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摘要: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任务,面对着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小学生,班主任要根据现代小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活动实际,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对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行培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当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从班级管理共组实际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为小学生的全面教育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水平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要为小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活泼、团结、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小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影响。小学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在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背景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
1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班主任要想有效的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强化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背景、性格特点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开展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针对性强的班级管理工作策略。首先,班主任要对班级内的学生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这要求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进行掌握,并且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好、表现等,与相关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掌握小学生在各个科目学习的相关情况,从而对学生的个人档案资料和信息进行全面的完善。其次,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动态的管理,也就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和细微变化进行敏锐的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态度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教育。另外,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要综合分析小学生的优缺点,并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特长,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多采用鼓励、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来开展学生管理。
2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将一部分的管理权力和范围下放到小学生自身中,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班级管理。首先,要对小学生的民主意识进行强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制力方面是比较弱的,因此班主任要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注重对小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例如让小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让小学生自主推选班级管理监督小组成员等等,不断对小学生的民主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是实现小学班级的自主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合理的确定班级管理小干部也是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班级管理的重要措施,班干部不仅是班级学生的优秀代表,而且还是班主任实现有效班级管理活动的重要途径,在选取班干部的时候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利,并且要对班干部的职责进行明确。目前班干部轮岗是一项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通过轮岗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并且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班干部岗位轮岗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意向偏向,从而将小学生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有效的自主管理。另外,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竞争意识进行激发也是开展自主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个体档案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且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小组发展目标,通过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组与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来有效实现小学生的自主班级管理,从而对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协作交流能力和竞争合作意识进行有效培养。
3注重良好班级管理氛围的营造
班级范围和环境会对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锻炼和学习实践经验获得等产生直接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也是小学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良好班级管理氛围的营造需要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两个方面开展进行,也就是要在关注小学生知识学习需求的同时,关注小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其次,要注重集体氛围的营造,要让小学生切实感觉到自身是班集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班集体的荣誉、形象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耐心,引导小学生构建相关的班级管理模式。另外,对班级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这既是良好班级氛围营造的重要基础,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度和目标的确定都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阶段特点和个性发展需求,制度要完善,要涵盖学习、思想、技能、劳动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制度。最后,班主任要学会和掌握与小学生良好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要与小学生多交流,多采用鼓励的态度来管理学生、管理班级,并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榜样示范力量来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正确的引导。
4结语
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小学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情况掌握、氛围营造、自主管理引导和沟通交流等相关工作,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水平,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屈凡芝.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z2).
[2]刘淑芝.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3]何红梅.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践与创新活动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5,(12).
作者:潘世昌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摘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是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的基础。部分教师在实践中反映班级管理难,其实笔者认为只是管理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偏差。以下笔者将重点结合自身小学班级管理经验,略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级管理;提高质量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是每一位班主任应当尽到的职责,并且也是所有班主任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所用方法不当而导致了管理质量低下的实践现状。为了笔者总结了几点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策略,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借鉴意义。以下笔者将从强化教师以身作则的观念、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以及实施“温暖法则”三个方面入手,浅谈如何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一、强化教师以身作则的观念
在开展班主任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在思想上强化自身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教学观念。俗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说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沾染上什么样的风气和习惯,这一观念放在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上来说也是非常切合的。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是教育和管理的领导者,如果教师的行为习惯不正确或者道德思想不健康,那么将会直接传递给小学生,如此,将不利于构建和谐、严明、良好的班纪班风。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先想想自己能否做到自己制定的班级班规,如果不能为小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那么就果断的不将此班级班规制定出来,否则难以提高自身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力。具体来讲,比如说班主任如果自己做不到按时上课,就不能再将这一要求安排在小学生的身上,又如,教师如果要求小学生将垃圾按规定扔进垃圾箱,那么教师自己首先就应当做到在上课时不将未用尽的粉笔头乱扔,如此,为学生树立一个思想和行为的模范,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质量。
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秩序上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万事亲力亲为,要想管理好班级秩序还需要班主任为自己打造一支辅助团队,在班主任不在教室的时候,协助班主任维持好日常的班级秩序,而开展这样的尝试就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积极性,从而从思想和行为上自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因为,并非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做管理班级的主人,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必须要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以及无私奉献、不斤斤计较的服务意识,唯有如此,方能在最大限度上协助好班主任将班级秩序管理的井井有条。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首先班主任要善于挑选“精兵强将”,而这一挑选过程并非是班主任自己选取,而是通过班级民主选取,如此,方能让更多的人信服,而所谓的班主任选取则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哪些不称职的班干部,及时将其清理出管理队伍,方能保持班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有利于维持好班级管理秩序。
三、善于利用“温暖法则”
除去上述的两点外,笔者认为,班主任欲管理好一个班级,还应当善于利用“温暖法则”,而所谓的温暖法则,是来源于法国的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在故事中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能将人们身上的衣物脱掉,结果可想而知,北风输了,因为当北风吹来凛冽寒风时,人们反而将身上的衣物裹得更紧了,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而当吹来徐徐南风时,人们感受到了暖暖气流,大汗淋漓的同时将身上多余的衣物尽数脱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就好像是掌控天气的人物,而小学生就好比是这则寓言中的人们,管理和教学的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提高有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当采用较为温暖的管理策略时,往往能够激发学生配合教师的积极性,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及时给与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来实施温暖教育,从促使小学生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秩序。而当班主任带给学生是冰冷的语言和面容时,则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因此,在实践中班主任要懂得利用温暖的教学和管理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真情和帮助,将心比心,学生也定会投来感恩的目光,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手段,从而在班主任和小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积极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管理和教学效果。为了让小学班级管理实现井井有条,班主任可以从强化教师以身作则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以及善于利用“温暖法则”等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管理班级的兴趣,让小学生真正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级秩序,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牛玉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4).
