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素质与中职语文教学关系
1.1职业素质内涵
职业素质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在相关心理、生理条件上,通过教育、实践以及自我学习等方式形成和发展的思修品质,它是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关键,更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的综合表现。通常来说,职业素质是一个稳定性、内在性、发展性的内容,它通常都包含了思想政治、科学文化、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等不同内容,通过不同条件和因素而形成一定的综合体,并从学生日常行为和工作方式表现出来。这宗职业素质是一种包含教育程度、实际经验、社会环境和共走背景的综合性内容。
1.2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素质的形成与作用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职业素质形成包含了思想政治因素、职业道德因素、文化因素和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产生的。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这些内容深入、系统的开展教学工作,将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内容科学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工作目的。专业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一部分,它是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需要从下面方面入手。
1.2.1语文教学内容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工作理念下的核心内容,它的人性化特性意味着在教学中对学生本身品质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当今科学技术水平如何的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怎么完善,只要人类存在、中华民族还在,语文教学必然还会得到延续,其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作用也必然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要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开展,尤其是新教学大纲的出现,更是给语文教学内容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1.2.2语文文化知识教学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培养,它是构建在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智商的,而且专业基础又必须要以文化基础为指导,如果没有科学、扎实的文化基础为后盾,那么专业知识所带来的氛围也不可能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达到精技术的目标,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便会发现众多操作技能的不动。因此,做好语文文化知识教学事关重要,是整个职业院校教学核心所在。
1.2.3阅读、口语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关系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它在教学中离不开阅读、口语、写作等教学方式和课外活动。究其原因是因为语文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实践语文知识的核心手段,也是巩固语文知识的主要方法,因此进一步提高这些方面的教学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着重要意义,也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2.1教学对象的正确认识
对教学对象(学生)充分而正确的认识是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为主体”的基础。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共同的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向,又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到他们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学会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对象:对中职生总体水平的认识;对中职生层次差异的把握;对中职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对中职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2.2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在着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故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目标,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共性”,又要尊重职教语文教学的“个性”。这个“个性”即中职语文的特色。中职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是无需受累于升学率,这就为从根本上扭转重应试而轻应用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也为语文教师深入改革教法,提高效率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3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3.1加强识字教学,夯实发展基础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字词才可听懂话,能看书,准确表达思想。大连市就要求中职生要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书写正确、规范。但现实中,大部分的中职生没有这个水平。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3.2改进阅读教学,在阅读中延伸
传统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只是讲讲读读,简单地落实“双基”,无法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3结论
教师要以中职生的专业为载体,明确地为专业教育服务,以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为手段,引导学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培养职业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职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且非一门课程所能解决。
作者:李菁 单位: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