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论文

一、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图书资料的管理理念的转变。图书资料的收藏及保管是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重点,而读者或用户的实际知识需求并不占据太大分量。网络信息时代条件下,这种传统方式显露出了种种弊端。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方面,就是采购经费的限制经常导致图书资料在资源和内容的丰富程度上乏善可陈,难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知识需求,现有的服务理念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服务方式,与网络时代下的主动推送服务需求格格不入。另外则是传统图书馆对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忽视,管理和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普遍缺乏信息技术知识技能,都是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及其管理的具体实施所面临的瓶颈所在。

其次,是图书资料存储与阅读方式的转变。知识的记录方式与载体随信息技术大潮席卷图书资料领域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图书资料的数字化使得海量的图书信息能够贮存于小型储存设备,在体积和重量上都极为轻便。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的图书资料,需要电子设备和特定的应用软件才能进行阅读,其中包含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支持超文本链接,大大提升了信息量的丰富程度。因此,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及其更新所需的大量投资,电子出版物知识产权的购买、保护及其长期保存,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等等,都是图书馆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图书资料检索途径与借阅方式的转变。图书资料信息化以后,只需在网络终端上输入图书名称或关键词,点击检索,网络服务器就会定位书籍所在位置,读者即可轻松找到所需图书。电子图书等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就更为便捷,只需点击相关链接即可在终端上打开或下载相关电子资源的内容。网络平台带来的快捷查找与阅读功能,大大提高了资料检索和利用效率。基于此,图书的预约、借阅和续借则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记录着个人信息的条形码借阅证则是读者进行网上借阅的凭证。这样一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财力成本的配套措施,则需要相关的软硬件条件和网络技术作为基础前提,这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二、网络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读者需求趋势发生变化。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看,图书馆在信息获取、加工、组织、传输、利用中,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产生制约,进而要求采用现代理念对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进行调整。当今世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各种信息资源层出不穷,人们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而繁杂,其中不乏大量无效和虚假信息,而现有的网络数据挖掘功能在精确性上仍不十分完善,广大读者特别是科研人员的信息检索对图书馆专业人员辅助检索和针对性服务的需求迫切。这无疑给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根据读者对知识信息需求的相关特点,加强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以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知识服务效率。

2)图书资料知识服务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知识服务的热度随之升温。作为知识信息中枢的图书馆,在这样的情况下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迅疾的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面对信息化大潮带来的新环境,图书馆学界应该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促进知识服务的开发与更新,促进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与时俱进,更好地提供快捷方便、丰富多元的知识服务,服务于广大读者。在图书馆自身信息化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后,继而开展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平台建设,实现综合化知识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愿景。

三、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的措施

(一)建立标准的图书资料数据库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信息需求,图书馆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图书资料信息化,重视文献载体信息化建设,建立和维护好标准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和数字资源体系,为读者充分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便利的途径。

1)不断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是进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现代信息技术是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图书资料、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三者在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一不可,不但要持续购买、引进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更要重视自身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提升和建设,确保图书资源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的开展与利用,充分实现信息的整合与重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各个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

2)建立完善的图书资料数据库与资源体系是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完善的图书资料数据库与资源体系,是做好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加大信息化图书资料数据建构平台,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和资源体系,需要图书馆以读者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传统图书资料整理编排,建立起联机检索的计算机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并保持数据处于最新化动态中,将知识资源进行专门的整理、规划和精细化处理,提升图书资料数据库和资源体系的更新效率。还需要对数据库按照科研成果、艺术文学类、专业课题等进行详细分类,分别设置成不同的板块,尽量满足读者能够快捷的找到自己的不同需求馆藏资源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以满足读者或多元化或专业化的查询以及浏览需求。在建设标准数据库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图书资料资源的搜集与共享,不断发掘和整合既有知识资源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文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完备的数字资源体系是发挥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有了完备的数字资源,才能借助网络环境和终端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传输和共享。

3)加强图书馆际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资料信息化避免重复建设的关键所在。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时,应加强各地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统一信息管理和语言检索等系统上的标准规范,共同建设知识资源共享机制与平台,避免重复建设以及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实现图书馆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既有知识资源的最大效用以服务好广大读者。

(二)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

图书馆汇聚了丰富的专业文献资源,按专业对图书资料等既有知识资源进行分类和数字化,加强信息服务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综合性优势,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的知识资源,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收集并综合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为读者选择链接优秀的教学和学术网站进行超级链接,科学地鉴别和筛选对各个学科或行业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和前沿信息,并编制成针对性很强的专题索引和数据库等及时公布在信息栏中,通过网络共享平台输送信息给读者,提供周到而细致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与此同时,针对服务需求的反馈与建议的梳理和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知识服务。终上所述,不断扩大图书馆的视野和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方式,提供全面周致的高质量知识服务,对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而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人员是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全面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对于新晋人员的招聘,图书馆应该加强对于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为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和专业的知识储备。其次,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型培训与拓展训练,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内容为主,更新他们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补充信息资料管理基本知识、管理法律法规及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特别是数字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的再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其科学性,使全体员工担当起图书资料信息化的积极参与者、管理者和向导角色,从而为更好的服务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以及读者服务奠定人才基础。

四、结语

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信息革命给图书馆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图书馆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其定位和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图书馆馆藏的知识资源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作为信息和知识的收藏与服务中心,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为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视野和最佳契机,网络时代下信息和知识资源共享有了质的飞跃,图书馆也可以因此受益,发生质的变化。就此而言,图书馆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有利因素,开展馆际全面合作,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转向协调、合作与共享,实现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图书资料数据库;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服务工作得到不断地深化;多方合作以求必要的硬件和技术支持,以高新技术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实现对知识资源的超时空、无障碍传播,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以满足读者需求。

作者:谢丽萍 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图书馆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93101.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案例分析 村镇银行


    上一篇:技工院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与维护
    下一篇:科技管理系统的安全防范技术探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