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实施情况
实施退耕还林13年来,榆阳区将工程建设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由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向农、林、牧并重转变,畜牧养殖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30%提高到了60%;由过去单一的种植粮食作物向粮、经、饲并重转变,饲料饲草面积由15%提高到了60%。二是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全区林草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38.2%提高到42.7%,在工程实施区域,山上林草多了,沟底坝系多了,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整体生态状况有所改善。三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5822元提高到6988元,2年净增1166元。四是广大群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认识明显提高。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特别是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兑现,极大地调动了乡村广大干部群众还林种草的积极性,纷纷自觉投身于退耕还林工程中来。五是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优势明显呈现。造林承包机制、竞争机制的引入,不同造林模式的推广,地膜覆盖、容器苗造林、截杆深栽等适用技术普遍应用,使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的工程质量、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幅度提高。
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做法
2.1科学规划、分类实施
1999年,榆阳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榆阳区退耕还林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即从1999~2010年,分3期将全区53333.33hm2耕地和116000hm2荒山(沙)地按照乔灌草相结合,针阔叶相配套的原则稳步退耕地。为确保退耕还林后粮食总产不减少,群众吃饭不受影响,根据全区不同区域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分区域口粮田标准,在退耕还林时留足口粮田,其余坡耕地采取适地适树,综合治理的办法稳步退耕,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退耕还林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每家每户耕地状况,防止出现全退村、全退户。即南部丘陵区人均保留0.13~0.17hm2水地、坝地、梯田等高标准农田,实行山打赌修水窑,缓和地栽植乔木林,陡坡营造灌草林,沟沿线实施灌木封沟,沟底打坝淤地保良田,形成一个生态林、经济林、饲草、良田合理配置的格局。川道区人均保证0.11hm2基本农田,其余坡耕地上栽红枣、大扁杏等兼用林和经济林,林下种植灌草。草滩区抓好人均0.2hm2高产稳产田,重点发展乔灌草相结合,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合理搭配的防风固沙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土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力发展山杏、仁用杏和红枣等兼用树种。目前,建成了6800hm2仁用杏和1333.33hm2红枣等果品基地。今年,全区产杏核50kg,创产值150万元。
2.2强化种苗,培育市场
一是按照《陕西省退耕还林(草)苗木生产供应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榆林市苗木质量检验标准》,实行种苗检验“三证一签,四见面”制度,(即苗木检验有调拔许可证、检验证、检疫证和苗木出圃标签;苗木检验员,施工技术干部,产苗单位。用苗单位四方同时到现场签字后方可出圃调运),保证了造林用苗数量、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2.3强化科技,创建精品
工程实施以来,区上积极开展了美国干水、汉力葆等保水剂抗旱造林试验,大力推广集雨覆膜、截干深栽、营养袋苗木造林、大苗带母土栽植等实用技术,结合不同地类,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模式研究,在东南部黄土丘陵区实施侧柏×桑×草混交模式,长城沿线盖沙黄土区实施樟子松×紫穗槐×草混交模式,固定半固定沙地实施杨树×紫穗槐×草混交模式,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效,而且合理地解决了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发展、群众眼前利益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根本问题。这些治理模式的研究推广,不仅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而且为干旱风区退耕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同时,榆阳区还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创建了3条百公里退耕示范带、红石桥古城界、金鸡滩掌盖界、鱼河李家沟等一大批万亩以上精品工程,有力推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
2.4严格验收,严格兑现
每年都对工程造林任务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山区采用对坡勾绘法,逐村逐块严格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区上严格执行了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关兑现政策,各项补助要求,按标准全部兑现到退耕户手中。在粮食补助和现金补助兑现过程中,严格做到了“5个不兑现”,即:成活率(保存率)不合格不兑现,抚育管护不合格不兑现;间种农作牧不兑现;封山禁牧不彻底不兑现;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不兑现。
作者:魏文刚 聂仰东 杨斌 白子红 单位:榆阳区林木种子站 榆阳区林木种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