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纺织品艺术设计论文

1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与专业培养目标对接欠准确。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为非绘画类专业,而在本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其侧重点必然与绘画专业有较大不同。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中国画课程属于基础课的范畴,所以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必定要结合专业特色,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并要与纺织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合理结合。而目前开设有此专业院校的中国画课程虽然多选取精通于中国画的教师讲授,且教师的绘画水平与教学能力较高,但课程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有脱节的现象。例如,在传统中国画课程内容设置中,多以了解中国画历史、掌握中国画白描技法等方面为主要培养方向,但显然单单以知识灌输与技法讲授为主要培养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课程既是基础课,也是纺织面料图案开发的重要素材选择来源,而与中国画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该专业学生应该重点掌握和学习的。因此,重新审视与定位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方向是十分重要及必要的。

(2)课程教学方式呈单一化,表层化。

在常规的中国画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教学单一化与表层化的问题。根据调研,可总结出较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单一注重工笔白描技法训练。由于中国画课程在纺织品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通常被设置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与技法的掌握,因此导致课程教学的偏重点多在白描技法上,而并无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和感悟中国画所饱含的艺术精髓与意义。例如,在60课时以下的中国画课程设置中,教师通常只安排学生花卉白描技法练习与工笔晕染手法的训练,练习手段也多以临摹为主,其他并无更多尝试。

2)技法与中国画理论并提,但存在生硬讲授现象且显表层化。在部分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会在大一至大二阶段安排两次中国画课程学习,并在教学内容上将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画艺术理论适当结合进行讲授,但这远远不足以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中国画文化,不断学习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更无法与本专业后续课程较好的链接。

(3)教学内容较单调,与纺织品设计专业实践脱节。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强并与市场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所以本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多种绘画基础技能,一定的面料创作能力以及对多种民族文化、设计理论、时尚资讯的掌握和学习能力。所以在中国画课程设置中,目前的教学内容必然是略显单调的,其体现在只限于讲授中国画范畴内的知识点,或只要求学生练习白描或工笔技法。因此急需充分结合该专业的特色,拓宽讲授与学习范围,以适应现代纺织品艺术设计的教学培养方向与相关产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2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课程设置改革

从以上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课程设置的现状总结不难看出,中国画课程设置改革是必要的,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改革中的诸多问题便是教育者研究的重点所在。现就课程设置的几个方面进行以下探讨:

(1)课程立足点定位的准确性。

1)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从诞生到逐步发展都始终基于我国纺织产业的存在而设置,所以本专业与市场的紧密度不言而喻,这就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基调与发展方向。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综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纺织产品设计的创作能力、实践能力与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能力,所以在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通常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组成。而为了符合当下对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各院校该专业教学已逐渐形成了以“理论+实践”为理念,以“基本技能、创新思维、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强”为指导思想,贯穿于从基础课、专业课到社会实践、科学教学全过程的教学体系。中国画课程正处在整个培养计划的基础阶段,而本专业对基础课程的要求也不仅仅是技法与相关知识灌输的层面,所以中国画课程设置的立足点是基于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向所确立的。

2)依托于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中国画课程设置的立足点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基本技法的掌握自始至终都是课程开设的必要前提,使学生有较好的纺织品图案手绘能力是本专业人才必备的上岗条件。其次,使学生对中国画具有一定的综合鉴赏能力和对中国画相关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也是课程立足点的重要方面。再次,引导学生形成对我国传统艺术进一步深入了解与研究的渴望是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所在。试想通过中国画课程的培养,学生若能够对中国画等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探索、研究、拓展与突破,并合理的应用于纺织品相关设计中,那么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应是颇具成效的。所以,中国画课程设置应以“技法掌握、了解感悟、实践深入”几个方面为立足点,利用有限的课时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并制定科学的训练培养模式。

(2)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依据中国画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方向,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如下:

1)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该专业中的中国画课程内容依旧可根据以上所分析的课程立足点的三个方面进行设置。首先,从目前本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现状来看,在进入大学之前,较少有人接触过中国画及相关文化知识,但基于学生目前对新事物新理念正处在吸收能力最快最强的学习阶段,应在课程的前半段有效传授中国画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可包括中国画的历史、分类、特点、名家名作及创作流派风格等。授课方式可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课下搜集补充为辅的形式,以此来使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基础认识,若课堂时间有限,则应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或相关课题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培养其鉴赏能力与分析能力。其次,在对中国画理论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临摹练习是该专业训练基本功的必修环节。而在此环节中,工笔白描技法自始至终都是应重点掌握的。由于纺织品图案的绘制融合了多种基础技法,其中毛笔勾线,色彩晕染都是常见的技法种类,而工笔画技法训练恰恰可以成为纺织品图案基础训练之一,所以,大量的工笔画临摹练习是课程内容的第二个重要部分。再次,通过对中国画的了解与临摹,学生应对中国画相关知识深入挖掘,结合本专业特点,选取切入点纵向研究,综合应用,进行课题式实践,具体教学方法与内容将在文章第二节第三部分“课程教学与纺织品艺术设计实践相结合”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课程教学中各部分内容比重安排的合理性。从课程时间上来看,各校本专业的中国画课程基本在30到60课时左右,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较多的知识点传授与课上较长时间的技法训练是不现实的。所以,理论课程讲授、课堂技法训练、拓宽联想训练的时间比例应控制在“1:2:2”左右较为科学,但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课下时间应合理应用。因此,大量的技法临摹训练与相关资讯搜集都应该贯穿于课程中非课堂时间的始末,使学生趁热打铁,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课程教学与纺织品艺术设计实践相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国画课程在为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提供基础训练与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与之紧密结合,形成系统的设计实践体系,而此举措也是中国画课程设置改革的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画元素与纺织品图案设计相结合。通过大量的中国画知识文化的讲授与技法练习,学生对中国画元素应有较深入的认识与鉴别能力。因此,课程的后半部分可设置一些相关练习,引导学生挖掘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画元素进行整理分类,并与现代纺织品流行趋势的特点相结合进行主题性纺织品图案设计。在此环节中需要教师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提醒学生在元素提取与应用时不可机械照搬和拼凑,应结合实际并利用恰当的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解构、重组等。第二,可启发学生从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构图形式、元素特点等方面出发,或从一些经典作品中提取灵感,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提取。在练习初期,切入点应明确简洁,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实践中快速进入角色,找到恰当的创作方式。

作者:李喆 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纺织品艺术设计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jsjlw/148351.html

    相关专题:影响经济的因素 英语翻译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