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信息化的含义
我国的物流业已经逐步过渡到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现代物流对信息的要求主要有二:一是量要大,二是准确度要高。企业掌握了必要的信息后,经过加工处理做出正确详尽的分析和决策,就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我们所说的物流信息化就是指把信息技术全面、广泛、深入地运用到各种物流活动中,比如说物流经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作业以及物流流程的设计和控制等方面,并且这种信息化技术能够形成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2.1对企业服务水平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的物流企业拥有的是滞后于物流活动的物流信息,无法及时回应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失去客源,造成企业的利益损失。但是,应用了信息化管理的物流企业则可以对物流作业开展电子化的处理,在第一时间掌握客户随时变化的需求,处理订单所需要的时间比传统企业要短很多,能够对客户的意见作出迅速反应,提高发货与配送的准确率。一套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地了解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和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搜集信息,能够及时掌握商品的库存流通情况,进而达到企业产销平衡。
2.2对企业竞争力有极大的增强作用
物流信息化管理贯穿于整个物流活动流程之中。物流中心其实是一种场所或组织,对商品的实体配销进行着整体分配,不但具有处理订单、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拣货配送的功能,而且还能寻到客源,开辟销售渠道,促进产品设计及品牌开发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建立与有效管理。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中心的灵魂,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管理物流中心内部,还可以把许多相关企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比如说生产企业及销售企业,这样就能够在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实现信息数据的统一共享,企业管理者就能充分利用这些有用信息帮助自己进行迅速、有效、科学的决策。
2.3对企业成本的降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物流信息化管理能通过规模化、少品种、业务统一管理有效地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物流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渴望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以最低廉的成本换取最高额的利润。物流信息化能够在物流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作业活动开展动态分析,最终显示出最优的实施方案,从而实现对物资采购、存储、销售等环节效率的提升。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及时地了解产品销售情况,调整生产,并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完成企业的一系列活动,如报关、订单处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需求计划、销售预测等。比如制定怎样的采购计划、选择哪一个供应商,都能借用软件精确分析出来的相关物流数据作出决断。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无疑是使决策更合理、更优化、更科学的有效武器。
3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进程面临的阻碍
3.1企业决策者缺乏正确的信息化意识
企业信息化工程也可以说成是“一把手”工程,决策者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信息化有着什么样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可是,部分大型物流企业和许多中小物流企业的“一把手”还没有对企业信息化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有些还片面地把企业信息化等同于购买和使用一套管理软件,具体来说就是以计算机操作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他们不懂得对业务流程与管理体制开展革新才是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实质。
3.2条码及射频技术普及率比较低
条码及射频技术的作用是对物品进行识别,这种技术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起步并不算晚,但是普及率一直以来都比较低。《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是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做出的一份权威性比较高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我国的企业中,有四分之三的企业的货运单元以及储运单元缺乏条码标识。这种位置码和条码的低普及率状况对计算机物流的运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着仓库管理朝着自动化方向转变。此外,条码及射频的低普及率不利于物流流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反馈,使得物流企业没有及时有效地与工商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限制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
3.3缺乏物流信息化人才
物流企业要顺利实施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人才。但是,许多物流企业面临着没有或缺乏足够人才的尴尬,特别是难以招到既懂管理又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这种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我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于物流的信息系统比较少。从研发能力上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可谓相差甚远,物流信息系统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很难互通,信息共享困难。
4实施与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4.1从“领头羊”的层面进行提升
物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改变自身对物流信息化存在的认识偏差,真正了解物流信息化的含义与作用。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积极参与自身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和战略的制定,学习怎样开展信息化总体设计,并且向成功企业取经,在对业务需求和客户需求做出正确的分析之上再开展IT投资,制定出明确、合理、科学的信息化策略,做出优先级别的区分。对于软件商而言,则应该深入到物流行业或者企业中,从实践中了解信息化的应用需求和当前系统存在的弊端,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软件的性能,设计出便捷好用、成本低廉、标准化的软件平台,一方面要符合企业现阶段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企业将来升级和扩展的需求。
4.2从“兵卒将士”层面进行提升
通过物流信息化管理培训提高物流工作职员的信息文化素质。有调查结果显示,物流企业还是很渴望相关培训的,渴望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管理的成功案例经验,二是物流企业管理战略,三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四是CIO培训,主要包括如何开展信息化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怎样进行信息化策略的实施。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规划主要有四个层次的划分:首先是信息战略规划(ISP),其次是信息资源规划(IRP),第三是信息系统规划(ISP),最后是企业资源计划(ERP)。以上四个层次出发角度是组织战略从粗到细,先远后近,每一次递进都是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此外,还应加强对企业IT专业人才的技能培训。
4.3从科学、理性的眼光选择正确的信息化模式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供他们选择的信息化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企业自行开发信息系统。第二种是企业与IT公司合作开发系统。第三种是企业信息系统直接交由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设计。第一种方式要求企业有专业的、充足的IT人员,并且IT人员不仅要熟悉企业环境,还要熟悉物流运行环境,与企业高管通力合作,才能开发出适合本企业使用的优良信息系统。但是这种开发方式并不能很有效保证进度。第二种方式需要企业的运作人员对IT公司的技术人员解释很多物流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本身专业的局限性,IT人员还是很有可能意识不到所要解决的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并且,这种开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服务会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客源流失。第三种方式完全是借由物流软件公司的力量。一般来说,这种公司有着专业的物流分析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物流工作经验,非常清楚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信息系统和相关的物流运作流程,再加上专业的IT人员,很容易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良好的信息化系统。此外,专业的物流公司还会在系统设计前安排专业分析人员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充分了解,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再开展系统的开发,这对于中小企业决策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一般来说,大中型物流企业有着更多的资金和更丰富的人力资源,适合于第一和第二种模式。中小企业则适合于采用第三种模式。理论上虽如此,但是企业还是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更正确的选择。
5结语
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物流业的大势所趋,是完成现代物流转变的关键一步。我国物流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带给企业的好处,深入分析自身实施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有效决策,以科学、理性的眼光选择正确的信息化模式,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物流发展步伐,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作者:徐婧 单位: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