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易发性与高发性特质。高校如不能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监测、分析以及科学应对,将使高校网络舆情汹涌发展,进而形成舆论。以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网络舆情内在关联性解读为切入点,依托此内在关联性的分析探讨高校网络舆情耗散结构演进路径,并据此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即资源性保障机制构建、动因性应对机制构建以及进路性导引机制构建,以期为政治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范式。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耗散结构理论;机制构建
信息时代场域下,公众可以多维度获取信息,进而据此实现价值判断与行为抉择。面对现今各类“信息丛”的纷至沓来,公众难以对自身真正所亟需的价值进行合理遴选,原因在于,受现今时代信息急剧扩容的影响,价值已经消解于信息丛林之中。受不同价值彼此之间持续的激荡冲突干扰,同时受互联网时代价值评判准则纷繁无序的影响,故而极易使作为主要网络受众群体的高校学生出现价值抉择失当的情形。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终结了以往价值评判的统一范式,取而代之以价值评判的多样化准据,网络介质为此种价值观提供了最适宜其生长的栖息地。基于此种情形,高校如若不能给予高校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则将造成其价值观同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产生割裂与对立。因此,国内高校应当藉由效度化的网络舆情应对措施的实施,对由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加以即时性的疏导、干预与化解。
一、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网络舆情内在关联性解读
耗散结构理论乃是研究客观世界在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对称性问题与方向性问题,此种理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与思维路径。高校网络舆情表现为阈限性、突发性以及扩散性特质,因而可以说,藉由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能够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内在运行机理的解构,从而为现今国内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供有益的应对范式。
(一)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的概念,最初由普利高津创设提出,是指对处于平衡态之外的复杂系统,在外部传入的能量流的维系状态下,藉由系统的自我组织生成系统内在的有序结构。也就是说,在保持自身开放性的前提之下,复杂系统能够藉由对称性破缺实现由系统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化。在普利高津提出这一概念后,以其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立足于这一概念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并由普利高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会议上提出。作为耗散结构理论而言,其理论内涵表现为分析系统对于自身稳定性维系模式的理论。该理论认同任何事物的生成乃是偶然因素同必然因素的内外部叠加效用形成,系统对演化路径的遴选表现为随机性与偶然性,当系统遴选确定特定演化路径后,必然诱发其产生渐变式量变。迄今为止,耗散结构理论的域外应用涵盖了城市管理、交通系统设计、人口模型、市场模型、群体动力学以及生态经济系统模型等方面。国内研究者将该理论应用于经济学、工业、教育结构、人才系统发展以及人类学等领域。
(二)高校网络舆情释义
信息时代场域下,互联网技术受众群体益发增多,其中尤以高校学生受众群体为最。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传递过程,同时亦是互联网受众对信息的消费过程,因而在互联网信息传递过程当中极易因社会突发事件对受众群体的快速传递,使受众群体形成对信息内容的即时性聚焦,从而引发事件的持续发酵,此即通常所谓的网络舆情。而高校网络舆情同一般的网络舆情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尽管二者在内涵方面表现出重合性与同质性,然而高校网络舆情的指涉对象群体较一般的网络舆情指涉对象群体相对较窄,即高校网络舆情表现为高校的教职人员与学生对互联网所传播的、引发其关注和参与的各类社会事件进行意见与情绪表达的总和概念[1]。从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看,其涵盖了舆情本体、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载体、以及舆情激体五个要素。舆情本体是指网络舆情自身,通常表现为高校师生的态度、意见以及观点;舆情主体是指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其中又尤以对互联网技术接纳最为全面的高校学生为主要力量;舆情客体是指网络舆情所指涉的对象,涵盖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等;舆情载体乃是指网络舆情的传播介质,具体表现为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舆情激体则是指使网络舆情形成对受众聚焦的诱发要素。
(三)耗散结构理论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在关联性
