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新时期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出现的问题,分析失范的原因,根据青年教师的身心特点,探寻适合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的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培养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遵循和践行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的总和。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示范性强、自觉性高、影响广等特点,这也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的特殊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显著提高,相反,一系列道德问题逐渐显现。青年教师处于年龄的黄金阶段,身体强健,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创造能力强,是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在整个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就成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信息日益多元化,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中,师德教育引导的滞后性,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一)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薄弱。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反映与认识,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实践动力的内化等。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形成道德观念,并通过自身道德行为的具体实践培养道德判断能力,直至把这些感性认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并在日常的教育当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当下,一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他们不热爱工作,对工作有倦怠感,课堂上不关心学生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课后不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一心只想赚钱谋利。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道德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关系到能否区分真正道德上的善恶美丑,能否对道德行为作出正确评价,否则,就难以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而改变学生错误的道德观念[1]。因此,强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就需要进一步内化职业道德认识,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二)部分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薄弱。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从业者应该对这一职业的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信念有清晰的认识,并逐渐使教师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对教师而言,责任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有了责任心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有了责任心才能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能拥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能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然而,青年教师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青年教师下了课就迅速离开教室,根本没有责任意识,不去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有些青年教师在课余时间办补习班,正常的课堂却草草了事,讲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稍难的知识放到自己办的补习班上讲,这就造成班里学生必须报名参加补习班,不报补习班学习就跟不上的怪现象;还有的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做生意,一心盘算着怎么赢利,上课则有口无心、照本宣科,甚至直接念讲稿。
(三)部分青年教师合作意识淡薄。青年教师大部分为80后,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但是,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它需要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的育人意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有意识地维护教师群体的威信,特别是在学生中的威信。当前有一些青年教师合作意识淡薄,工作中只考虑个人得失,不关心集体,不主动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殊不知,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寻找合作对象,努力培养分工合作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促进整个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部分青年教师奉献意识淡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并在一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为教育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教师的奉献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信念、态度、决心和行动,为了学生的利益,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学生。奉献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代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然而,当前部分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薄弱,他们只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时时刻刻想到的是个人的蝇头小利。教育本来就是一条清苦的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升华灵魂,实现自我价值。
二、青年教师道德人格水平下滑的原因
(一)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为80后,他们成长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打开了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得以改善,另一方面,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给我们的思想文化带来新的挑战。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以鲜明的态度和有效的策略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但在局部范围内,这种思想仍然对我们教师的道德状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和行为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
(二)个人物欲主义的膨胀。“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极端个人物欲的膨胀。部分青年教师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于是,为了追逐个人利益做出不道德或者不理智的举动。诚然,部分青年教师个人物欲的膨胀与教师工资长期较低有关,但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不当也是部分青年教师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学校的管理者长期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对教师进行金钱奖励,这种奖励手段“实际上是在引导教师将自己的工作价值取向向着纯商品化的价值取向转化”[4]。正如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富翁被困洪水之中,眼看就要被洪水卷走,一渔夫前去营救。在富翁的加价声中,渔夫的船速不快反慢,富翁最终葬送在湍急的洪水中。
(三)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放松。道德建设力度不够,这是造成我国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因素之一。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队伍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会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四)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稍显滞后,这也是当下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强制力无从体现,直接导致了对教师的行为缺乏约束力,加上依靠社会舆论的导向问题和传统道德思想的逐渐消失,所以部分青年教师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实现不仅需要道德规范的力量,更需要职业规章制度强有力的保障。
三、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撑之一。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要特别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要特别重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要具备学高身正的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感[5]。
(一)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督。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必须要有各方面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度完善,培养和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纪可纲。1.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激励制度。目前,教师激励制度存在手段单一的弊端,主要采用物质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教师不仅仅对物质有所求,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需求希望得到满足。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政府、学校要积极地完善各种激励制度,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培养教师的自我激励意识,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2.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既复杂又漫长的工程,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和学校升学率最终会导致教育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国家应改革目前单一、机械的教育评价制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6]。另外,学生评教评学活动也是教育评价机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健全学生评教评学的制度,通过学生意见间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3.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随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有没有职业道德,教师师德的高低已经不单是一个德行问题,其中还包含着相当的法制成分。我们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制定相关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可以成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教师职业道德的检查评估和组织落实工作,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监督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监督,督促教师完善道德修养,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处。
(二)注重信息媒体对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导向作用。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热点话题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大众对各类社会事件愈发敏感。尤其在教育界,每个令人寒心的道德失范事件的曝光都会引起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质疑。“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7]。大众传媒对教师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师道德建设的成败,管理部门应加强规范社会舆论和对信息媒介的正确导向,加强宣传主旋律,注意正面信息的引导,这对建设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有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应当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媒体的导向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人格塑造活动,树立师德典范,营造重先学优的氛围。
(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师德传统。我国是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传承中凝结出了璀璨生辉的师德传统,在这些优秀品质的引领下,民族文化薪火相传、欣欣向荣。孔子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是强调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了“德”的重要性。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利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这些丰厚的思想理论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统道德教育,也是培养青年教师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8]。
(四)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青年教师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健康的心理有可能成为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土壤。一名教师的心理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扭曲正确的道德精神价值,对学生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9],作为教师,应当性格和善、积极向上、平等公义,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良好影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起到榜样作用。反之,一些教师的消沉自卑、喜怒无常、郁闷焦躁等负性心理特征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留意教师的心理变化,及时排除心理上暂时出现问题的教师心中的疑虑,出现心理问题的工作者也应当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觉悟,或者积极请求外界的帮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力量源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人格塑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
参考文献:
[1]王帅.“80后”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杜光强.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厘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涂兵,余志伦.教理不当是教师不良物欲的重要成因[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5]曾艳.论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塑造[J].怀化学院学报,2003,(6).
[6]孙杰远.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特征与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
[7]邢贲思.科学发展观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何承荣.经济全球化对教师道德人格的冲击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3).
[9]汪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作者:王雄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组织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