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事业单位所占有的、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之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不变的资产。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完全发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事业单位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稳定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价值较高、使用期间较长、使用中的管理难度较大等明显特点。同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也具有:统计时间长、经常发生转移、盘点工作量较大、对信息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正是由于固定资产的这些特性,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中出现重复购置、运行成本增加、影响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但是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不健全、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存量不明确、资产的配置与使用效率低下等。随着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各事业单位必须正视的课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注重固定资产的购置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的来源主要是依赖于国家财政投资。有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到账后就将固定资产发放到不同职能部门使用,而对于固定资产能否在使用中发挥其最大效益、其功能是否能合理实现等并不做过多的考核与监督。例如:有的事业单位为了争取经费,盲目购置、重复购置、过量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严重,上至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下至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最关注的不是对被替代后的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处置等问题,最关注的是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的性能。比如:我单位最近几年通过上级财政补助资金购置和上级主管部门拨付了清扫车、压缩车、快速保洁车,而对于旧的环卫车辆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造成了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并未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也未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形成有效地监督与考核机制,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严重。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帐外资产现象明显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例如: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及时性,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控制固定资产的实物状况。由于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较大,特别是事业单位在早期年份中购入的固定资产,在购入初期账面价值较大,但是经过多年的使用后,有的固定资产已经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中,有的已经达到了报废年限,这些固定资产的账面上记录的仍是当年的购入价值,这就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问题。例如:我单位很多年前购置的垃圾车、自卸车、洒水车等已使用多年,且已报废,但这些车辆仍留在账上,并未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清理。再例如:我单位新购置的车辆等固定资产有些是上级主管部门拨付、调配,拨付的时候只要相关部门办一下交接手续就行了,由于不是我处购买,所以未经单位内部多方联合验收,也未对购入的资产登记入账;还有的我单位中的固定资产都没有按规定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未做冲减处理等。这些都是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
(三)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国家资产的浪费
有的事业单位在购进固定资产配置时,出于对价格、便利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事业单位购入了很多实际价值并不高的小型设备或仪器,而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并不知道单位已经购入的这些固定资产,为了工作便利又购入了多套仪器和设备,这种重复购置的现象造成事业单位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有的事业单位对办公用品追求的宗旨是:时尚、求新、求全,再加之各科室之间的攀比之风严重,结果为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再例如:有的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后并未完全投入使用中,也没有按照各科室的实际需求进行分配,出现大量固定资产闲置的现象。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关键是在人这一基础环节上。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重新树立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和理念才能保证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单位领导必须站在战略发展高度,加强整个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在不断地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完整与高效发展。另外,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要求在单位中层领导、普通员工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完成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例如:组织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使每名员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员工爱护和使用固定资产的意识,并努力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增强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一般而言,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其所追求的目标与所承担的风险之间呈现出正相关性的特点,即:追求的目标越高,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通过科学、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估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为规避不可控风险的发生创造条件。而进行风险评估的基本前提是能够掌握足够的情报,能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因此,事业单位在对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风险评估时,一定要对事业单位内部掌握的资固定资产的规模、特性、增长速度、可控的范围等进行细致了解,同时对所在行业、目标领域的发展状况、不可控因素、风险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资料进行整理与搜集,最后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制定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和战略规划。
(三)加强预算,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机制的完善
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的科学、合理的预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内部控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与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编制预算时一定充分体现出本单位的管理目标,尽量避免预算目标偏离实际。例如:如果预算的目标制定过细,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因此,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实现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另外,还必须兼顾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未来等的发展状况,制定预算时应理性地结合这些时段的情况,既要避免预算的守旧性,又要全面考虑预算的综合因素。例如: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及时了解事业单位内部各使用部门在不同时期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根据单位的人员数量确定合理的配置标准,为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上提供准确的信息。
(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应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负责固定资产的配置,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管理,负责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对下属事业单位须安装财政部门统一配备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清查、统计及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事业单位也应接受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报告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使用、处置情况。总之,建立完整的、标准化的、集中化的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能够实现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安全与完善的目的,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
[2]刘永泽,唐火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动物医学论文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
[3]丘晓文.浅谈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比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作者:张海燕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相关专题:微生物类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