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不能把教师自己的解读结果强加给学生。举个例子,解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从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第一二遍上课,是按参考资料上讲的,板书如下:百草园←(对比)→三味书屋(乐)(苦)从上第三遍开始,关注到学生的感受,主要板书改为:百草园←(对比)→三味书屋(游戏乐园)(求知乐园)以上两种板书设计,是对文本的不同解读的结果,区别主要在于对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不同感受。为什么会把三味书屋的生活解读成是“苦”的呢?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吗?不是的。你看,在那里读书,学生可以“到后园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教师有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所有这一切,都是小孩子自由、快乐生活的写照,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自由快乐的心理。从小孩子的角度看,三味书屋的确是求知的乐园,而不是枯燥无味和苦。
二、要从作者的写作角度来解读文本
要想成功解读文本,就要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作者所选取的自然的、生活的图景,经过思想的渗透、情感的倾注,就不再是原先的个别的生活图像的复现,而形成了有情有境、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一种典型生活空间,一种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更能理解作者写作的缘由。例如,读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五书屋》以及读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他们都是从小镇走向大都市的,大都市里人心叵测,环境乌烟瘴气;与这些作品表现小镇上的那一份温馨,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形成对比。《社戏》中,偷了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非但不责怪,还夸他的豆好,还要送给孩子们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更是写了小孩子顽皮、无法无天的一面:为拨何首乌而弄坏了泥墙;把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站在高高的石井栏上跳下来……《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再现出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里人性皆真,人性皆善,人性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发的人性美、人情美,编织、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人人勤劳,为他人作奉献,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即使硬给他还要退回去;实在难于推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这里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善好施,如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不因家境富实而盛气凌人,而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送给老船夫鸭、粽子等;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这里未经商业文化的侵染,商人亦好义远利,如屠户见老船夫前来买肉特意切一块好肉给他,执意不收老人的钱。杨文兵、翠翠、天保、傩送、商客、妓女、船工,各式人等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淳朴的原始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往来的船只,弯弯的山路,吊脚楼支撑的茶峒小镇,俨然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以上所举这些,并非完全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小镇上温馨生活的一面,寄托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要从编者的编排角度来解读文本
为什么要从教科书编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呢?因为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练习的设计等,都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都有他们的设计意图。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了解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某篇课文或某个教学内容在某个单元或某册书中的作用,从而选择教什么和怎么教。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者告诉我们:本单元就是以史传文学为学习重点,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陈涉世家》一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司马迁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隆中对》出自陈寿的《三国志》,是人物传记的节选,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因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我们把它拿来与《隆中对》参照阅读,便于加深对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和理解。以上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这对今人了解历史、审视现实大有裨益。这个单元还将五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这五位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比较他们的风格差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以上这些,就体现了编者对本单元的编写意图,也是我们解读文本、进行教学的重点。文本的教学解读,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但最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本解读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杨国强 单位:镇康县勐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