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和主要继承者,在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革新教育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视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出发点,明确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氛围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成长平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前言
伴随社会飞步发展,各领域也更加大了竞争力度,众所周知,大学最大效用便是向社会输送可用之才,当前伴随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更多外资企业也看准中国市场,纷纷来到我国发展,各领域同国际融合也更深入,此时培养出更多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异常迫切。因而本文接下来将主要探索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相关内容。
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快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加快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利于加快素质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现阶段,在全面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和实践能力强化的同时,也是践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略,素质教育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1]。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进一步扩展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深化素质教育程度,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快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增加,全球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新发展时代。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就需要大学生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不断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2]。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充分了解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推动产学研有效融合等方面重要意义。依据新课改要求,树立同知识经济背景相匹配现代教育理念。大学生培养目标方面,摒弃以往智力教育为主要思想,树立创新作为主要培养方向的教学思维;大学生培养模式方面,要革新专业对口思想,要以全方位素质教育作为思想依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提出弹性学分机制,依据素质、知识与能力整体要求对人才培养体系加以构建;人才培养阶段,要摒弃过去知识传授教学认识,树立重视创新思维与体验的教学观,将科技创新培养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运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即是将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作为基础,全方位培养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核心现代教学技术是一类创新教学方式,存在直观、生动与交互等特点,对适当拓宽教学范围十分有利,还能尽可能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挖掘出来。先进教学技术对教学理念与方法有直接决定作用,多媒体与先进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现代化教学带来很大机遇,因为其自身的众多优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见闻、拓宽视野,比如设置语音教室,学生能够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基础扎实学生可以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而基础稍差学生可巩固旧知识,学生自主性也提高了,渐渐成为学习主人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此社会、家长、学校和教师等都要提高认识。这里不仅要求从外部条件上突破,更要求教师自身及时更新知识阅历,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还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改变“中国制造”的现状,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发散思维、开拓创新,采取创新的方法手段,将课程设置与建设摆在教学改革首要环节上,对课程推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等内容加以改革,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要方向,同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升教学综合水平。也只有这样,向国家与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全,程国富,肖金华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09):87~91.
[2]佟绍成,于自强,李昕.构建工科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3):28~30.
作者: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