[2]李睿.浅谈小学班级管理[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01).
[3]陈朝中.浅谈优秀小学班主任的内功修炼[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01).
作者:崔桂凤 单位:辽宁省盖州市梁屯学校
第三篇: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赏识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以期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赏识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更加自信,还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处理个人情感问题。在对学生实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味地进行赏识,还应适当进行批评教育。只有正确的赏识行为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所谓赏识,就是对别人的积极因素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行适当的赞扬。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赞扬是至关重要的。赏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找回自我发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并不是很好,但是运动细胞发达;有的学生虽不漂亮,但是能歌善舞;学习不好的孩子可能在象棋、绘画、弹琴等智力开发项目上更具优势,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时,要充分引导孩子不要只关注自己的短处,而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超于他人的优势,以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孩子的特质,十个指头有长有短,人也是如此。比如,课堂上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仅出现多次错误,而且不连贯,但是教师可以微笑着说,“虽然你读的不是很连贯,但是咬字清楚,声音很洪亮”等鼓励性的语言,侧面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日后,学生肯定会更加勇敢。让学生正视失败与挫折,体验成功的快乐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经历了失败,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理解失败的真正价值,在他们眼里,失败就会遭到教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最后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要么成为一个极度自卑的人,要么成为一个“问题”学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平时考100分的孩子突然考了95分,并不表示他有所退步,只是这一次有一点失误,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安慰,不要让他们心里有落差,觉得自己没有拿100分就是失败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挫败感,避免造成心理上的打击。另外,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灵活,针对不同的孩子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目标,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让孩子在成功中获得喜悦,自信满满地去接受更高层次的挑战。好的教育就是要接受失败,鼓励和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让孩子在失败中站起来,并相信自己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赏识要与批评相结合
赏识在小学生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是一味地进行赏识,没有批评,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赏识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一定要与批评相结合,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学生会满于现状,没有进取心,丧失斗志。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批评的尺度,进行艺术性的批评,否则将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如果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很有可能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对教育的进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可先对其进行表扬,再对其错误进行批评和纠正,让学生在心里保持平衡。比如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可以说“你这么聪明,怎么能犯这种小错误呢?”等委婉一些的劝慰语言,这种方式更加能让学生接受失误。全面、多方位进行评价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全面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挖掘其潜能,扬长避短,及时给予学生纠正和赞赏。在进行教育评价时,教师要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性,根据相同年龄段的孩子或是自我进行比较,及时给予表扬。另一方面,课堂评价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但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这种方式是单一的,也是片面的,凭成绩论好坏会造成孩子心理出现偏差,比如有的家长禁止孩子和某个学生来往,理由是因为某个孩子学习不好,就判断他是个坏孩子,这是偏激的,也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不仅要从学习成绩上进行考虑,还要从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同学的相处模式等方面进行观察,肯定和赞赏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
结束语
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学生只有在赏识和肯定中才能找到自信。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并教会他们去欣赏自己,发挥其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多方位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王海燕.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
作者:杨辉
第四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破窗理论指出第一扇窗户被打破后,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修复,那么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如果继续放任甚至会导致整栋楼被拆毁,从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于一个人强烈的诱导性和暗示性。破窗理论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将这一理论与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结合和分析,有助于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巩固和维护好学生的良好表现与行为,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破窗”理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破窗理论指出第一扇窗户被打破后,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修复,那么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如果继续放任甚至会导致整栋楼被拆毁,从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于一个人强烈的诱导性和暗示性。这一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科学当中,而小学班级管理同样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将破窗理论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借鉴,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一、借鉴破窗理论,健全管理制度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和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在进入小学生活后充满着强烈的新鲜感,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且好动,无法快速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以及班级管理中的行为规范,甚至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问题,影响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小学班主任则必须提高班级管理意识,有效借鉴破窗理论,谨防第一个破窗的发生,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强化管理,否则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还会让班级管理工作处在被动状态。因此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将预防破窗作为根本,发挥破窗理论的指导作用。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不健全的特点,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发挥指导作用,让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深入人心。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选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当学生在适应小学生活后,为了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制定出学生能够接受和任课的班级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二、分析破窗发展,关注细节小事
