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1.技能课程举步维艰。
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到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的限制,有些技能类课程(包括: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技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等等)没有开设或者并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课时要求进行设置。
2.家庭对课改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里出去经商的和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奔走在全国各地从事各行各业,很多家长从小就将孩子留给自己的长辈,由于长辈们的文化程度有限、教育方法不当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孩子从小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行为习惯差,性格脾气倔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留守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的成长道路就会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
3.社会多元文化。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多维的现实社会中,受到了社会各种文化的冲击,包括电视传播媒体、网络等载体,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没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有着从众、盲目的心态。社会生活中的多元文化,对学生的思维将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力度,科学、有效地进行反思,促使教育和谐发展。
二、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基础教育的需要。
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连读的工作,我们要稳步向前推进,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它的目的在于课程内容仍与生活和时代相联系,特别是与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科技不断发展,新鲜事物不断产生,教材改革就必须紧跟时代,因此,教师的知识也必将不断地改进,主动接受新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现代社会的需要。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考试内容偏奇、难现象突出;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3.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是现在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三、新课改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与整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反之制约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是前提和基础,学校教育是提升和深化。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学校应主动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介绍学校的活动开展和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家长应以更加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及时有效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活跃学校校园文化,定期举办校园书画比赛、普通话比赛、校园文化节、校运动会、中华古诗词朗诵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法制教育抢答、电脑科技文化节和海报制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成长,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让心灵得到感化。
3.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校本教研,促成学校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任何事物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在研究中教学带着研究的课题去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4.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
在过去,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评价标准增加了,评价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的学校已开始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有的学校还将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三部分,即卷面成绩、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三者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体现了评价的民主化、客观化及平等化。总之,教学评价正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也在日益加强。教育改革与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中央改革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加快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现代化水平,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努力为人民教育服务。
作者:陈广伟 单位: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