根据普利高津的观点,耗散结构兼具四大特质,分别为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以及涨落性。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质及其表现加以审视能够发现,其同耗散结构的特质实现了谙合。首先,开放性特质表现为高校网络舆情藉由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受众群体的影响与覆盖。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介质的开放特质使高校教职员工与学生能够藉由其真实意思表示介入和参与其中,而不受其外部社会角色的限制。其次,非平衡性特质表现为舆情主体在激体要素的驱动作用下,主动参与到舆情表意之中,从而藉由舆情主体在参与过程中所凸显出的不同效用,使舆情的发展呈现出非稳定性态势。同时,在舆情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均势将被打破,其中的主导性意见将实现对其他意见的吸纳、覆盖,进而使舆情意见呈现出统一性态势。在此节点来临之际,如若相关方给予的反应契合了舆情诉求,则将使舆情影响渐次消解[2];反之,则会因反应同诉求背离引发新一轮舆情的到来。再次,非线性特质表现为舆情发展过程中惯常出现骨牌效应,即由单独节点触发舆情,具体表现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各组成要素间的博弈过程,实质上实现对了舆情发展的构成要素间无意识协同推动,进而藉此形成外部输出力量,使问题得以解决。最后,涨落特质表现为舆情的发展并非稳定演进态势,而是随着舆情主体间的博弈促成舆情发展的涨落与波动[3]。
二、高校网络舆情耗散结构演进路径
基于对现时代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的特质加以审视能够发现,其演进过程同耗散结构的演进脉络具有高度相似性。耗散结构的演进脉络表现为系统和外界之间持续实现能量的交互传递,从而藉此促成此开放性系统内的组成要素实现变化,随之产生临界点,当临界点被突破之后,则带动系统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4]。而作为高校舆情而言,亦是在同外界的信息交互传递过程当中,促成舆情观点以及走向生成变化,当舆情中的情绪积累到特定峰值时,则直接导致群体事件的产生,进而使得舆情所指向的客体对象必须藉由一定的措施对舆情给予回应,如若舆情所表达的诉求得以满足,则舆情将最终消弭于无形[5]。
(一)耗散结构的演进脉络
耗散结构发生演变的先决性条件乃是开放性系统的存在,此系统藉由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使系统内的组成要素超出系统所能承载的限定阈值,进而使系统产生剧变,推动系统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化,从而使得稳定的系统结构得以生成。基于这一结构演化过程能够看出,耗散结构演变表现为其内部组成要素的消长变化,最终通过此种消长变化的影响,使耗散结构趋于稳定有序的状态。具体来看,耗散结构的演变脉络乃是发生于开放系统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同时在二者间能量所生成的梯度力的引致效用之下,形成能量交互的动力源。在来自外部环境中持续的能量注入以及该开放系统内不断的能量溢出,同时伴随着该系统内部的多种组成要素之间的组织、扩散以及复制过程,使得系统结构生成不同以往的变化。此种变化在未界临限定阈值之前,其影响力仅仅局限于系统内部,当此种变化界临至限定阈值时,则生成对系统整体的通盘性影响,进而迫使系统实现向新秩序的演进,在系统内部涨落态势趋于平稳时,则稳定结构随之形成,此时,耗散结构的演变亦宣告完成。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耗散结构演进路径
从现时代国内高校网络舆情所依附的传播介质看,具备开放特质的互联网平台乃是其得以实现衍生与传播的介质。在高校网络舆情于互联网平台产生之后,其藉由信息的衍生、消息的交互、信息的复制以及信息的整合等一系列过程的博弈,实现了碎片化信息的聚合,使舆情结果产生变动,进而得以形成主导性舆情趋向,同时对舆情所指称的客体对象生成直接的影响,如若舆情所表达的诉求得以满足和实现,则舆情终将随之平复。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演进路径表现为:同高校相关的事件于互联网媒介之上产生,使公众对此形成关注,此即为舆情的生成。其后,藉由不同媒体所实现的对舆情的独立乃至交互传播,使得舆情事件实现持续发酵,参与主体渐次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受舆情本体多样性的影响,先前呈零散化态势分布的观点,渐次在彼此的互相作用之下,聚合形成群组,同时以本体群组的方式实现博弈,在某力量压倒与之博弈的其余力量后,该力量即升级成为主导性意见,使舆情呈现出高涨态势。当舆情愈演愈烈进而突破临界点时,则舆情演变升级为舆论,从而生成能够实现对事件形成强大干预的舆论力量乃至群体性事件。面对此种压力的影响,舆情所指向的现实主体必须给予回应。如若能够使舆情所表达的诉求得以满足,则将使舆情归于平复;如若不然,则将使舆情发展界临新的峰值。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
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使高校在舆情管理引导与管理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负面舆情出现的情况下,如若高校未能给予其科学的引导与处置,则极易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的扩散。有鉴于此,高校必须采取效度化的舆情应对策略,实现对舆情的科学引导与化解。
(一)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概述
