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润腔技巧
演唱王志信的作品,要十分注重各种润腔技巧的运用,因为只有认真掌握好丰富的润腔技巧,才能准确把握歌唱的语言、情感的表现以及作品的风格。
(一)拖腔
拖腔技法的运用在具有戏曲、曲艺唱腔中对音乐的表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王志信一些吸收戏曲曲艺元素而创编的大型声乐作品中,拖腔的使用非常普遍。比如“豫剧新歌”《木兰从军》中“催我爹爹出征去”一句中的“去”字,还有“不知木兰是女郎”中的“郎”字,这些音的处理就需要运用最具浓郁豫剧风格的拖腔技巧。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木兰从军》之前必须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豫剧唱段,学习一些豫剧方言,比如豫剧唱段《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就可以作为课前练习,从中体会豫剧唱腔的韵味、拖腔手法以及方言特点,然后再演唱《木兰从军》就会更贴切、更容易一些。这种戏曲、曲艺唱腔中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地方需要拖音的韵腔技巧,需要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训练。
(二)顿腔
在王志信的声乐作品演唱中,针对一些作品,我们需要在圆润连贯的演唱中,适当加进顿、截、断的润腔方法即顿腔。比如:作品《遍插茱萸少一人》中重复的两句“海峡波涛牵梦魂,海峡波涛牵梦魂”,在演唱第二句“牵”字时,要有意识地将喉咽部以及声门突然关闭,截住气息,运用停顿时值,声断气不断的处理方法把声音截住。第二句“魂”字的拖音中也穿插着一处顿腔,唱到此处时可利用补气、偷气等方法造成声音的临时中断,以达到圆中有方、柔中带刚、个性鲜明的艺术效果。
(三)甩腔
在王志信的陕北民歌《兰花花》第一句“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儿”中的“线儿”,当演唱到e2这个长音时,应运用我国陕北民歌音乐元素中的甩腔技法,这种唱法在信天游的声乐作品题材中比较常见,是以假声为主的发声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该音的时值拖够以后,非常自然、迅速地将气一提,把音沿着声音通道往上送进头腔,然后像甩东西一样把音向上向前甩出去,然后换气接唱下一句。这种处理就非常符合陕北当地的语言音调,突出作品的本色,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具有很强的陕北民歌特色。
(四)哭腔
哭腔是一种说到伤心处边哭边唱的一种戏剧性很强的技巧,在戏曲唱段中非常常见。王志信创作的《孟姜女》就运用了哭腔技巧,其中“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中的“逢”字,在演唱时就要像哭泣一样,在倒吸气的时候声带震动,进行“泣声”处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孟姜女盼君早日归来的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善于控制气息,运用顿胸造成抽噎之感来伴随演唱,在演唱中要有明显的倒吸气力量,这个抽噎之感不是“做”出来的,是需要学生能从情感上融入作品,真正理解作品此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倒吸气的时候就要找到想要哭的感觉,这样才能把哭腔技巧运用到位。又比如歌曲《兰花花》“撇下我的亲哥哥,撇下我的亲哥哥,抬进了周家”中的第二个“亲哥哥”处也运用了哭腔技法。在唱完第一个“撇下我的亲哥哥”时应把节奏放慢,在“抬进了周家”前略作停顿,运用倒吸气的力量作哭腔处理,这种哭腔技巧的运用把兰花花无奈、悲愤,对恋人的恋恋不舍和在抗争不过的情况下被逼无奈嫁给周家的悲伤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表现非“哭腔”莫属。还有《昭君出塞》第一段中“昭君琵琶马上弹”的“弹”字,如果只按照乐谱上的三拍时值来演唱,就会显得很平淡,但若加上哭腔的处理,就把昭君的不舍之情表达得更加贴切而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
(五)装饰音
在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④作为一种旋律的润色手段,它能够使旋律线条更加迂回起伏,细腻绵长,能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且民族韵味十足。⑤在王志信出版的《母亲河——刘麟、王志信声乐作品选》收录的74首作品中就有66首运用了前倚音、上波音、下滑音等装饰音手法。首先,基于汉字声调的变化,王志信大量运用了倚音技法来达到规范四声、美化旋律的目的。大量使用的作品有《送瘟神》、《千里共婵娟》、《孟姜女》、《木兰从军》、《昭君出塞》、《兰花花》、《我的珠穆朗玛》、《槐花海》等。毛泽东诗词《送瘟神》第一句“绿水青山妄自多”中的“自”运用了小三度的下行前倚音,“自”本身就是四声音调,这种下行前倚音的装饰音运用正好与汉语普通话“自”的发音相符,以达到字正的目的。还有“万户萧疏鬼唱歌”的“鬼”字,也运用了前倚音,此处的下行前倚音则使旋律更具感染力,把万户萧疏、满目凄凉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为表现活泼、敏捷、流动性强的旋律色彩,王志信在他的许多声乐作品中,还运用了上波音的处理手法。⑥运用上波音较多的作品有《梅花吟》、《桃花红杏花白》、《中国的春天》、《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和平之恋》等。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前两句“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中的“白”就运用了上波音进行旋律装饰,有效增加了旋律的流动性,一下子就抓住了听众的心,仿佛看见一位可爱美丽的山乡小阿妹站在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丛中一般。充分体现出该作品活泼、流畅的旋律色彩。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中“还记得小时候”中的“小”字也运用了上波音的装饰手法,“小”字在普通话中应该读三声,而此处在“小”字的旋律上恰到好处的运用了非常贴近三声音调的上波音装饰手法,这样在演唱时就更贴近口语、更显亲切,而且旋律更为流畅生动,更能表达曲作者回想起童年时代与母亲诉说心里话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演唱装饰音,把握好民歌中这些“小弯”的处理。第三,为适应地方语言习惯,确保歌曲与地域风格相统一,王志信还灵活运用了许多下滑音来美化和装饰旋律。⑦滑音运用较多的作品有《木兰从军》、《西行车队》、《荷花梦》、《兰花花》、《和平之恋》、《槐花海》等。《木兰从军》“难坏了姑娘花木兰”一句中的“兰”字,就运用了河南方言中经常使用的下滑音处理手法,非常符合当地的方言习惯,贴近百姓的生活,具有浓郁的豫剧特色。《荷花梦》中“多少梦里你伴随”中的“梦”字,在汉语普通话中“梦”应该读四声,如果我们在演唱中按照没有经过装饰的旋律来演唱则会显得生硬,缺乏亲切感。作品此处运用了下滑音的装饰手法,在演唱中就可以自然的加一点把气叹着“说”出来的感觉,使“梦”更美、更真,使该作品的民族性特点更为突出。还有歌曲《槐花海》抒情段落中第一句“哎哎咳哟槐花海”中的“槐”字,作曲家也运用了下滑音的装饰手法,凸显了北方方言特点,民族韵味更浓,符合作品的地域风格,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二、风格驾驭
