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非读不能采也”:图书采访中的读者本位意识
如果将图书采访比作图书馆系统工程的首道工序,那么读者对图书的借阅就犹如最后一道工序。图书采访与读者借阅这首尾两端本应“互照互省”,而不是孑然割裂。为了有效实现所购图书的应用价值,图书馆在图书采访这一肇始阶段就应树立以读者为本的采访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采访的目的性源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本质及读者需求,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制定采选政策不仅要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还要以本馆读者的信息需求为基础。”[6]换言之,图书采访要“走向”读者,考虑读者的接受需求。常言道,“书非借不能读也”,那么对于采访工作,则可以说“书非读不能采也”。当然,这里的“非读”不是指绝对意义上没有借阅需求的图书,而是指那些较少借阅或者距离本馆读者需求较远的图书资料。要将“死”的图书变成“活”的知识与信息,必须依靠读者。同理,如果要用有限的采访经费去最大化地满足读者需求,也必须重视读者。否则,不仅所采访的图书之价值难以实现,而且甚至连采访工作本身的价值和绩效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读者的借阅需求和接受理应成为图书采访中的根本要素。 毋容置疑,图书采访中的读者本位意识有助于构建一种基于读者需求的导向性或任务型图书采访模式。这也意味着图书采访理念和范式的转变:从以采访机构或采访人员为中心,转向以读者或读者需求为中心。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大都不注重读者意识,其重心往往置于“外访”,即对各类出版信息和渠道等的询访,而忽略了“内访”方面,即对读者的需求、借阅状况和接受反馈等情况的调查。这样一来,图书采购入库后便万事大吉,至于图书购进后的借阅情况如何,读者的接受和反应又如何,这些问题图书馆皆事不关己而高高挂起。此外,图书采访中读者的“在场”也意味着将读者及其需求纳入了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和建设之中。作为馆藏资源使用主体的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参与到了图书采访之中。 另需指出的是,在信息爆炸时代,读者本位意识在图书采访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众所周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猛发展,文献资料日新月异且良莠不齐,为图书采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既然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功能和对象始终不变,那么只有牢固树立读者本位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图书采访中“万变不离其宗”,永葆图书馆之服务本质。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面对海量信息的“图书长河”,图书采访到底应取哪“一瓢”而饮?唯一不变的衡量标准就是读者之需求。 此外,笔者建议图书馆构建一套彰显读者本位意识的图书采访考评体系,以解决图书采访的绩效问题。道理很简单,阅读与接受是实现作品价值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当藏书成为读者的阅读对象时,信息和知识才能流通并获得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换句话说,要将读者的借阅与接受作为采访工作业绩和成效的重要考核指标。这种评价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强化图书采访中的读者意识:惟有符合读者的需要,才可能获得最佳的采访工作效率。实际上,这种以读者为本的采访评价体系比较容易操作,只需待采购图书上架一段时间后,根据流通部门的相关借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便可得出大致结果。而且,在进行图书馆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图书馆还可以建立一个关于读者借阅信息的数据库,以此来评价图书采访的工作绩效。
2“需求的共性与个性”:图书采访中的读者期待视野
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活动虽看似随心所欲,难有规律可循,但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读者的期待视野至关重要。作品只有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才更容易激发读者的接受兴趣与共鸣。读者的期待视野主要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4]243。作为一种具有“先在性”的思维图式和格式塔心理结构,期待视野的形成是审美经验和主观想象长期累积的结果。 图书是审美的客体,而读者大众则是审美的主体。只有客体契合或接近主体的期待视野,才能对读者具有吸引力或“召唤力”,进而通过读者的广泛阅读实现其价值。如前所论,图书馆要树立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采访意识,要“走向”读者。这“走向”读者,就是“走向”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心理特点,也即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是利用中文连续出版物的主体,读者的状况不同,对中文连续出版物的利用也不尽相同”[5]。对图书馆来说,读者的期待视野具体表现为读者的阅读需求,含有共性和个性需求双重维度。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心理、审美习惯及阅读目的等皆彼此相异,这势必会形成读者的许多个性化需求。共性乃寓于个性之中,除了读者个性化需求之外,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共性需求。尤其是那些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时代背景的读者群体,其共性需求往往表现得更加明显。以高校图书馆的学生读者为例,虽然他们各有各的专业背景和阅读喜好,但一般都具有两类需求共性:一是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阅读需求;二是课外的素质拓展性阅读需求。正是读者需求的双重维度,构成了多元化馆藏资源建设的基本理据。具体到图书采访工作,图书馆应在尊重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力争求同存异,推行以共性需求为主、个性需求为辅的采访方式。这样做可以点面兼顾,“既见森林,也见树木”,能将读者的共性和个性需求有机统一起来。 既然读者期待视野如此重要且具有共性和个性特点,那么图书采访中首先要准确把握读者的需求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然而,对读者需求的调查往往异常复杂和繁琐。高校图书馆一般面对三大类读者群体,即学生读者、教师读者和校外社会读者,其中尤以前两类读者为主。读者阅读需求的调查应包含以下3个主要步骤:第一步,采用普查与抽样相结合、分学科和分群体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借助调查问卷以及流通部门的图书借阅类别和借阅频率等数据,分别就各读者群体在专业知识类图书和素质拓展类图书方面的共性与个性需求,进行广泛摸底;第二步为统计分析,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注重从差异中寻找共性,因为不同读者群体或不同学科背景的读者,在他们的个性需求中,往往会存在交叉或相近的一面,然后再从各群体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中分析得出全校读者的需求特点;第三步是需求情况的整合,根据馆藏现状、采访经费、教学与科研需要及图书的可获得性信息等,初步设定优先采购顺序和比例,并提出某一时段的采访实施意向和计划。一般而言,这种读者需求调查的“三部曲”,可以每学年进行一次。此外,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将每次的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录入并建立相关借阅需求数据库。 最后要特别指出,图书采访要尊重读者的期待视野,但这并不等于对读者需求的一味盲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心理本身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可塑性,尤其对那些主要面向青少年读者或学生读者的图书馆来说,这一点绝不可忽视。青少年或学生的心智发展、审美取向和阅读体验尚不够成熟,他们的某些个性化需求有时不切实际,甚至还可能含有消极或不正确的因素。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采访工作不仅不能盲从,而且还要有意识地购进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文献,吸引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引导他们期待视野的合理形成和健康发展,这也是图书馆应承担的教育和服务职责。如此一来,采访工作就从单纯的图书采购及读者需求的契合,逐渐走向了更高层次上的引导、修正和重塑读者的接受心理与期待视野,可谓功莫大焉!
