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学习原理
混合学习,是近年来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形成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把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整合,其核心思想就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混合学习首先被应用于企业培训之中,因为企业培训教学对象为在职人员,属于成人教育范畴。因此,“混合学习”原理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进行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1]。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思路:
1.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科学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形成“主导—主体”的模式,使二者紧密结合,互为条件,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2.重视对信息通道的研究。混合学习的研究本质是对信息通道的研究。研究采用什么样的信息通道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接受知识,有利于保证学习效果。
3.注重媒体选择,实现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又能节省成本,协调速度、规模与效益之间的问题,是混合学习理论所积极关注的。
二、传统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融合的效能
1.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优势互补。在网络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实践中,双方都有优势,但也有较为明显的劣势。在两者的融合中,我们把成人教育中的面授辅导与网络教育的在线学习整合起来,先由教师或专家对所学知识进行面对面或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现场指导和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清楚学习的意义、重点、方法和学习进度安排;然后由学生在线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进行具体知识内容的建构,积极调动“主体”的积极性;最后通过教师面对面地辅导,进行总结性串讲与梳理,并开展由教师主导的教学评价。形成“主导—主体—主导”的混合模式,有利于保证学习效果,体现学习的个性化特征。
2.有利于信息通道的完善与通畅。教学活动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活动,没有良好的信息传递,教学过程就不可能发生。[2]在传统成人教育中,教师基本掌握着信息源,通过课堂教学,以面对面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信息通道简捷通顺。而网络教育,因为信息源处于网络或者学习系统之中,信息通道变得较为复杂而多样,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学生,则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导致信息传递中断。把网络教育与传统成人教育融合起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师生的面对面交流,不仅丰富了原有的信息通道,更有利于在教师的主导活动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或适应信息通道,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
3.使媒体选择更有效率,更能突出个性化。目前,多数地区的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机构还是分设的,所有的资源按两套来进行配置,难免会出现重复和浪费。如果把两种教育形式融合,即使在教学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取消重复付出的成本,也会提高媒体选择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把传统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相融合,并不是要媒体选择单一化,而是要让媒体选择更适合对应的学习者或者学科要求。比如对于网络条件好的地区,我们可以基于网络技术甚至是移动技术和数字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支持。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信件、电子邮件或者光盘与较多面授则有可能更适合学习者的需求。
三、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融合中,很多高校做出了诸多努力与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融合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融合层次较低
混合学习根据混合的复杂程度,有四种不同的类型或者说层次,即元素的结合、整合与融合、协作与合作、超越和扩展。[3]目前虽然有不少学校做了部门整合的尝试,但很多仍然是一块牌子下分几个部门办公,貌合神离。个别做得较好的高校,进行了部门和办公人员的合并,甚至在教材、面授辅导等个别元素或环节中进行了整合或相互借鉴,但缺乏整体的融合规划,在招生要求、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面还继续延用原有的体制,充其量仅仅达到了混合学习层次中的第一个层次,与人们所期望的深度融合,还有很大的差距。当然这其中有高校的主观能动性不够的原因,更多的原因则是来自于原有教育体制之间的阻隔与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条块划分。传统教育要与网络教育深度融合,还有待于对现有成人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2.融合过程中壁垒重重
