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精神文化面临的考验
(一)功利主义思想过盛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经济文化的迅速传播,市场经济文化意识逐渐深入人心,高校在改革中不断迎合市场的要求,推行教师职称评审指标形式化,导致了教师们集体忙碌于搞项目、做课题、发文章,做学问急功近利、虚浮焦躁,甚至滋生出各种学术腐败现象。而学生们读大学不再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探索科学真理,他们徜徉于考证考级的题海中,视高等教育为求职竞争中的敲门砖。大学作为传授科学的殿堂,作为学术勃发的领地,它最重要的本性已经被市场文化的浪潮所侵蚀。
(二)人文情怀缺失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过“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即以人为本。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大学》中开篇即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所尊崇的是“全人教育”而不是人的“工具化”或者“器化论”,虽然“全人教育”的口号喊了好几年,可实际上为了提高就业率,高校在培养学生中仍然过分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导致了优秀人才培养的潜在损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教授曾对当下国内优秀人才培养的匮乏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优秀科技人才一定要有创新精神,理工科学生也需要人文艺术熏陶,“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三)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
大学精神文化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价值文化因素。我国目前建有近千所高等院校,然而真正具有个性特色的精神文化的大学并没有多少,多数学校所标榜的精神文化流于表面,并没有内化成为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取向,更不可能形成学校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精神文化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敲响警钟,我们要正视问题,重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之路。
二、重建大学精神文化的途径
(一)明确学校定位,崇尚学术自由,引导学生价值导向
大学是传授知识与追求真理的殿堂,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大学都应该保持它的本性——追求真理的探索与传播。教育家梅贻琦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言近旨远地说明了大师们独立的人格和求索奉献的精神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意义。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工作,一方面要以兼容并包的思想容纳多元化的学术观点、学术行为;另一方面大学行政工作要尽量配合教学研究工作需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措施对教学研究的干预,形成学术自由、追求真理、不畏权威的学术氛围。以教师独立的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重塑大学精神文化。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全面育人”观念
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培养作用不可估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求教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德自律意识……正是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品格卓越的士人们。大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使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科人才,更要着力于他们精神力量的熏陶和培养,正如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说过“大学教育在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德性的问题”。我国大学教育既可以遵循现代教育体制制度,也可以在制度之上适当地开展优秀民族精神文化传播的活动,以传统文化培育促进人文精神的构建;在保障专业知识及技能传授之余,拓展相关通识教育,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以人文情怀增强大学精神文化的归属感。
(三)结合自身发展,构建特色精神文化
优秀的大学必然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精神文化,哈佛大学的“以真理为友”,牛津、剑桥的“追求学术性”,精神文化的特色是这些大学能够长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每所大学都应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建设不是一味的标语式宣传,不是人云亦云的四字词语概括,而应是每所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核心价值,是师生们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活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因此,构建特色精神文化,要坚持从大学的自身历史发展和教育实践出发,以本校治学理念、校风、教风为依托,总结凝练出符合学情、拥有广泛认同基础的精神文化。
作者:岳征良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