面对近年高校网络舆情频发,当前国内高校管理者对这一新鲜事物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与应对措施,进而表现为进退失据,使本来能够被尽早平复的舆情呈逐步恶化发展态势,进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形成对高校自身社会形象的反噬[6]。从现今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应对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下述方面:(1)高校对舆情存在认知度不足。此种问题首先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国内高校管理者未能形成对互联网媒介这一新型舆情平台所具备的信息扩散效应的有效认知,对于舆情的认知程度依然停留在以往的传统媒介传播扩散基础之上,受此种对网络舆情呈漠视态度的影响,无形中将生成自互联网平台之上的舆情阵地拱手让出,任由舆情在互联网平台上自由发酵,直至舆情失控。其次,部分高校管理者对待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态度较为消极,多将互联网媒介视为单纯的休闲、娱乐平台,在心理层面对其有所抵触,也吝于对互联网技术加以深入了解。(2)高校网络舆情解决方式失当。此种问题表现为在网络舆情生成过程中,高校管理者未能实现对网络舆情的产生动因及其发展、演进、变化规律进行细致分析,也未能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与介入,进而易在实践中出现对网络舆情控制、干预时机选择错误,抑或是因高校管理者对于网络舆情实施刚性封堵措施,致使网络舆情因受到不当外力的介入和影响而发生强势扩散。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当网络舆情被刚性封堵之后,舆情在短时间内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涌动,网民此时会受猎奇心理的影响进而产生心理学中的“潘多拉效应”,对于未得到正面回应的舆情事件进展加以主观臆测,从而易造成舆情向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3)高校欠缺对网络舆情实现有效消解的专业力量。在网络舆情的演进过程中,依托专业力量在适当时机的介入,能够实现对网络舆情走势的积极引导。然而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这一方面的人才储备与人才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受限于专业舆情干预力量的缺失,高校所能遵循的做法唯有采取对舆情的刚性封堵,如关闭学校官微评论功能、利用管理员权限禁止发帖等等,然而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便是舆情处理的欲盖弥彰。前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高校在遭遇网络舆情时,难以效度化地实现对舆情的正向引导以及科学处置,进而使舆情持续发酵,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必须契合舆情生态的耗散结构演进发展脉络,按照其演进过程中的周期性特点及其传播特质,据此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以便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效度化管理。
1.资源性保障机制构建
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与爆发一般表现为突发性特质,此种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以往高校“内向式封闭管理”模式的冲击,决定了高校管理者务求改变以往面对舆情所惯常采取的刚性堵截的做法,转而通过建构“外向式开放管理”模式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之所以遵循此种进路,目的在于确保实现对舆情正向引导的考量;必须改变以往舆情系统的封闭性特质,原因在于系统在自组织功能以及应变性上表现较为薄弱,因而系统便会自发性地抵御外部因素向系统内部的注入。在网络技术的引致之下,舆情系统的封闭性状态得以改变,如若公众表意渠道受阻,则将使舆情系统内出现正熵升级的情况,进而导致舆情向不可控境地发展。有鉴于此,高校管理者应当创设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长效机制,即创设系统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依托此种机制,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舆论前的效度化应对与消解。具体到实践层面来看,高校应当创设旨在监测、分析与应对舆情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中心,由该中心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主体,其日常工作为对网络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与监测。同时,考虑到高校网络舆情的受众群体为高校学生,因此应当由高校的宣传部门以及团委学生工作部作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辅助部门,由其配合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中心的舆情治理工作。此外,针对舆情事件所涉及到的问题的非同质性,因此面对不同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当结合舆情事件类别,由高校各二级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之中。专业教师的加入目的在于能够从专业化角度与参与者对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的加入目的则在于高校应当依托学生对舆情的高度敏感性,遴选部分学生作为网络舆情观察员和舆情意见引导员,参与到舆情日常治理工作之中,配合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实现对舆情的常规化监控,借助学生对各类网络信息的敏感意识,以及对其作为受众对象本身对高校网络舆情的观点与看法的全方位分析,实现对舆情发展走势的预判,进而创设针对性的舆情应对方案,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精准引导和治理。依托前述措施,能够使高校实现对舆情开放应对的同时,凸显校方处置舆情事件的透明度,进而使校方的行为对公众更具说服力。
