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教育是教育与生态的辩证统一
生态教育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原理来指导教育。“教育生态化”是一种新理念、新视域,即用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中,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优化处理,“教育生态化”揭示了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生存发展无法脱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与人类、自然、社会存在千丝万缕校训精神与教育创新Xiaoxunjingshenyujiaoyuchuangxin的内在联系。完整的教育系统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但有教育者、教育内容,还包括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等。要厘清教育的内涵,我们不得不对目标性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因为目标不但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而且对于力量的凝聚、错误的纠正也有重要作用。教育要有成效,就必须将目标放在第一位,只有如此,才能引领教育的方向,从而提高教育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因此,目标的确立对于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而自然性只是人的属性之一。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现实性是人存在的本质,而这种现实体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因此,“现实的人”应该成为教育生态发展的立足点,通过教育将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系统,因此,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印记都能在教育系统当中体现。如今,多元化方向发展致使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难以为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消解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跨学科对话与研究必将走向学术研究的历史前台,教育研究借鉴生态学理论是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具体表现,具有时代必然性。
(一)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教育生态发展在继承传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学原理,强调教育应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制止和调整了以往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的弊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是生态教育的基础,一方面取决于其辩证思维,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整体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文明进行继承和创新,在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抛弃机械、静止、片面和孤立的思维观念,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发展的论断。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是整个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也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因而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指导作用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包括目标的全面性,即实现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主体的全面性,在教育主体上,要使每个学生受到公平的良好的教育,尊重、维护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少数或部分学生得到发展,实现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二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招生规模的扩大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相适。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注重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掘。“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发展无疑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其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这反映到教育中就是要处理好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的关系,平衡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坚持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并使其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可持续发展要求则指教育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发展的缓急都要注重其可持续性,不能竭泽而渔地发展,而要立足于教育的基本情况,有重点地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以体现生态学中的核心思想——生态平衡理念,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的均衡和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选择
对高校而言,要建设成和谐有序的生态教育体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辩证统一地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生态文明则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在高等教育中要强调协调发展,就要注重人与教育环境的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协调。生态文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上始终将和谐作为基调;此外,生态文明体现为生产观,建立在生态系统可持续基础上的生产,长远性的生产;同时它还是一种消费观,一种不排斥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又不一味破坏自然的观念。生态意识本身就是人的看法和观念,它决定了人在对待生态环境上的选择,是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立场,是平衡人类内部权益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生态理念和思维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意识是生态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教育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因此,发展高等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观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发展生态高等教育的根本路径。
(二)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策略
1.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系统是由人、教育活动、环境构成的复合有机整体。理想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教育系统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良好协同。我们要看到,要想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就需要从教育系统的结构配置着眼。正因如此,优化教育结构是当前的必要选择,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彰显出教育应有的功能。生态化对资源配置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从教育生态化视角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可清晰地看到现有的高等教育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平衡、学科布局不协调、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所致。因此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发展原则科学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功能。除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外,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坚持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本科、研究生教育质量,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建设过程中,力求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教育运行机制。
2.将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典型的社会文化,其不但充斥着浓厚的学生特性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过多地反映了时代价值观的走向。在校园文化营造中,除了直接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将隐性教育充斥其中,充分融入生态文明价值,将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去,引导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潮流和风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注重隐性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利用校园景观、校园网络、校训、宣传栏等强化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创建人文化的和谐氛围,使校园成为影响高校教育生态化发展的重要环境。
3.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
育人才培育生态化人要成为主体是存在条件的,只有与一定的客体存在关系,并能支配客体才能形成主体,当然要发挥支配作用则需要依仗自身的主动性。正因如此,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将教师这个群体凝聚在一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发展空间。此外,以往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改变,只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形成双向循环,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探究性教学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学习和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投身到前沿科学研究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其长远、可持续的眼光,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才能更加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加强健。
作者:曹武军 单位: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