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深入
在对课题进行完善时,我们对原有题目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再分析。空间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空间的组织和划分方法;学习基本的人体尺度概念;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初步掌握用草模和草图推敲方案。在总结上一个阶段的教学基础上,空间设计的题目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1.1教学题目顺序的变化
原有教学内容中,空间设计、大师作品分析和小型建筑设计是下学期三个题目。题目在对学生的训练上各有侧重,基本满足了课程的教学要求,但是其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缺乏贯穿前后的主线。结合课题深化,我们将题目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具体而言,将大师作品分析提到了空间设计之前,空间设计之后为小型建筑设计。这样加强了题目设置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使初步课程内容明确分成了四个大模块(图2)。经过调整,将大师作品分析前期准备工作放置假期之中,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2教学题目内容的深入
在空间设计题目内容上,我们强调了大师作品分析和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空间设计题目的深入展开。在大师作品分析的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学生分析的深度。我们从环境、空间、功能、交通、结构、造型等六个方面作为分析的主线,同时材质、光影、色彩等作为重要的分析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而对大师的作品有较深入了解和认识。小组合作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对作品空间的分析。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多角度分析,拓宽了学生对设计作品的认知,有利于对大师作品的学习,有利于空间设计课题的深入。对于空间设计题目的内容本身也有所调整。拓宽尺度要求,提出了“3×3×3”的模数尺度,3可以为3m,也可以为6m。在设计要求上,空间设计要再现所分析作品的空间特征,把握大师作品的空间特点,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内容上强调空间的秩序,弱化空间的实际使用功能。
1.3成果要求的变化
在题目设计伊始,由于教学过程中对模型表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强调模型的制作和表达,同学们形成了用模型思考建筑的作法。但是部分学生在用模型做设计时表达上有所偏差。在模型材料的选择上容易选择艳丽色彩的材料,不是对建筑本身而对非建筑因素进行细节加工,模型整体上缺少建筑的味道。最后图纸表达上由于模型照片较多,有不少同学采用了电脑排版,对基本功训练不足。在题目内容调整时,弱化了模型在图纸中的份量,手绘图纸和模型成果并重要求,对模型的制作、照片后期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图纸内容和深度上也提出具体要求,结合上一个题目的训练成果要求图纸中有较完整的空间表达,图纸表达训练达到一定水平。
2教学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空间设计题目教学改革已初显成效。该题目作业在2009和2012年全国建筑系学生作业评比中获得了优秀作业奖(图3)。通过题目训练,学生能力有较大提高。
2.1手绘表达能力
通过题目的整合,教学内容侧重明确,学生的图纸表达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这一方面表现在对最后建筑及室内空间的整体表达上;另一方面对于分析图的表达也有不断的提高。图4是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对维埃拉•卡斯特洛住宅的表达,采用钢笔线描的方式。图纸对建筑所处的环境表现清楚,对建筑的材质表达准确,较好地反映出建筑的特点。图5是该作业中对空间特点的分析。采用轴测图与人视点透视相结合的方式,较清楚地表达了建筑作品中室内空间的特点。
2.2建筑模型制作能力学生的模型制作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模型制作上,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所做模型的目的,各个阶段所做模型深度不同。建筑模型成为学生认识作品、分析作品和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学生较好地避免了对非建筑因素的重视,在材料选择上也有较正确的认识。图6是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学生所做的模型。模型采用剖切方式,清楚表达内部空间,并且配以家具和人物,反映建筑的空间尺度。图7是空间设计作业模型。该设计源于对流水别墅分析,模型清楚反映了设计意图。
2.3分析能力
由于强调了大师作品分析与空间设计的联系,通过大师作品的空间来演绎所设计的空间特点,因此学生比较注重大师作品的分析,较好地避免了完全从参考书上照搬分析图示,有一定创造性地表达分析内容,对空间设计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图9是大师作品分析作业中对安藤作品的分析。通过对比交通流线和心理感受,较好地分析了安藤对建筑空间处理的手法。图10是空间设计作业的分析。通过空间的形状、明暗和围合,分析了设计中的空间属性。
2.4空间能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空间设计在教学中较好地避免了前一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学生能主动关注空间本身的变化。在设计推敲中,空间成为设计的重要主线,并且辅以功能、人体尺度等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结语建筑初步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启蒙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围绕着建筑学的基础教育展开。近年来,各个学校对初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做了大胆的改革。我们也正在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建筑初步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建筑教学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者:潘明率 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