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教学手段陈旧”的困境,着力引入先进教学设备,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小黑板、投影仪、挂图”等三大件,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这三大件已经成为了往日黄花,以多媒体手段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成为了当今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新宠,其具有影音演示的生动效果,包含信息量巨大,是对传统教学设备的一次变革与升级。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将这些先进的手段设备作用发挥出来,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首先,教师要发挥好多媒体手段在增加语文课堂信息容量方面的作用,教材中单纯的文字难以表达出更多的信息,但是与教材内容中文字相对应的图片、视频等,却能够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让这一切变成了可能,加深教学内容理解方面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其次,多媒体手段能够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的高潮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的辅助,播放与教学情感、意境相一致的音乐,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朗读、默读中增强情感体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对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针对“教学环节受限”的困境,着力拓展教学前后环节,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活动简单地定位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忽略了课前、课后这一环节的作用,导致教学成效提升不快。笔者在教学中做到立足于课堂,放眼于课前、课后,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过程,有效促进了教学成效提升。首先,在教学中将教学环节向预习进行前延,向学生提出预习目标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相关内容,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尤其是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的自主性内容坚决放在课前进行,在课堂上只是进行简要的效果检测,将更多的时间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突破,使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至最大。另外,在课后环节,笔者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学习技巧的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将语文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点,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进行分阶段、分轮次的复习,花费最少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再比如,如何将语文学习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运用形象趣味记忆的方式在脑海中构建网格化知识建模,提高记忆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课前预习环节与课后巩固环节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联动,使课堂教学素质化程度大为提高,对于教学成效提升作用明显。
三、针对“教学过程枯燥”的困境,着力搭建自主互动平台,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还是以自己为主角,一走上讲台一直讲到下课,学生较少有参与的互动机会。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看似将全部知识点讲授完毕,实际上学生掌握和理解的效果非常有限,学生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以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原则,搭建了有效的自主互动平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明确一名品学兼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牵头人,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提出的教学重难点思考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在这样的平台里,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无法再通过直接听讲的方式获得答案,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同时,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提高这一教学模式的成效,笔者在学生自主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还进行难点提示,针对学生无法依靠自己独立完成的难点问题,在班级进行思维方式方向方面的点拨,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四、针对“教学考核欠缺”的困境,着力设置分层考核机制,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这一环节是教学改革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许多教师还是采取一张试卷考全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状态检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尤其是对于班级后半部分的学困生而言,这样的一刀切式要求会让他们长期处于低分和班级后列的位置,不但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对此,笔者针对这一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取AB卷的形式进行分类考核,对中等以上学生采取试卷难度和容量都较高的A卷进行考核,而对于班级后列的后进生而言,则单独设计了难度较低、侧重于基础知识的B卷,单独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困生群体的考核内容既符合他们的分层目标设置,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对满意的分数。语文教学中采取不同难度系数进行考核的方式,能够体现对语文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效。
五、针对“教学差距拉大”的困境,着力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科目的增加,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展差异性会更加明显。对于这样的状况,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在选择分层模式教学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这些学困生群体的学习与进步,在时间与精力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更多地对他们进行辅导,既要指出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同时也要进行学习技巧方法方面的指点,双管齐下,提高这一学习群体的学习成效。除了教师要利用好业余时间帮助学生补习之外,还要将这一成果放大,鼓励班级优秀生群体与学困生群体之间建成结对帮扶的对子,采取二帮一、三帮一的形式,帮助学生中的学困生群体,既要对他们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知识点进行回顾,拟定帮扶复习计划,结合新课程的学习,逐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补习以往语文学习中的欠缺环节,另一方面,优秀生还要借助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传授,实现共同进步。为了从制度上完善这一成果,教师还应当在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参与结对帮扶的优秀生倾斜,同时还可以组织学困生群体中同一层面的学生进行帮扶学习成效竞赛,以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六、针对“教学空间受限”的困境,着力开发课外活动资源,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将教学活动禁锢于课堂,已经成为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障碍。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在许多时候表现出制约性,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对课外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为切入点,对课堂教学成效进行深化,促进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课外活动资源,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如学校组织的五四纪念活动,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卫生突击月整理卫生活动等等,借助于这些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人和事,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积极开发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兴趣活动,如组织语文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组织演讲比赛、读后感展览、读书笔记展览,以及兴趣小组活动等,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同时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在课外针对性的辅助活动中得以弥补和完善。实践证明,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将各种有利于语文教学成效提升的资源整合起来,尤其是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意义重大。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但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痛定思痛,紧扣重点选准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改进,就能够迅速走出困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作者:潘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