破窗理论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关注细节,从小事和一点一滴抓起,同时也要注重修复好第一个破窗,在管理中注重防微杜渐,以免由于忽视细节而导致的管理失利。因此,任何对班级管理以及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的事件都必须要得到重视,即使这件事是小事和细枝末节,因为如果不及时对细节小事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则会对班级管理的大事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没有对犯错的人进行相应处罚,很可能会让其变得有恃无恐,接下来的局面会更加失控。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那么其他学生在做相应的事情时也会觉得理所当然,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辨是非能力。因此,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将教育无小事作为重要的管理原则,将班级管理的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教师在修复第一扇破窗也就是在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时,要讲求教育的艺术,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和关怀性,不能一味强调惩罚,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把握破窗危害,重视宣传引导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并不是处理完成后就是完全地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利用好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宣传教育,那么相似的错误行为仍然会在班级中上演。这也是破窗理论给予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不及时的教育错过了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的兴奋点,因此难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共鸣,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提出极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好第一个破窗,重视并及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而且在宣传教育中必须保证切中要害,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为今后的教育扫清障碍。教育宣传需要体现在错误行为的事前和事后,事前教育宣传可以起到预防其他学生犯错的作用,而事后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更多地采用正面宣扬的方式,不仅要有效地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还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是正确的以及今后需要怎样做。另外,教师还可以发挥品学兼优学生的模范和榜样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自觉比较当中发现不足并继续努力。通过对破窗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环境的诱导性和暗示性极强,同时可以说外在环境是教育和管理的隐形课堂。小学生不具备成熟和完善的道德评判标准,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和分辨能力较差,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有效运用破窗理论只能让学生了解到不能做的事情,但却不能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那么利用好破窗效应的逆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运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注重为学生在班级中树立榜样,从正面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用表扬和赞赏来对待能够主动捡垃圾的学生,那么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捡起身边的垃圾;当教师肯定学生的助人为乐后,班级中也会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不仅能够彰显出榜样力量,还能够体现出环境对于人完善品格的塑造作用。破窗理论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将这一理论与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结合和分析,有助于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巩固和维护好学生的良好表现与行为,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时有效地修补第一块破窗,并鼓励学生能够主动修复破窗,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王春霞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
第五篇: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可谓是小学教学工作的基础保障,因此班主任教师需要对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更多重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而沟通艺术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是保障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其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一个班集体能否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班主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言行对学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沟通艺术能够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对师生之间的隔阂矛盾进行化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面对沟通艺术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
一、公正平等,一视同仁
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需要公正平等的对待所有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更多信服,支持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同的学生性格、家庭条件以及成长环境等均有所不同,学习成绩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应对这些学生进行平等的对待,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帮助,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与其他学生并不存在差别,进而使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更多理解,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学生能够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
二、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小学时期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对外界事物以及他人的态度较为敏感,班主任教师若想在班组管理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获得学生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班主任教师的关怀。此后,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学生能够敢于将自己心中所想告知班主任教师,班主任也会对学生产生更多的理解,避免师生双方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最终实现良好的沟通。以某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例进行分析:班级内有一位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并且成绩较差,班主任教师对该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现该生原本性格开朗乐观,且与同学相处较好,成绩也不错,近期由于家庭方面的变故导致如此。班主任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由此可见沟通艺术对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
小学生尚处在一个心智发育不太完全的时期,不同学生成长环境、性格等方面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小学时期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若班主任教师未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更多的信服,双方之间的沟通便会存在更多障碍。因此,要从心理上尊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保护好小学生的童心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勇于在学习生活的过程当中发展出属于个人自身的能力,还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差生和优生,不仅不能偏袒优等生,反而要对差生予以更多的关注,主动接近他们,主动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解他们的错误,并予以耐心的指导。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才能使双方的关系更为融洽,师生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顺畅,此时班主任教师便可以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挖掘,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和家长进行更多的沟通
沟通艺术并不意味着需要通过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侧面迂回的方式实现沟通目的,这便是沟通艺术独特魅力所在。班主任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可以从家长方面入手,良好的沟通教育缺少不了家长的参与,要密切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在家学习状态等进行了解,这样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更有针对性,并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对班级管理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策略等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更好的沟通这一目的。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之后,便可以对家长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家长对学生的意见、看法等给予充分尊重,通过民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便可以在良好的校园以及家庭氛围中进行生活和学习,进而使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发挥更好的效果。
五、宽容的对待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更加宽容的对待学生,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一味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以学生的朋友的身份来和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才会愿意将自己内心中真实的想法告诉班主任。师生之间进行沟通时,班主任教师需要将自己的心态放平,以较为亲和、宽容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和引导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错误,避免学生对班主任教师产生反感及恐惧心理,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与隔阂,此后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可以第一时间想到寻求班主任教师的帮助,将实际情况以及问题向班主任教师进行反映,同时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己身的错误,进而对其进行改正并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综上所述,班主任教师的沟通艺术与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关联。基于此,教师需要对沟通艺术方面的内容进行更多了解,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消除师生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吕忠红.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沟通艺术[J].教师,2016(15):122-122.
