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学
教学活动属于双向性活动,教学中不论是知识、情意、技能因素,只要接受者通过理解领悟进行消化,方可达到吸收效果,这期间过程需要学生同教师一道努力,相互交流沟通,提高学生参与欲,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才更有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要设置目标法、价值追求法、情境设置法等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的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知识,改变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良好的体育认识,对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它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理定势,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融洽教学氛围,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认可教师,相信教师,愿意将生活的烦恼和教师诉说,使得师生形成了亲密的朋友关系。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实现高素质教学。
2课堂授课手段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学重要性
教师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目的和特点不同,适当使用集体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班集体内得到鼓励和帮助,渐渐地养成自信心理,缺乏自信是当代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很多学生喜欢将自我封闭起来,不愿意接受外界。体育教学将提高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根据学生兴趣、体能等因素来确定教学目标,分组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在团体内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听取他人意见,形成合群定位心理,培养了人际交流能力。体育教学根据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等等差异,不断的转化主客观环境,强化学生生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差异,制定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那些不善交流、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学生,教师将这些学生分配入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性强的活动中,鼓励学生多交流,提供学生发言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大学生交际圈,学生愿意主动去交流,渐渐地改变内心个性,渐渐地散开心扉同同学交流。
对那些做事不果断、性格忧郁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多参加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这些项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多参加这样的运动,学生优柔寡断的性格渐渐地被改变,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促进不屈不挠的品质形成。对那些性格急躁、冲动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慢跑、太极拳等项目活动,这些项目具有磨练人耐心和意志作用,学生多参加这样的锻炼,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会被提高,那些冲动、急躁的性格特点会被磨掉。那些容易紧张,情绪变动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参与排球、足球等体育项目活动,这些项目比赛比较激烈,从中培养学生冷静思维,帮助学生养成沉着的心理。
3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将健康教学放在第一位,要在健康教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教学。当代高素质教学要求学生身心都要达标,体现在体育课程达标和心理健康也要达标的基础上,这是新世纪的教学目的。
作者:郑金祥 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体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