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的基本构成
1.1成熟度等级(LEVEL)按照项目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也设定为5个等级,从最初级也就是第一级到最高级也就是第五级水平能力逐层次提高,逐渐趋于成熟[2]。各级成熟度的名称如图1。(1)第一级(初始级)。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企业意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理解和接受造价管理的基础性的知识,但还没有建立有关规范标准、经验积累,投资估算计划随意性很大,个人对造价管理能否有效控制关系很大。(2)第二级(范式过程与标准形式)。建筑企业慢慢地意识到需要发展工程造价管理规范性过程,在造价过程中重视技术和经验的逐渐积累,从而被普遍接受和应用。(3)第三级(造价管理的组织标准和制度化过程)。在这一阶段建筑企业意识到造价整体过程组织体系的重要,从而建立一个标准规范的工程造价组织体系,并使整个造价管理体系制度化。(4)第四级(范式转换定量效用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分项工程的管理和组织体系都能根据国家定额规范和计算规则[4],再结合技术创新、积累经验、实际建筑环境和市场经济形势来确定工程量和工程价,可以中间穿插统计等其他计量方法,从而达到从每一个小的分项工程的有效计价来进行单位工程的有效计价。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企业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还要考虑运营和维护成本,这样才能更科学地进行设计和选择建筑材料,利用国家定额规范更好地控制建筑造价,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成本。(5)第五级(最优化级)。在以上4个等级的基础上,每个造价过程管理都根据每一个子系统的内在和外在的综合因素进行优化和改善,实现造价管理目标的优化管理,建筑企业通过循序渐进的改进和创新每个过程的内容和要素,从而最终达到不断改善的良性循环。1.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域造价管理的知识系统是建设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各项子系统的集合。在整个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里都穿插着一个核心的造价控制生命周期。在项目管理中更侧重于建设阶段,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建设阶段,还要注重建设前与建设后这两个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包括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建设项目的规模、建设项目的内容、建设项目的工期和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建设管理。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招标和投标有关工程造价的管理细则,应把握建设工程造价中与法律、法规有关的条款[3]。同时在组织设计方案的竞选、施工过程的招标投标、对设备采购的招标投标中都影响着建设工程造价,因此要在这些知识领域中把握好每一项的造价管理,这样才能把总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范围之内。工程造价知识域如图2所示。1.3过程域(PA)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领域中,业主为使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达到各个等级水平,则应设立重要的改善对象领域,这样的领域称之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域包括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实施阶段的施工预算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结算[4]。如图3所示。根据在整个过程的重要度,这些过程域又可以分为关键过程域和一般过程域,关键过程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管理域,一般过程域则可以兼顾管理。1.4目标(GO)目标是通过应用知识领域在过程域中评价其每个过程的实现程度。建设工程造价目标域则是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1.5实践(AC)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都有为了实现过程域中的每个过程的目标而必须完成的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称为建设工程造价过程域的实践。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首先是决策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投资估算,必须在决策阶段对建设标准水平的衡量与确定、建设地点的勘察与选择、建筑各个分项工程工艺的评选以及所用设备的选择等一系列工作与活动认真负责地去实践。在设计阶段,为了更好地控制设计概算,需要在提高设计人员经济意识、规范建筑设计标准、积累设计经验、综合建筑功能与价值优化设计方案等一系列工作与活动中更好地去实践斟酌。在招投标阶段施工图预算中,需要在编制招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审查与核对、施工单位的投标竞选、施工合同的审查与签订等一系列活动中去认真实践。在施工阶段,为了更好地控制施工预算,需要更加注重现场的施工过程管理、合同管理,原材料的购买与管理、施工人员的调配等一系列现场实践活动。在竣工阶段,为了更好地控制竣工决算,需要实行每一项责任制、对实际工程量进行核算,并在清单模式下的综合单价是否与招标投标时一致、确认设计过程的变更、措施费用的调整等一系列工作与活动实践进行。1.6保证(EN)保证就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为了确保每个实践工作与活动能够顺利实施而必须具备的一系列条件和规范标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保证主要包括人员、定额、资金、组织、技术、信息等。在这些保证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实践,最终达到最优目标。1.7通用步骤(CS)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通用步骤是在实际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的几个步骤,将其定义为投资计划、实际施工实施、资金控制、评价[5]。通用步骤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和参与该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人员、组织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投资计划是确定项目计划并对建设项目投资数额进行估计;实际施工实施则是按照投资估算的资金量进行每一项实际操作,实现其计划中项目的内容;资金控制则是根据资金投入量与实际施工操作环境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更进行计划调整等;评价则是对建设项目实际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并对建设实际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单元内部流程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中,成熟度单元是由过程域、目标、实践、保证、通用步骤这一系列要素通过相互之间的组合构成的。在这个内部结构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是复杂的也可以是简单的,并根据实践的操作环境来构建。本文建立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成熟度模型流程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图中过程域、目标、实践构成了成熟度单元具体在实施中的顺序,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根据不同工程环境的条件保证来顺利完成。在具体工程项目中,计划、实施、控制、操作等每一个通用步骤都需要过程域、目标、实践这样的指导顺序来实施。同时可以通过增加每一小步的成功率来整体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6]。
3用AHP方法对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价计算
3.1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是必须突出重点。利用成熟度模型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其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资料统计在设计概算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0%[7]。本文以投资者的身份利用AHP方法对工程造价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价,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5所示。3.2单排序确定指标权重(1)采用AHP方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2)建立指标判断矩阵,还需建立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便于评判。本文采用七级比例标度,用“1”表示同等重要,“3”表示稍微重要,“5”表示明显重要,“7”表示强烈重要,“1/3”表示稍不重要,“1/5”表示明显不重要,“1/7”表示强烈不重要。(3)计算每个专家给出的各层指标判断矩阵的权重和一致性程度。CICRRI式中,CI是一致性指标,max1nCIn,max是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n值为1,2,3,4,5,6时,RI分别取0.00,0.00,0.58,0.90,1.12,1.24。当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否则要对矩阵进行适当的调整,直到通过一致性检验,这样计算出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经过单位化后,才可以作为各指标单排序的权值。构造的判断矩阵见表1~表6。
4整体提高造价成熟度评价价值
衡量一个组织整体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指标很多,其中成本绩效指数(CostPerformanceIndex,CPI)是最重要的指标,CPI可以用下式表示:CPI=预计成本/实际成本式中,如果CPI的值等于1,说明该项目造价是按计划交付的;如果CPI值小于1,就说明这个项目超支;如果CPI值大于1,那么这个指数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越小,则说明对这个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就越稳定。根据上述建立的工程造价成熟度模型,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越高的企业,其直接成本就越低。成熟度高的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成本一般为6%~7%;而成熟度低的企业的工程造价成本一般为11%,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低的企业同时可能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成功的可能性,从而导致间接成本的增加(如工期延长,错过市场机遇,客户不满意等)[8]。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利用成熟度分析使造价管理水平和直接成本能够达到双赢,也就是说在成熟度模型的辅助下进行高水平的管理而直接成本相对较低,整个系统效率就相应提高了。
5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本文把工程造价管理单独分开来建立成熟度模型。有时管理人员只是注重整个项目系统的走向而忽视了怎样提高每个子管理系统的运作。本文建立的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是初步探索把以前非常有效地对整个项目管理系统成熟度的管理技术引入到子系统工程造价管理中。通过提高这一个子系统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乃至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本文构建的建设工程造价成熟度模型只是一般意义下的一个框架模型,还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造价环境,对模型进一步细化组织,其合理性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探索。
作者:李慧 王建国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相关专题:工程图学学报 小木虫 中国经济增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