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地区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培养分析

摘要: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帮助布朗族学生认同国家主流文化、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并融入到世界文化中,是推动培养布朗族双语教师和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布朗族;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培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反作用于语言,制约语言的发展。布朗族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靠口口相传。调查显示,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布朗族的语言发展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汉族杂居的布朗族日渐被汉化,如在云南省双江县的邦丙乡、沙河乡和勐库镇等地,距县城20公里以内的布朗村寨,有90%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已不会说布朗语,其中的50%甚至听不懂布朗语,对本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认知模糊,兴趣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父母认为孩子说汉语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因此,有意不教孩子学布朗语。二是因地处边疆,居住在较为闭塞山区的布朗族则完全不会说汉语,如邦丙乡的赛罕、回晓、江边寨等地学龄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到小学二年级都需要教师使用民汉双语教学。这两种现象既不利于布朗族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民族认同,也不利于布朗族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主流文化中,接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必然就不能很好地形成国家认同和多元文化适应。根据Cummins和Clarkson的研究,“儿童越是接近平衡双语水平,获得认知优势的可能性越大”[1]。他们在研究认知和双语水平时运用了门槛理论,认为儿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能力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或相对能力不足,可能对其认知能力带来消极影响;若两种语言能力达到平衡双语水平,则其认知有积极优势。这就表明,很好地发展民汉双语教育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获得更好的学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2]。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3]1。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窥见一斑,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必须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也是如此。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而边疆民族地区偏远落后,现有的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和师资培养质量都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教育教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双语教师培养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由于布朗族没有文字,开展布朗族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就具有了特殊性和困难性,因此,探究如何有效开展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现状

1.学前教育现状本课题开展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邦丙乡。田野调查数据显示:邦丙乡有5个学前班;学生总数90余人,其中布朗族学生40多人,只会说布朗语的学生有23人;教师5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有1人,其余4人均为即将退休、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布朗族老教师,所有教师都是专科学历,且80%属于成人教育学历;教学内容主要是单韵母、10以内的加减法、音乐、美术、舞蹈等;双语教学体制类型是双语单文型的辅助性双语教学,即所使用的教材均为汉文教材,教学过程中使用布朗语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数据来源:邦丙乡教办,2016年6月)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边疆民族地区布朗族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对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有需求,但目前的办学规模太小,师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达标但“含金量”低,专业化的学前教学双语师资匮乏,难以满足高水平、高质量的学前双语教育需求。2.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现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院校,前身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临沧市唯一的高等学校。2003年开始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34人(三年制416人,五年制118人),毕业生主要面向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学前教育领域就业。2014年3月,学校与双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班办学协议》,该协议明确指出:面向双江全县招收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种少数民族,并会讲民族语言的各15名初中应届毕业生,委托临沧师专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民族双语示范班。2014年、2015年学校面向双江县招收了23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其中四种少数民族的总人数为17人,实际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因一些客观原因没有成立示范班,而是将这些学生安插到普通教学班学习,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如表2所示。表2显示,目前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显性课程中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学习的课程。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学习只能以隐性课程的教学方式存在,即“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课程”,通过民语角、周阅读计划、少数民族文化学习微信群等方式间接地创造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学习交流平台。基于此,目前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培养的民族特色不突出,培养途径老旧,师资量少,课程内容和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三、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途径

1.注重政策导向,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从美国和加拿大双语教育发展史来看,政府主导至关重要。美国通常采用政府和大学、州和学区共建的双语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心,或是由社区和学校共同举办双语教师短期培训;加拿大则通过大学主办“双语教育研讨会”“浸入式双语教师进修班”等方式培训在职双语教师[4]。国内的状况恰恰相反,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合作脱节,政府找不到急需的双语师资,而学校培养了双语师资就业又困难,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发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生活条件艰苦,教学环境艰难,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对双语教学可以推动少数民族教育、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出现地方政府对培养学前教育民汉双语师资不重视,与地方高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后,仍出现职能发挥不充分、协调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培养工作的高效推进。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统筹,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如在教师招聘方面,可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适当提高民汉双语师资的工资待遇、改善民汉双语师资的工作环境、优先照顾民汉双语教师职称晋级等,保证双语师资的工作热情。同时,充分调动当地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以政策为导向,制定民汉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5年规划,在地方高校或是少小民族,如可以在布朗族聚居地中在教学条件相对完备的中小学设立民汉双语师资培养或培训基地,选拔优秀的民汉双语教师到当地高校参加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或聘请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人、学者到当地培训等,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创造一切条件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培养。2.强化学科建设,优化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课程体系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其建设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题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前所述,本研究中所调查到的学前教育民汉双语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因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了民族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等问题。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并了解社会形势发展需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职能,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在课程内容、知识体系、能力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如在专业课中设置1—2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课,适度增加民族语言和文化选修课,定期修改和完善学前教育民汉双语师资培养方案。此外,根据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语言的习得包括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课程建设,还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多渠道的学习平台和多元化学习环境,实现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养的信息化。如双江县广电局开播民语新闻,其中就有布朗语新闻播报;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名为“数字佤族”的微信平台,致力于佤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该平台可以帮助省内高校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成为文化传承的学习载体。地方高校应积极与这些单位和机构协商合作,借助这些平台更好地实现民汉双语师资隐性课程的开发,优化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教学机制,提倡小班教学,争取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师资培养示范班。或是推行学分制改革,开辟学前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课堂,以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小组合作、任务导向、沙龙等形式,充分激励学生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3.重视教研共进,实施合作化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是高等学校的四个重要职能,“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已成为当代高校内涵式发展所遵循的普遍原则。因此,要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的培养,除了知识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重视教研共进。同时,要明确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地方高校要注意避免把学生培养成“学术性”人才,而是重点培养专业化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必需、足够和先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树立科研意识。此外,边疆民族地处边疆,在地缘上处于劣势,与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的信息交流存在一定障碍,如信息闭塞、资源贫乏、对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了解不够等。同时,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学术研究还往往存在资金投入有限、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开阔视野,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省内、国内的优势资源,争取优势资源的帮扶,利用语料丰富、双语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合作化协同育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形式,扩大对外联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共同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

参考文献:

[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培训部.2011—2020年发展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章程,20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

[3]方晓华,付东明.双语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4]王莉颖.国外双语教师材料管理论文在职培训模式探析———美国、加拿大、芬兰案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作者:陈升雅 周家瑜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地区学前教育双语师资培养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72975.html

    相关专题:军事历史研究论坛 电商对零售业的冲击


    上一篇:述评网络教育下高职教学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