王志信声乐作品充满了个性,具有很强的独创性。这种个性是通过其内心严格的分析,深入刻画的具体表现,反映在王志信作品创作中取长补短、吸取化合,使对方的营养转化为自身肌体的各种手法之上。从他的许多声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东西都有一种“冲击力”,并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因此,在演唱、表演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实践过程中,不得不全面考量和审视其个性风格,对其作品风格的驾轻就熟成为衡量歌唱质量的重要指标。唱出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味,需要针对不同的歌曲进行不同的艺术处理。简而言之,就是唱什么像什么是什么,这就是演唱表演的风格驾驭。因为,王志信编创声乐作品不单单是在一个地域、一种方言、一种审美观点的限制条件下进行的,他的作品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地理环境、风格习惯、语言音调于一体,代表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可以想象,对这些风格驾驭不够,演唱出的作品势必成为“四不像”。总体上看,演唱者在建立通道、调整音色的训练后,是能够具备声音通畅甜美、音域较为宽广、声音表现力丰富的特点,为了准确地表现歌曲的风格,还要特别注意了解所唱作品表现的地域风情以及人文背景,也就是要求歌者能够表现出该作品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歌者的演唱水平逐步达到成熟和完美的境地。
三、角色担当
作品演唱表演的过程就是将曲中人物与自我相统一,以演唱者抒发曲中人物心中之情的过程,也就是曲中人物我来演,而演则存在一个角色担当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整个作品的演唱表现效果。角色担当,至少应从深刻理解作品、曲中角色定位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深刻理解作品。演唱一首歌曲,对歌曲的第一印象非常关键,然而深刻理解作品就是完成这一步的关键。一首触人文情怀的歌曲无疑是作者与演唱者的艺术结晶,歌者在演唱表演之前,需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调动全部身心进行全面设计、布局,使声音音色、语言、呼吸、动静协调的音乐张力相结合,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融入作品之中,而非把自己置于作品之外。完美演唱王志信的声乐作品也是同样道理。歌者不仅要了解曲作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更要从作品歌词中聚集感情,把自己置于其中,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对歌词有了感性理解,才能理性的去感受作品,有感而唱,以情动人。如:歌曲《兰花花》、《孟姜女》、《昭君出塞》等,每位歌者对故事情节都是大体了解,再通过歌词的理解以及旋律的起伏来体会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这样,歌者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曲中人物相同的情感,才能用心歌唱,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二是角色定位。笔者理解,歌者走上舞台,就要立即进入角色,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情绪和感觉与曲中人物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演唱表演把这种情感传达给观众,进而引起情感共鸣。这个过程俗称“入戏”。再者,实现歌者自己与曲中人物的契合,最好的方法就是联想,就是把自己想象成曲中的人物,把曲中所要描述的情境强加到自己身上。昭君为和亲做出自我牺牲、孟姜女千里寻夫却看到遍地白骨后的悲痛,祖国人民感叹祖国宝岛远离大陆尚待统一的遗憾和急切心情,这些都可以把自己放置于曲中人物的角色来进行演唱表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听众的目的。本文来自于《四川戏剧》杂志。四川戏剧杂志简介详见
四、多元表演
作品再好,没有良好的演唱表演实施,终将事倍功半、徒劳一场。声乐的演唱表演就是将所有日常的知识积累、技能积聚、才气悟性、智力灵感凝聚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并充分展现出来的活动。从宏观层面上看,声乐作品的演唱表演也可以看作角色创造的过程。因为,歌者的演唱其实也是表现曲中人物情绪、情感的过程。这种表演不单单限于用歌声来展现曲中人物的精神状态,它更需要歌者以恰当的形体动作使歌唱表演达到形象化、完美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曾经指出,艺术实践中的角色创造无外乎“两条平行的动作线”,一条是精神生活的内部动作线,一条是形体表演的外部动作线。完美演绎王志信声乐作品,歌者不仅要歌唱,还要有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而且要把声乐技巧完全融合于深刻的艺术表现中,在表演上做到神到、眼到、形到,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更加传神,表演更加形象化。神到就是在表达歌曲内容时,应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适度夸张。眼到就是要求歌者在歌曲演唱中的一种仿佛就在眼前的似曾相识的感觉,要会用眼睛表演,发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作用,要会用眼睛同观众交流,以此达到感动自己也感动观众的目标。形到就是要求形体动作要协调优美,男性要表现出健壮英气的特征,女性要表现出端庄大方的风格。可见,演唱者的举手投足放射医学论文都透视出他的艺术修养,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反映出歌者的内心感受。因此,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再加上良好的声音和演唱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良好效果。
作者: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