2.动因性应对机制构建
基于前文的分析能够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渐成汹涌之势前,如能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则最为理想;如若网络舆情持续发酵,则其将以舆论的形式最终爆发。有鉴于此,高校处置网络舆情最为理想的应对方式,便是对舆情信息实施动因性分析,以便在舆情之势形成之前,作出效度化应对。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针对现今媒体环境下舆情发展特点而创设出“黄金四小时”的应对理念,舆情出现后四小时之内,乃是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机[7]。因此,作为高校舆情管理者应当在此时间轴之内,对截至发现舆情时及在此之前的舆情事件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做到详实了解,并依托定性分析法,实现对潜在舆情危机的精准评估和研究判断,进而能够即时性地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精准界定,从而做到对舆论话语权的掌控。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审视受众在舆情影响下的心理变化情况能够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受众群体较易受到“首因效应”的直接影响,即受众群体通常易对最先生成的信息形成感官性认知,进而据此决定了其在整个舆情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立场。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必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创设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对各类信息进行先期性掌控,如发现有舆情形成态势,则应当抢占先机,细致分析相关事件形成的内在动因所在,同时考虑到涨落的变化趋向既有可能生成有序状态,亦可能带来新的混乱。系统中任何细微的变化,必然引致而来预期性偏差。高校面对出现的舆情,应当依托适时发表言论,进行决策优化,科学资源调配,对舆情中细微变动的涨落加以即时性干预,进而确保基于涨落所引致的非线性相关效用向有利于形成功能趋于完善的耗散有序结构进路实现演化,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系统自组织功能的效度化完善,最终实现对“前网络舆情”涌动态势下的最大程度对网络舆情形成的规避。3.进路性导引机制构建从以往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经验来看,在舆情出现之后,最不可取的舆情应对方式便是对舆情的存在表现出“选择性失明”的无视态度,或简单地对相关的舆情信息进行诸如删帖、封掉发布者ID、关闭评论功能等过于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如若采取此种处理方式将彻底激化矛盾,使舆情呈失控态势,进而向不可知的方向发展。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当意识到的是,因互联网受众在接收网络舆情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即便事实真相并非如舆情信息本身所昭示的内容,但过于生硬的应对干预方式,必然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受众群体对高校的处置方式与行为动机产生合理质疑,因而易使得舆情影响和波及面的扩大,不利于实现对舆情的控制。还有就是,考虑到处于平衡状况的系统表现为无序态势,其表现无法同外部实现要素交换的死循环状态,唯有打破系统的平衡状态后方能推动系统实现同外部要素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因此,高校应当创设建构于网络与传统传媒二者间的共生传播链,使多元化观点和诉求得以实现充分表意,同时依托传统传媒的公信力彰显其舆论引导功能,进而实现对多元观点的吸附,从而建构起新的稳定结构。有鉴于此,高校应当采取疏导方式应对网络舆情。这样做的原因在于,相当多的网络舆情主体的言论、见解、意见和观点并非全部集中于舆情事件本身,其对舆情事件的关注与参与毋宁说是其通过网络舆情进行情绪的宣泄与现实压力的变相释放,抑或是对自身现实境遇的发声[8]。因此高校应当通过正确的舆情引导,使参与者的前述情绪得以消解,进而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
引用文献:
[1]顾昕.社会选择理论与社会冲突的治理之道[J].社会科学,2015(12).
[2]郭庆童.学生工作视角下高校舆情引导的理性审视与策略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黄微,李瑞,孟佳林.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21).
[4]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5]曹学艳,张仙,刘樑,等.基于应对等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3).
[6]杨永军.社会舆情监测与预警的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剪纸艺术论文(9).有价值的的经济期刊
[7]庄晓惠,杨胜平.参与式治理的发生逻辑、功能价值与机制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8]张玉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与导控策略———基于网络舆情主体心理的分析视阈[J].情报杂志,2012(4).
作者:李洪雄 单位: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