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疗效评定
①切口感染率;②患者的满意度:制作护理质量调查评价表,评价主要有态度、心理支持、关爱度、健康教育、主动性等内容。1.4统计学处理:所有的数据统计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2],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进行数据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数据间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切口感染情况
2009年34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012年手术患者395例出现切口感染3例,观察组的感染率为0.76%,两组相比,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7.2±1.4)分,对照组为(90.31±1.9)分,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手术后若切口发生感染,则会对患者的身体恢复造成很大影响,切口感染可能会造成切口裂开、切口疝、全身产生炎性反应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3],而手术室的管理对切口的感染率有直接影响。本研究中在观察组实施了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制订预防管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与以往单纯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的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总结观察组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1对患者的管理
术前护士应注意了解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患者的皮肤是否完好,有无损伤等。有损伤的则应考虑对损伤部位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手术,有留置引流管接引流瓶的患者,手术当日入手术室前进行伤口敷料及引流瓶的更换,以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对于存在基础病的患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应做好心率测试准备或者将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后方可进行手术。
3.2对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设立专门的感染监督小组,以监督科室的日常工作,包括检查医护人员在手术室的着装是否符合标准。严格落实每一项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的规范性。定时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加强基本功训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每个手术间准备手部消毒液,护士在进行输液、导尿、器械准备等工作时应做好手的消毒工作,麻醉师在进行麻醉时也应进行手部消毒工作[4]。
3.3对手术间进行严格管理
手术间应保持相对的密闭性,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手术时人员出入的次数。在固定的手术间仅放置必需的物件,如麻醉剂、电刀等设备,其他物品应定量定位放置好,并在手术前对其严格的检查,及时补充基数。手术中严禁打开通向外走廊的门,保持手术间内空气的洁净。本文来自于《吉林吉林医学杂志简介详见
3.4手术操作过程中新增的预防性措施
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在手术操作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方面新增了以下内容:①结核性脓胸手术关胸前,先使用碘伏(浓度为0.1%)冲洗胸腔,再使用外用的无菌NaCl溶液(37℃)反复冲洗胸腔;②当手术缝至皮下时,为减少切口的感染率,使用无菌NaCl溶液对伤口进行冲洗;③于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当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可再追加1次,使患者体内抗生素的浓度维持在有效水平;④封闭式纱布填塞法应用普胸术中胸腔广泛渗血,以往渗血区用长纱条压迫止血将其末端外置,外置处有大量渗液、渗血,增加伤口和胸腔感染的几率,现采用封闭式将纱条的末端包埋皮下并固定好,仅留标志丝线,可有效预防伤口开裂,降低胸腔和伤口的感染率[5]。⑤无菌器械台加铺一层防水保护巾。⑥使用3M含碘抗菌手术薄膜及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减少切口感染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制度,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并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及预防对策值得推广。
作者:胡丽珍 徐宁 郑意梅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