斜、减免税收,以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志鹏 李静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