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深远,有些甚至会影响其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让孩子在大学阶段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早期家庭教育就要特别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坚持与孩子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保持良性的互动沟通。教育者还要在早期家教中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营造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形成顺应环境的性格特征与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心理成长;个性特征;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15)05-0100-05

作者简介:黄武萍(1973—),女,心理学硕士,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心理咨询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更多地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地形成自己稳定独特的个性特征,人格也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然而由于早期家庭不当而产生的教育负面作用,有些大学生们在这一时期的正常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习、成长乃至毕业后的长远发展都受到了干扰及影响。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和考察早期家庭教育影响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相互关系,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期获得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深入具体的认识。心理学家在以往研究中发现,“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1]239。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现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人的个性、人格及心理健康的状态起着潜移默化甚至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孩子的心理成长究竟是怎样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教育方式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更好的提升及改进?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教育教学工作,接触到了许多相关的实际案例,也获取了不少有关早期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早期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影响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品质和行为特征形成的影响非常大。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2]201。进入了大学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虽然开始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一部分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因为远离家乡和父母亲人,大学生需要独自地去面对各种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与挑战,需要在新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里自主地适应,这时候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需要认识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在早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从未关注孩子个性的发展,不曾培养和提高孩子自身的情绪与行为管理能力,那么在大学期间他们的适应能力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事实表明,一个缺乏情绪与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很难形成坚定和克服困难的个性品质,常常会表现出依赖、逃避和对抗的行为,即使进入大学之后也很可能因为不能自主解决好自身情绪情感问题而产生各种明显不适应或不恰当的行为表现。

笔者曾经接触过不少大学生(尤其是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其中一位大一新生的案例尤为典型。这位外表看似开朗活泼的大一新生有一个困扰她许久但又难以启齿的毛病,那就是每当她心烦意乱或寂寞孤独的时候就会有撕扯自己头发的强烈冲动,许多时候她甚至真的将自己的头发大把扯落下来。这一毛病从初一开始就有,这位妙龄少女的头发也因为被长期拉扯脱落已变得稀少枯黄。虽然这位女生也曾找了不少医生,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笔者经过详细询问和了解她的主要社会关系及其与家人相处的情况后发现,她是个在生活中闭塞又缺乏沟通、交流和支持系统的女孩。女生的父母由于事务繁忙而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她也因而极少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这个长期封闭在自我世界里的青春期少女由于与外界的基本沟通和互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难耐,此引发强烈焦虑、烦躁等消极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在没能很好地认识和管理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了以上不良反应的产生。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女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过于闭塞的人际交往模式,认识到只有主动地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必要的交流沟通,安排和管理好自己日常的学习与生活,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深陷难以自拔的孤寂苦海。笔者启发她以一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以往的不良反应,努力发展有益于身心的兴趣与爱好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并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有益的社会交往上去,减轻和化解了其内心的压力,从而使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身情绪与行为的认识和管理的能力在早期家庭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早期家庭教育者们更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因为,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不会产生出支配自己的愿望,也难以在日后具备独立管理好自己意向和行为的技能。

由于年幼的孩子在思想认知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在遇到问题与困难的时候往往会首先表现出情绪的问题。这个时候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情绪上的问题,稳定好他们情绪,然后再进行引导才会有效。然而,许多教育者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情绪问题的关注,急于应对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孩子出现孩子消极负面情绪时只是呵斥、责备或者干脆忽视不管。殊不知不良情绪一旦产生,就会调动起人的整个应激系统进而控制住整个身心,在那时候任何认知和行为上的指导都起不到效果。简单直接的“问题解决式”教育,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对自身行为模式的自动调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3]201。笔者认为,早期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去帮助孩子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困难与问题,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怎样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处境时还依然能够保持平衡快乐的心态和拥有健康的身心。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以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由此看来,在早期家庭教育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情绪,比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自身情绪与行为的管理能力要显得更为重要得多。