3“调谐与融合”:图书采访中的视野融合
“文献采访是由客体、主体、中介组成的统一体。客体是各种各样的文献,各种各样文献的拥有者;主体是图书馆、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图书馆读者的需要;中介就是图书馆文献采访人员,他们连接客体与主体,使客体与主体统一”[2]1。图书采访涉及到文献提供者、采访者和读者三方,其间采访者是联系文献提供者和读者的桥梁与中介。如前所论,读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和阅读需求,而文献提供者也有其期待视野以及销售目标和利润等需求。同样,采访者也有自己的期待视野以及相关采访计划和经费使用等限制。文献提供者、采访者与读者皆各怀想法,他们的需求经常并不一致,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图书采访中,采访者应充分发挥其作为中介者和调和者的作用,努力缩小各方视野间的差距,寻求相互了解与共识。如果想让文献提供者、采访者和读者的视野完全“合一”,不免太过理想化,但要达到视野的调谐与融合却是实际可行的,否则采访工作便无法成功实施。 在接受美学看来,视野融合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理解和接受的必要条件,因为意义乃源于文本和诠释者视野的融合。正如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曾将理解看作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3]408和视野融合过程,“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3]416。当然,伽达默尔主要关注的是其哲学诠释学中意义的理解与视野融合问题。具体到图书采访,也可以说图书采访的实现过程就是视野融合的过程,即文献提供者、采访者和读者各方相互了解,以寻求不同需求间的交叉点和共性点的过程。 图书采访中,视野融合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方法论意义和内涵。如果说图书采访的读者本位意识是基础,满足读者期待视野是目的,那么如何达到多方的视野融合则是方法与手段。视野的调谐与融合是成功实施采访工作的必由路径和前提条件。在视野融合的具体操作中,图书采访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外访”和“内访”相结合图书采访的“外访”渠道主要包括出版目录、征订指南、书刊展销及询洽出版经销商等。通过“外访”,图书采访者可以准确把握相关图情信息及图书提供者的需求。此外,图书采访者还应注重“内访”,了解本馆读者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图书采访者只有将“外访”和“内访”相结合,才能在全面了解文献提供者和读者各方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他们期待视野上的异同,为视野的调谐与融合奠定基础。 (2)善于角色间的换位思考图书采访者首先应善于在自己与读者间换位思考,想读者之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和主观臆断。图书采访者要根据读者的视野来不断修正和调整自我审美心理,缩小自己与读者的视野偏差或距离,成为读者需求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图书采访者在寻求文献提供者与读者间的视野融合,毋宁说是在寻求自己与文献提供者间的视野融合。其次,图书采访者还要善于在自己与文献提供者间换位思考,充分了解和尊重文献提供者的诉求。当然,尊重文献提供者的需求应在读者视野所设定的参数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图书采访者要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来调和文献提供者的视野,因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始终应是排在第一位的。 (3)倡导科学的采访理念科学的采访观旨在突出本馆的读者需求和馆藏特色、各方期待视野的对立统一及采访模式的优化。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图书采访中的视野融合往往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或多方的对立不是永恒的,而是动态且可以转换和协调的。因此,采访者既要看到读者与文献提供者间视野差异或矛盾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两者相互依赖和可统一的一面。在实践中,图书采访者不仅要避免“一刀切”或“一揽子”式的采访方式,也要克服贪大求全,只注重馆藏数量而不注重文献使用的思想;应该在强调“用”的基础上重“藏”,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此外,科学的采访理念还需有制度的保障,所以必须建立符合本馆实际的采访工作规范、馆藏文献质量评价体系及读者信息反馈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强化图书采访者自身的综合业务和素质修养图书采访是一门杂学,涉及许多综合性和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图书采访者不仅要熟悉文献采访学专门知识以及不同类别或学科相关文献的基本常识,而且还要具有学科馆员的专业认知能力、文献询查和采购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等。特别是在视野调谐与融合过程中,图书采访者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美学修养。此外,图书采访者的自身素质和修养也应与时俱进。在图书采访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现实语境下,图书采访者还要不断学习自动化办公和信息技术,以把握图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变化趋势。
4结语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主要专注于文学作品接受中读者的主体地位与能动作用。而读者也正是图书馆建设的中心和关键因素。接受美学所提出的读者意识、期待视野及视野融合,为图书采访带来了深刻启示。作为馆藏建设的核心和服务读者的基石,图书采访需将读者意识纳入其间,树立以读者为本的采访理念和馆藏建设思想。图书采访者不仅要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调查分析全面把握读者的共性与个性诉求,而且还要在采访实践中积极协调文献提供者、采访者自己及读者间的视野差异,寻求视野融合与多方共赢。只有以读者的期待视野为采访工作的参照和评价体系,构建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采访模式,才能确保采访工作及馆藏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燕冰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