(1)入学机制紊乱。目前普通高校中成人教育招生入学组织主体在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自主权相对较小。而网络教育则采取的是高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宽进机制非常明显。同一高校,同样的成人学历文凭,较为相近的学习方式,在入口机制上却不统一,政策上的不公平待遇,在实践中容易造成混乱,不利于高校的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生源规划,给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融合也造成了较大的障碍。(2)教学过程分块管理不利于融通。教学过程的融合是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融合的关键[4],但在融合的实践中,却也面临种种问题,不利于相互之间的融通。首先,在学籍管理方面,学生信息虽然都需在教育部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进行学籍注册,但同一高校在该网上的操作却有不同的通道,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想从成人教育转入网络教育,或是从网络教育转入成人教育,却无法实现,自然也无法实现学分互认。其次,大部分高校,成人教育还在延用原有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同一高校的同一专业与网络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出入。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得两者之间的融合很难深入。最后,成人教育采用固定的学习期限,而网络教育则采取学分弹性学制,不同的评价体制,造成了两种教育形式之间的不公平待遇,也是融合中所面临的问题。(3)校外支持服务体系的融合也面临难题。在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实践中,二者都采取的是与校外支持服务体系———校外站点合作办学的模式,要进行教育形式上的融合,对校外站点进行融合也是必要的举措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两种教育形式主办高校和校外支持服务体系定位、职能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合作双方在责权利方面的不一致,使二者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整合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3.技术媒体建设或改造需要较大的投入
(1)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融合,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平台作为支撑,但建设新的技术系统或更新原有的网络系统,需要有较大的持续的经济投入,而这又和急遽下降的成人教育生源量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基于成本与效益预期的考虑,使部分高校犹豫不决。(2)校外站点开展一种教育形式,在设备和人员、物资方面较为充足,但若把两种教育形式融合,校外站点则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基于利益的考量,校外站点的贯彻力度也会大打折扣。
四、关于融合中的几点思考
1.融合不可以一蹴而就,而是要与时俱进,分步实施
(1)在招生方面,可以先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不同的教育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比如同一所高校,根据市场情况,在同一地域,可以整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在该地区尚未被广泛接受的教育形式,适当减少招生的专业类别,集中优势学科,做大做强。(2)在教学环节,对于二者的融合可分步实践,逐步融合。其一,找好突破口,做好双方的结合。可以先从相同专业的相同课程入手,找到融合的突破口,优先尝试统一教材、统一安排辅导、统一学籍管理等较易实现的部分,逐步推进两者之间的结合。其二,教学环节逐步推进,做好双方的有效组合。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学时学分的统一开始,逐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作业、考核等方面做好整合[5],统一支持服务和融合校外支持服务体系,实现双方的基本整合。其三,统一规划,做好整合。即逐步打通管理平台、学习平台、服务平台之间的阻隔,统一规划招生专业,做好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尝试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尝试建立学生可自由选择教育方式,自由在不同教育类型之间进行互转互认机制,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2.在信息通道上,区分对待,彰显各自的优势
混合学习原理的核心观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信息通道和媒体选择方面,我们也可以采取区分对待:(1)以理论传授为主的专业,成人教育向网络化倾向。对于较适合于开展网络教育的专业,比如文科类专业,我们尽量考虑使用网络教学,“逐步将函授教育过渡到现代远程教育”[6],成人教育的函授面授辅导,也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网上视频答疑系统、交流社区等予以实现,以期节省成本。(2)以技能性为主的专业,网络教育传统化。而对于不适合于开展网络教育的专业,比如美术等技能型专业,可以采用函授、业余的方式。理论部分选择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操作部分,可以有效利用教室、实验室等信息通道,开展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以保证教学质量。(3)教学方式可多元化,信息通道对应多层次配备。对于某些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或者非学历培训,比如教师班主任管理或者新课改等课程或培训,可在网络、面授等基础上,把学生在单位的实践或实训基地的业绩纳入考核,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实战中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的效果。
3.在媒体选择上,以资源建设为核心,注重实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与设备可用于教学过程。比如IPAD、智能手机等一些新的便捷终端,也用于学习领域,而传统的和网络的通道依然是主流,所以媒体的选择与信息通道的组合,要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同时要注意到,技术只是一种载体或传递通道,所以关注点更多的应放在载体所承载内容———资源的建设。知识内容应降低颗粒度;资源类型尽量数字化;在资源压缩方面要兼顾容量与品质;着力抓住资源这个核心竞争力,让技术为资源服务,以优秀资源提升技术的品位。
作者:黎波 冯彦军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