(二)早期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概括地说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2]81,是与早期家庭教育影响息息相关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在他写的《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一书中阐述了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早期家庭教育对人格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他受到的教育的影响”[2]82。由于家庭是个体出生之后首先接触到的早期成长环境,个体在其中获得了与外界接触的最初经验和最早的交互活动体验。这些经验和活动体验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观念态度和信仰等特殊文化在形成和被逐渐内化了之后就成了人格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自我”。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学校和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从而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然而仍有不少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人格发展与完善因为早期家庭教育不当的负面作用而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一位大二男生的案例就很典型。这位男生因不能融入同学间轻松愉快的活动之中而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内心苦恼。通过了解后笔者发现,原来在他的早期家庭教育环境中有两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人———曾经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的父亲和十分优秀的姐姐。虽然在少年时期他对父亲的严格管教曾经十分不满和叛逆过,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他却发现自己也变得十分苛求和追求完美。他常常为完不成自己既定的目标苦恼,同时又为纠结于这样一种压力状态而感到痛苦。渐渐地,苛求和完美已成为了他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他因为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而无法融入同学间轻松愉快的交往活动中。笔者帮助他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使他意识到早期的家庭教育与以往的成长经历已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父亲现在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苛刻要求他了,但那种追求完美的影响还在并将持续影响他。要想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轻松愉快起来,就必须摆脱过去的负面影响。笔者建议他尝试着对自己更宽容和理解一些,告诉自己只需要去努力就好,不必强求和追求完美;通过努力将注意力多转移到关注自己内心的满足上去,才有可能重新获得轻松愉快的感受。经过心理辅导之后,他不再感到那么迷茫和纠结了,也开始渐渐变得乐观和开朗起来。以上案例表明,早期家教中的影响在孩子成年离开家庭之后仍然会长期持续地存在,甚至还会反映在孩子在新环境里的成长适应中,并在其进入社会后的人际交往与互动中也有体现。“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在自主的交互活动中建立起自己独立稳定的人格品质。这些人格品质并不是他个别特性和行为方式的简单总和,那些通过教育教学而形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也不一定都会最终成为儿童人格中的稳定品质,只有在主动交互活动中被儿童掌握并自主加工改造和吸收后溶入到了其经验中去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才会被纳入其人格体系,最终成为对其自身要求的内部环境与道德的核心成分。心理学家发现,“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4]200教育者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和尊重受教育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就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教育影响与沟通,那么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就不可能是积极有益的,只会是单方面的强制灌输,在日后可能会产生持久的负面作用。因此,家庭教育者们要对人格的发展形成过程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接纳和顺应受教育者独特的心理特点,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与受教育者保持平等的互动沟通,这样才能引导他们进行更好的自我调节与适应。人格的发展不仅仅是单方面地吸收人类所积累的经验,还是积极改造这些经验,形成自己独立稳定和具有自我教育功能的个性品质的过程。[5]1-30所以,教育者们在早期家教过程中必须从各方面同时协助受教育者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行为意识、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因为,只有当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行为意识、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之后,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稳定人格。

二、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几点经验总结

由于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为了给孩子一个长期稳固的心理健康状态,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十分重视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素养与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者早期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学会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帮助幼小的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教育者需要学会认真倾听而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尽管有些孩子的话会显得幼稚可笑),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表达和宣泄。保持教育者自身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也十分重要,当孩子处在激烈情绪状态时宜先转移其注意力,进行冷处理而不去压制,要尽可能地表示同情理解,直至孩子情绪平稳之后再进行教育启发,切忌在消极对抗的情绪状态下说教,那样不仅效果不佳,还易引起逆反。