作者:刘学军 单位:阜蒙县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的思考
【摘要】激励机制是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班级管理经验,对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进行思考,以期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思考
在实际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力,规范其学习兴趣,有效利用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有效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进而全面实现班级管理工作发展目标。
一、以目标为导线,积极构建激励机制
目标,主要就是指通过对班级管理工作整体目标的制定,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找到自我学习进步的方向。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不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下,都需要切实有效的管控,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朝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实际制定班级管理目标过程中,可以从学生行为约束这一视角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班集体观念,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要想高效构建激励机制,其一,充分依据班级的实际发展情况,如:班级学生数量、年龄分布区间、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等,通过对班级的有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有效制定具备可行性的班级发展目标。其二,班主任需要以班级发展目标为基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制定适宜学生学习发展的周期性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实现目标。其三,利用班级“心愿角”“文明角”“明星榜”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肯定,使学生的努力变得现实,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全面营建温馨向上的学习氛围,促使激励机制发挥出时效性。
二、运用情感法,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小学班主任若想要完成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及时构建激励机制,还需要使激励机制在班级中充分发挥出作用,而这就需要利用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激励机制,并从内心深处接受此机制。其一,班主任需要使班级变成充满情感的场所。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休闲时间,情感都是强化班级内在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自我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课下利用自己个人魅力征服学生,尽可能多与学生交流,以此来有效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其二,关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充分爱的课堂教育作为高效课堂构建的物质基础。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肯定称赞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包容学生一些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求解出正确答案。在课下,教师则可以找到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帮助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教师会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依据其问题找到诱因,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加苦练。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要调整好姿态与说话语气,尽可能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其三,以情感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竞争。具备合作性与竞争性的班级才是最具活力的班级。比如,班主任可以简单班级中学生划分实践小组,以“健康”“科技”“人文”等为主题,要求学生借助自身所学设计规划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想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在合作竞争中,学生会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强大,进而有效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三、充分利用教育评价,提升激励机制应用效果
过去传统课堂教学评价都是以教师为核心,不论对错都是由教师一人进行评判,此种教师“掌握全局”的现象会严重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骄傲,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则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此种守旧评价机制不仅严重影响到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认知评价制度的利弊,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核心,解析全新的评价理念,进而从根本发挥评价激励价值。首先,教学评价必须要充分依据课堂内外的不同因素,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实践作业等。因为课外实践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外延,也是课堂教学质量好与坏的直接反应。因此,教师要认真修订学生的课后作业,并依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分析教育问题。在整合学生课后作业质量后,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其次,尝试应用形式多样的评价。多样教育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及学生自己的评价,将以上几种因素融合在一起,尽可能选取比较合理的评价,尽可能避免对学生的过度称赞与批评。最后,关注评价的交互性。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之外,学生也需要对教师级班主任进行客观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构建温馨友爱的班级氛围,还进一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除此之外,教师要想应用好多元化教育评价,还需要从多种渠道获悉学生信息,不要片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来有效拉近师生间关系。综上所述,若想要高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合作竞争中总结学习经验,结合形式多样的教育法充分发挥出激励机制的教育价值,进而从根本上实现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玖焕.激励理论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付金燕.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构建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231-232.
[3]张艳娟.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条件与应用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作者:曹基凤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