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的有用人才。文章从创设与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小组协作与个性指导相结合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创设;策略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及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信息技术课程具备较强的现代化特征,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并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特征,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结果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以及工作。基于此,如何创设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与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有用的信息作为教学素材,如各种新闻或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等,从中挑选出真实信息创设出与生活较为贴近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将新闻中涉及到的事情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时候,还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为素材进行教学,这样选取的素材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对word文档的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数据采集、输入以及处理,然后将其整理成文档进行提交。这样能够使原本显得单调无趣的课堂变得丰富、生动起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学习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1.讲解法讲解法是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直接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生初步认识电脑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讲解法与直观教学法结合起来进行使用,在讲解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观察,从而促使他们清晰地认识电脑的各项外部设备,如显示器、主机、鼠标以及键盘等。2.演示指导法演示指导法是指教师通过使用网络演示软件来进行授课,并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例如,在对word文档编辑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演示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3.形象教学法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自身的直接感知。为了使学生获取到有用的知识,教师通常情况下会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用直观形象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对“计算机的组成”进行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亲自触摸电脑,把各个组件的名称与实物相对应,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4.自我探究法当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之后,就可以采取自我探究法进行教学。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并且各种新技术逐渐涌现,只是一味地由教师进行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使用自我探究法提升学生的钻研能力,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日常授课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创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三、小组协作与个性指导相结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所面对的对象是所有学生,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需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首先,在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小组协作的方法,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分层教学方案。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例如,在对信息技术教材“编辑演示文稿”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其分为基础组以及培优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对于那些在信息技术方面掌握知识不牢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点拨,有效提升这些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对于培优组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制定具有一定难度的演示文稿编辑内容,从而提升其拓展能力。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诸多学科中较为简单的工具性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创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柏林.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6(03).
[2]庄夏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J].学园,2014(01).
[3]杨建伟.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4]郑恩.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10.
作者:何小娟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求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