(二)培养和提高孩子对爱和幸福情感的感受能力

父母无条件的爱与包容是亲子良好交流与沟通的基石,也是孩子勇敢和自信的源泉。作为父母其实并不需要表现得比别人更加严厉。因为,孩子心目中的父母是慈爱的化身,这种慈爱的形象会给予孩子无穷的自信和无坚不摧的心灵力量,成为他们一生中积极情绪和正能量的源泉。父母适当地让孩子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会让他们有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信任感,并拉近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教育者经常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感恩、谢意与真诚的欣赏,能够更好地促进情感的正向交流与互动。因为感恩、谢意与真诚的欣赏表明了个体从内心深层次对他人的肯定,是个体真正地摆脱自我中心状态和从他人的角度上看待事情的开始,也是内心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开始。在和谐一致、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和顺应生活的态度和理念,激发出爱和幸福的情感。

(三)培养和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是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早期家教过程中教育者要努力营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进行在相互理解与尊重基础之上的平等交流和沟通。早期家教中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独特的气质与个性特点,善于发现他们隐藏的潜能与进步,并及时予以鼓励,因为这些是孩子们所期望的最好礼物。教育者还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技巧和艺术性,经常使用启发式询问,尽量避免指责与反问。温和地说出不良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比直接拒绝好得多,严厉的斥责与处罚要谨慎使用,因为它们会伤害到双方亲密无间的感情,日积月累的积怨还可能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鸿沟”。教育者需要以包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多接触孩子当时当下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获得对他们最真实的认识和了解,并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自主提高自我认识水平、行为意识水平与道德判断和推理水平。

三、研究对当前教育的意义和启发

本次研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分析了早期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特征与人格发展的深远影响,深入阐述了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使教育者在当前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使他们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发展,笔者在以往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整理出几点教育心得与总结,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关注和理解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才是教育的真正开始

深入理解和体会受教育者内心世界里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实现真正有效的教育影响与沟通的前提。当受教育者的消极情绪产生的时候,不应当只是简单地忽视否认或强行压制。当教育者遇到受教育者情绪反应强烈的时候,首先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先稳定对方的情绪,耐心地询问与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认真倾听和适当的安慰使受教育者能够放心地倾诉和宣泄负面情绪。以往的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育者能够对孩子的情绪反应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和被理解,大多数行为不良的孩子在适当的情绪宣泄与安抚之后都会恢复到稳定的状态,并朝着被理解和接纳的方向调整其行为态度。

(二)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才会有有效的教育

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格外注意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与受教育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在受教育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教育者要尽量保持理性和客观态度,不能进行强行压制,更不能把受教育者当作自己负面情绪的宣泄对象,坚持以不抛弃、不放弃、不赌气的平和态度对待受教育者。有些教育者因孩子犯了错而狠狠责罚,有时甚至采取体罚的方式,结果往往只是让孩子深深地记下了惩罚的痛苦和教育者情绪失控时生气失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且影响了与孩子相互间的亲密关系。更为理智的做法应是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样既达到教育的成效又可以保护双方亲密的情感与后续的沟通。教育者严厉的惩罚是以牺牲亲密关系为代价去完成当前的教育任务,这种方法并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尽量避免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

(三)教育者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创建良好和谐的环境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进步。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保持对自己情绪情感及心态的调节与控制,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带着负面情绪进行教育,造成对受教育者和自己的伤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都需要尽量保持平衡稳定的心态,使自己即使在受到了欺骗和不公正的待遇时也能积极应对,心平气和地感受到身边存在的快乐与幸福,并将这种快乐与幸福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本人及其所营造的周围环境对受教育者所起到的暗示和引导作用超过了任何其他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和谐一致的环境才能够使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出与环境和顺应的性格特征以及善健全的人格品质。总而言之,教育不应忽视人心理发展。教育者不能只强调和关注教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忽视方式方法的采用与受教育者本人的感受,而应该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去及时了解和满足他们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平等与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互动与沟通。轻松愉快的教育过程本身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者们要保持自身乐观向上的心态,努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育成长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接收教育的同时也获得身心的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利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39-241.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235.

[3]程利国.皮亚杰.心理学思想方法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201.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30.

作者:黄武萍 单位:福建警察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87820.html

    相关专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创业理念怎么写


    上一篇:歌唱家声乐教学的特色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