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种类
有关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如果仅仅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来分析的话,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业务产生的风险。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日益激烈化的状态,企业内部审计面对的对象也日益复杂,使得企业审计风险不断加大。另外各种电子媒介等高科技设备的广泛使用,企业的审计部门获得的审计信息越来越多,信息资料多而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审计的风险。[4](二)制度产生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一般采用层级式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不能够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平时审计工作中的独立性,审计人员不能自主做决定,所以公司的内部审计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方式。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主管的指挥下紧紧围绕实现本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进行运作,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员工的工作以及审计费用都需要公司负责。(三)方法引发的风险。当前情况下公司内部审计大多数采用账页基础审计方法,这种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企业运作环境了;还没有完全采用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理念[3]。抽样审计技术的采用大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直觉而已,这些特别容易使审计结论出现偏差。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是无法消除的,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其客观存在性决定了我们在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时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一)企业改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传统的企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传统的企业结构是一些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还是其控股企业的最高领导,但是由于领导的经历有限,其只能负责有限的工作,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往往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企业风险也会加大。(二)会计道德以及从事会计工作的员工的影响。因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员工的业务素质是各不相同的,工作能力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是在账务处理方面不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日常会计工作核算[6]。自身缺乏责任感,对工作不负责任。这些都会使企业会计完整性受到影响。进而误导审计做出正确的决策。[3](三)内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影响。当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像其内部控制一样尽量集中在业务发生前及业务发生中,及时发现偏差以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的采取纠偏措施。
三、风险的防范措施
现在很多人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相关的审计人员的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加大。怎样才能采用比较好的审计方法,减少审计工作的成本,很好地完成审计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这些都是现在的审计工作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一)加强公司高管的重视。公司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需要上级领导寄予的重视和给予的工作支持,否则任何工作都无法正常的开展。企业的审计机构的审计、业务的培训工作、审计人员的配备、计算机网络的配备等方面都是无法离开上级领导寄予的高度重视的,[2]只有这样公司的审计工作才能够不断的完善。(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建设。企业必须从机构设置、人员、经费及业务等方面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部门工作的开展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影响和干扰,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完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并且不用直接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负责任。这样可以保证审计部门工作时可以不受相关利益单位的制约。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性。(三)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企业内部审计团队。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培养内审人员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理判断的能力。改革现在的聘用员工的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审计职业准入政策以及审计从业资格获得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等等。
四、对于控制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研究
任何风险都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当然内部审计也不例外,通过提升相关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等方法来降低审计风险是完全可以的。[5](一)不定期的对内控制度进行检查监督。对内控制度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通过对其控制程序进行检查和控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偏差,从而可以采用相对正确的纠偏措施,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客观性、公正性、合法性、合理性。[6](二)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审工作岗位采用主审责任制,完善审批及审理的法规,严格区分开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有权要有责,用权受监督。(三)加强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内审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谨慎性的原则行事,对于每一个审计工作都要对风险有合理的预测,切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者:孙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