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象鲜明
得意的心境加之华丽的辞藻,营造出的意象浓郁、鲜明,必然不会是平淡寂静。以下诗句都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眼中充满情绪的世界,比如:有女犹含羞,秋娘颜色娇欲语,后日相思,“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文采风流合倾慕、文采风流四座倾、新月撩人等。甚至于他都能把秋天写出风流的意思来: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着垂杨柳。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很多人看到秋天的萧瑟不免会有惆怅寂寥之感,所以悲秋的不仅仅是文人。早秋景象在李叔同眼中闲适、安宁、明净,全然是一个江南水乡女子的玲珑婉转,具有秋体清瘦、秋容娇羞、秋花清秀的特点。由春舞、春人、春花、春妆、春风、春阳组成的一副热闹、鲜艳、欢乐、莺歌燕舞、馨香的春景图是《春游曲》中描绘的景象: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华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还有别的诗作亦是如此,比如《春景》中春的动感强烈,意象突出,词中有画,色彩缤纷,艺术感非常浓郁。,诗人那时很喜欢、很关注的这些生动、美丽的佳景、佳意象、佳人,所以笔下的诗文意象也是这样。
2出家之后:清净庄严
李叔同在1918年旧历7月到杭州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这一年的9月在杭州灵隐寺,他受共49天的具足戒,此后就成为了一个“比丘”。《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这篇文章中,李叔同是这样陈述这段经历的:“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很喜欢的。我出家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像灵隐寺那么好!”在1918年秋、1922年夏李叔同之后还挂单灵隐寺。李叔同出家以后的活动局限于浙江、福建一带,后示寂于泉州,且仅限于佛教界。出家后他在有生之年,研律、著律、讲律、弘律。李叔同曾在《发愿文》中说:“愿以今生,尽此形寿,悉心竭诚,熟读穷研《南山书钞》,及《灵芝记》,精进不退,逝求贯通,编述《表记》,流传后代,冀以上报三宝深恩。”所以,之后词、诗、文作明显减少,李叔同大量写作从内容上分析,都与弘扬佛法、护持佛法有关,除了诗作还有在各处的推崇佛法的演讲、对有关光大佛学的研究著作等所作序跋题记、有关僧人的疏铭传记,以及佛学论述也是如此。李叔同将其所余精力,都集中放在了佛学上,对于这一点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其特点与出家前大相径庭。
2.1佛学意味浓厚
大量佛学词语在李叔同所写题赞、题偈、说偈中随处可见体现了这一点,在此不多说了。其次,如《印光李叔同文钞题赞》、《西冷华严塔写经题赞》、《竹园居士幼年书法题偈》等等的李叔同写作大多和弘扬佛法有关,还有很多大致相同的序跋题记。识律师、心灿禅师、法空禅师、本妙禅师还由弘一李叔同作传。
2.2行文恬淡庄严
此时李叔同也写作一些诗词,但风格与出家前有天壤之别,判若云泥。此时诗文完全不见那时的艳艳华彩,而是干净、谨严、清晰、准确。如《李卓吾像赞》:“由儒入释,悟彻禅机。清源毓秀,万古崔巍。”用词平淡,不事奢华。《净峰种菊临别口占》:“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行文通顺流畅,平实简易。《〈淡斋画册〉题偈》:“镜华水月,当体非真。如是妙观,可谓智人。”精妙而不取巧,干净而不淡漠,庄严而不呆板。李叔同还作《清凉歌五首》。
作者:肖菲 单位:长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