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教育教学中的赏识艺术

一、赏识要真心

首先,教师要站在尊重生命的高度,来看待每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善待学生的错误和失败。教师还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正确的发展就好。这样,教师在学生中就不会做生硬的比较,不会给他们贴标签,不把他们当比拼成绩的工具,也就是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面对学生心中充满对鲜活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赏识他们就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其次,赏识要发自肺腑。从心理学上来讲,影响交往效果的因素中,交往者的态度占有较大的比重。它影响信息接收者的信服程度和理解程度,并且态度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是否真诚会为你的赞赏增效或减效。让你的每一个眼神都充满爱,让你的每一句话满含真情,让你的每个动作都带着力量,让你的赞美成为照在学生心灵上的阳光,这是赏识的基础、教育的基石。

二、赏识要适当

赏识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次数。过于频繁,学生会习以为常,产生心理感受的适应,接受正面信息的敏感度会逐渐降低,甚至对教师的赞赏失去感觉。也可能造成被赏识者的自我认识偏差,自满自大,产生膨胀现象,这只能说是适得其反了。相反,赏识的次数太少,前一次的激励效应和后面没有很好的承接,则赏识的效果只能显现一时,无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赏识的频率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在行为习惯或思想意识形成的初期频繁一些;在学生遭遇挫折、失败的关键时刻,在学生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中,在取得进步或成绩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赞赏。个体不同,赏识频率就不同,同样取得不错的成绩,学优生要少表扬,学困生则要多表扬。这就是因人而异,或者说因需而异。

三、赏识要恰当

赏识要和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成绩大小相当。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应该这样,因为随着年龄一起长起来的还有学生的知识、认知判断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受到的赏识与表现相比过于夸大,学生会生出“老师敷衍我”“老师真虚伪”或“我这样就可以”等消极想法。试想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从不做卫生,一次大扫除中破天荒擦了擦黑板,如若教师当着全班同学赞扬他如何如何爱劳动,会是怎样的效果?如果教师欣慰地看着他夸赞:“今天的黑板真干净。”同样会触动到他,同时也避免了言过其实。当然,过于轻描淡写的赏识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内在动力就会减少。真正做到恰如其分的表扬是不容易的,需要教师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智慧。要做到恰当,教师还应注意抓住本质来赏识。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四年级学生经常和同学打架,一天在校内竟和一个高出他半头的五年级学生打起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这时候要表扬他勇敢、胆大就是个笑话,更是个悲哀,但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说教也不会起多大作用。这时,新来的班主任教师耐心询问为什么打架。他讲道:“他(五年级学生)欺负一二年级的小同学,气不过。”这时班主任真诚地看着他,说:“你真是个有正义感的孩子!”孩子眼睛一亮,低着的头也抬了起来,之后的“遇事不莽撞,有比打架更好的解决方法”的教育就顺理成章了。自此之后,这孩子非但不再打架,还成了班主任的好助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教师的,无疑“有正义感”的赞赏触动了他的自尊,达成了他的自我赏识。再如,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成绩,不能只夸成绩好,更不能只讲“真聪明”,要找到成绩背后的虚心、专注、坚持、刻苦、自信等习惯和品质性的东西好好赞赏。赏识就是要透过事情表面和结果寻找根源,抓住本质性,这样赏出来的学生会关注过程,关注成长,而非结果,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赏识教育是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的过程,一个不断地给予学生正面评价的过程,一个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体验生命成长幸福的过程,持之以恒,方有长效。

作者:蔡永芬 单位:河北省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教育教学中的赏识艺术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89332.html

    相关专题: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法学杂志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学校发展音乐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