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2014年国务院发布文件将推动农村创新和发展普惠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网上银行、移动支付及云计算等技术与农村金融的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根深蒂固的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不足、信用环境不良等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农村建设。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资金供应失衡、金融主体单一、缺少竞争激励、产品无法满足中小农户需求、服务网点覆盖率低、缺少信用机制、贷款手续繁杂等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农民在融资和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

1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借贷失衡导致资金外流

近几年来各大金融机构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更倾向于进行大额贷款而非针对农户的小额贷款,这导致了资金更易向高收益城镇或非农区流动,使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无法获得应有的资源,弱化了政府资金投入。这种非农化倾向所造成的金融服务与资金额度的不足与农村旺盛的金融需求相悖,造成了农村贷款难、融资难,金融业务低效率,金融资源无法有效分配,没有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形成了供给与发展相互阻碍的恶性循环,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与金融供给失衡。因此,促进贷款公平性和公开性,可以化解资金外流困境。

1.2金融主体匮乏,金融服务不足

金融主体单一始终是困扰农村金融创新的现象,其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单一和农户融资渠道单一两方面,金融产品单一表现为产品缺乏特色性的创新,业务品种缺乏,同质化明显,缺乏竞争力,如支付和结算工具单一。这样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迟缓,金融服务网点仅有存、取、转等基础业务,证券、理财产品、基金等业务尚属空白。融资渠道单一表现为金融机构选择单一,是由金融系统融资方式落后和融资规模小造成的,具体为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为农户所能选择的两种融资机构。这样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也降低了金融机构融资效率,使需要资金的农户却无法获得资金。

1.3农村金融创新风险高

农村金融创新始终伴随着高风险的隐患,风险主要来源于农业自身特点与信用制度的缺失两方面。首先,农业具有的较长产业链、收入不确定性、季节性、产品相似性、低收益性、生产分散性和自然灾害不确定性等特性决定了农业自身在收益取得方面所具一定的隐患,并且交易成本和资本运用成本较高。当农业自身具有的特点无法及时与金融产品进行匹配时,这些特点会阻碍农业产业升级。其次,农村信用环境不良与信用制度缺失,无法约束借款人行为,增大了农村贷款的信用风险。风险分担机制的缺失降低了风险分散能力,削弱了金融创新的动力,并切断了持续性创新的保障。

1.4网点覆盖率低,民间融资兴盛

近些年,随着商业银行面向农村的业务拓展,针对基础服务网点的覆盖率在逐渐增加,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网点配置不足、密度不均等布局缺位,城乡布局断层等区域性失衡,网点金融功能不健全等现象。这些问题影响了存取款的便利性,限制了农户的储蓄行为,也限制了金融机构吸收资金的能力。为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农村辐射,各商业银行应推进空白区域的网点建设,建立农村服务整体布局网,发展普惠金融。正规金融机构在某些地区的缺位给予了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的空间,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大多有血缘亲友、地缘乡亲与业缘同事等关系相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资金需求的压力,但因其缺乏法律保障与监督机制,并具有偏高的偿还利率,易出现非法或不规范经营行为而引起纠纷,加大了农户负担的金融风险,威胁金融市场的稳定。

2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2005年,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首先提出了“普惠金融”一词,其具体是指以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为主的金融服务需求方能够获得金融服务。由此可见,普惠金融更适用于缓解农村所面临的金融排斥。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改革,营造以客户为中心,适度竞争,服务得当,持久发展的市场环境。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金融领域,而造就了当代的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挖掘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资信评价技术、移动支付及云计算技术为主体工具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服务效率高、覆盖面广,使用便利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填补了金融领域空白,解决金融供需问题,打破垄断,引发市场竞争,推动我国金融服务更加国际化。现实的金融模式,往往会将传统金融在资金、网点、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和互联网金融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方面的长处相结合,推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为搭建跨平台、跨行业、惠及农村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因而也造就了适用于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方式。两者互为补充,创造农村金融发展的新契机。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六种形态,分别是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大数据征信系统与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互联网货币与众筹融资。可见,金融信息化与电子化已成为未来农村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

3互联网金融提供农村金融基本服务研究

在我国农村金融环境逐渐完善,农户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为金融普惠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基于此我国互联网普惠金融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三类:

3.1基本金融业务伴随信息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络证券、金融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的出现,打破金融业务依附物理网点的局限,打破了农业分散的阻碍,丰富了传统银行存取款、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渠道。通过运用全新互联网金融工具,客户不仅可以完成基本金融业务,更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终端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这种突破使金融机构转向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基本金融业务服务的金融工具属于互联网金融中金融互联网化与移动支付这两类。金融互联网化是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在网点缺乏与业务不足区域,克服空间障碍,开展金融服务的方式创新。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农户更加便捷的接触金融服务,也降低了交易成本。支付终端与移动支付的构建,便利了农户进行互联网贸易时的支付行为,也使得小额支付服务得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支付体验。

3.2提供融资平台

互联网金融融资主要以贷款产品为主,主要形式为新型P2P网络贷款和众筹融资。首先,P2P网贷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个体间的资金借贷与资料互通,因此其倾向于以金融中介的模式服务中小企业。作为新兴事物P2P平台在2014年内上线1228家。其互联网平台的公开性,高效性和低廉性,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和客户进行选择的可能性,降低了收集信息的成本,激发了闲置资金的流转,创造了全新的便捷互联网贷款方式。其次,众筹融资凭借其突破性与无地域限制等特性远超股权融资与天使投资,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拓宽了其融资渠道。但由于融资行为涉及到双方资信水平评估,因此信息质量对于融资项目尤为重要。大数据挖掘技术具有捕捉个人信息的优势,因此其在收集与分析借款人信用水平,辅助评估借款人信用,并决定是否进行借贷业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其增大了信息的对称性,打破了信息采集障碍,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数据系统可以通过分析业务进行中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限制借款人违约,降低违约风险与不良贷款率。因此线上融资业务逐步形成了大数据挖掘技术与互联网平台联合的经营模式,弥补了传统金融业务不足。而可以进行大数据采集的平台多为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我国目前最大的P2P小额信贷平台———宜信,是当代互联网融资机构的翘楚,其主要扮演中介平台,在彼此信任的两个个人间进行资金信贷业务。近些年,他们更是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谷雨战略”,计划通过自建服务网点、开辟农村金融平台、提升其征信能力与风控能力,来推动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相似的京东金融推出的金融白条与小额信贷等产品,阿里巴巴的蚂蚁微贷与投建村服务站的千县万村计划,正勤金融开发的惠农产品“e农贷”,翼龙贷推出的农业贷款,开鑫贷发行的惠农贷都是意图解决农户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

3.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所谓的金融基础设施指的是农户征信体系、农户金融教育等中间服务。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与信用评级系统可以改善农村征信水平。但信息不充分往往制约了普惠金融的发展,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全面获取信息,而使其需要与社交网络平台、电商平台、政府机关、村级运营代理商处取得更详尽的非结构性信息,并分析客户还款意愿。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的是大数据征信与网贷的形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征信与信用评定的建立,有助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同样为保证守信行为的贯彻,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并对农户进行道德教育。资信评级技术可以用于征信平台的构建。央行曾经给阿里、腾讯等几家具有资信评级技术的企业下发过征信牌照,推动征信数据共享,降低金融风险。利用这项技术还可建立目标客户资料库,进行客户细分,并在日后扶持信用状况和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作者:张航 李宏畅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111760.html

    相关专题:测验法是根据 江苏省行政区划调整


    上一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