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化,我国旅游行业在此背景下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紧密。旅游行业的不断完善,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旅客。但由于外国游客的思维方式、文化内涵都与我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旅游英语翻译专业的需要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对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下的旅游英语翻译进行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旅游英语
我国涉外旅游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其从业工作人员而言,并不只是单纯地为外国旅客提供旅游翻译工作,而是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跨文化交际人才需要对异国文化、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用到旅游英语翻译当中。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其人才的跨文化意识,要让其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消除中外文化差异所形成的障碍。
一、旅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对于旅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而言,需要其具备非常深厚的英语功底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涉外旅游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外游客。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旅游行业呈现出了多元文化的局面。此外,旅游行业的发展在多元需求及多元文化的促进作用下,已经逐步从单纯观光旅游向着综合性旅游发展,其旅游项目包含了观光、探险、考察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从当前的旅游活动进行分析,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对风土人情的体验式旅游活动。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所传播的旅游信息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为旅游客源地在我国各个地区分布,旅游者的文化层次与背景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大众化旅游主导地位的日益提升下,旅游英语从业工作人员日后必然会接触到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国家的旅游者,这样跨文化交流自然越发增多。所以,加强旅游英语从业者和旅游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我国当前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普遍低下的原因在于如下几方面:(1)首先,教育理念所存在的问题。当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度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自身的本性,在教学中并未有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烈的意识。(2)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课堂模式过于传统,很难强化学生灵活利用自身英语能力来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文化陶冶的不足。学习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知识,也需要培养他们综合素养,如人文素养、国际文化素养等等。(4)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各大高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并未有专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5)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缺少涉外实践活动,也是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偏低的原因
1.学生的原因。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错误的想法,那就是我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考试与升学。因此,在文化知识学习中只是想要怎样提高学习成绩,并没有对所学习的语言深入研究,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并不重视学习英语语言文化,造成交际能力很低。2.教师的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师在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中有误区,教师们都认为语言知识比文化知识要重要很多。所以,很多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着重讲解一些语言知识,并不是很重视跨文化交流,这样就导致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平台能够感受西方文化。3.中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1)词汇的区别。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就接触了词汇,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词汇。学习过英语知识的学习都知道英语中很多词汇与中文中的很多词汇有区别,有的连意思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见文化差异确实很大。(2)交际习惯与行为方式存在的差异。一个人的言行与他所接受的教育背景有关。若是教育背景存在差异,则人们的行为表达方式自然有所不同。如中国人见到亲戚朋友,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了吗?”其实它的含义并不是问亲戚朋友是否吃饭了没有,它与英语中的“Hi”含义差不多。但英语中的Haveyoueatenyet才是问对方吃饭了没有,因此,若是在英国人打招呼时说到“Haveyouhadyourlunch”,对方会认为我们想要请他们吃饭,出现了误解意思的现象。(3)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地理环境与发展历史的影响下,各个国家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与我国的肯定有所不同。对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跨文化教育交流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就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交流文化,之后做出正确的预测。如在我国,集体主义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国一直倡导的精神。在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出现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选择集体主义。但在美国,一切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主这是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可见,各国人民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差异。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背景下的旅游英语翻译
1.科学设置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在改革课程过程中,文化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设置课程中,文化的影响越发加深,文化研究已是改革课程与设置课程不能忽略的知识基础。设置课程与培养结果是有密切关系的,唯有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才能达到预期的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想要达到预期的专业培养目标,就必须要合理地设置课程。旅游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英语能力与其他各个国家的人们进行顺利交流。但怎样强化旅游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并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这是我国各大高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够完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并掌握学习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任课教师既需要着重讲解教材,也需要在设置课程中融入实践教学,在使用情景式课堂教学方法后,将跨文化交际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所以,在设置课程中,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旅游英语专业应设置一些有关于跨文化交际课程,并以实践教学为辅,通过采用课堂讲解和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各国文化有所感受和了解。2.翻译过程中遵循跨文化移植原则。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要体现出更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需要以跨文化移植的形式来加大对国外游客的兴趣。让其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翻译者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人、事、物以西方文化中相关元素进行对应,让其能够更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比如在介绍浙江省天台永宁村的济公纪念馆时,要将济公在穷苦人民心中的地位与西方文化中的某一个人物进行对比。可以将其的“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翻译成为:“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serichandhelpedthepoor.”通过这个翻译,将济公比拟为西方人心目中的罗宾汉,让国外旅客很容易就能够了解到济公在中国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济公的尊崇。对于一些其他类型的翻译,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比如在对孔子进行翻译时,可以将其与西方人较为熟悉的亚里士多德进行对比。再比如,可以将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与莎士比亚所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相提并论等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文化移植的策略,让国外游客能够在心目中与其所熟知的西方文化形成联结,更容易让其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3.音译与意译翻译策略的结合运用。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通过音译与音译的形式进行,可以提升跨文化交际的顺畅性。例如在给国外游客介绍天安门以及八达岭长城时,可以通过音译的翻译策略来进行,将其翻译为Tian’amenSquare及BadailingGreatWall。通过这样直接的音译,可以让国外旅客能够直接对我国的地域文化信息有一个了解,增强了我国旅游景点对国外旅客的吸引力。此外,还可以采用“音译+意译”的翻译策略,让外国游客能够在旅游中学习到中文的发音,也有利于他们对相应景点的了解,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例如,有的导游在翻译海南“天涯海角”的景点时,就直接以中文的发音来进行翻译:TianYAHaiJiao,然后加以注释翻译theendoftheearthandtheedgeofthesea。这种翻译策略被应用于许多的著名景点中,可以调动国外游客的情绪,让其对翻译的意义进行生动有趣的联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在旅游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素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习文化知识有效融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唯有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切实地推动语言文化的学习。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高校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完善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国国际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晶辉.从文化语境观分析旅游英语翻译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2]于江龙.论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4).
[3]张留占.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
[4]王.国学知识渗入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国.旅游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税收经济期刊12,(3).
[6]曾嵘.新疆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本土化”初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作者:李侠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相关专题:陕西商会 税收征管规范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