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
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全身心地动起来,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摆进去,调动自己的所学,真正地解决问题。情景模拟最常见的有模拟求职现场、职场情景短剧编排等。前者由教师扮演招聘者,学生充当求职者,进行教学演练;后者即通过现场模拟演练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职场环境,营造一种准、真、实的氛围,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体验一下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真实感受。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对情景模拟的教学目的、注意事项等一一讲解。一是要根据角色分组分工,提前布置任务,提出要求;二是在模拟结束后,要展开讨论,及时总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达到应有的效果。
2.工作坊
“工作坊”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如“自我认知”“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职业目标”等,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提升,教师也同样有所收获,听学生之心声,依学生之所想,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之所需。工作坊组织形式更为灵活,深受学生喜欢。但控制课堂人数很有必要,教师要适时引导,让每位学生参与演讲、讨论、交流,这样才能区别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
3.职场电影赏析
职场电影赏析即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放映《时尚女魔头》《当幸福来敲门》等职场经典影片,指导学生捕捉其中有关职场成功的秘决。在教学课堂中播放影片让学生欣赏电影的同时学习职场相关知识可谓是寓教于乐。比如,播放《时尚女魔头》,可以让学生了解作为职场新人,如果遇到像恶魔一样的老板(boss)该怎么办;《当幸福来敲门》则告诉学生如何在逆境中奋发,最终赢得领导的认可。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方法上课时,首先要注意电影的选择,除了故事情节要吸引人外,更重要的是电影背后的道理;其次要适时点评,捕捉细节。播放影片过程中要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点。
4.运用測评工具
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个性特性、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等,使之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建议。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能力,对自己的认识很不系统,教师为了更快捷、系统地帮学生了解自己,必须借助职业测评工具,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进一步的辅导策略。测评工具通常包括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工具。非标准化工具是指,通过对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的回顾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等。标准化的工具,如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职业测评,是经过了很多检验,系统性会相对好一点。教师在运用测评工具时,应根据需求选择信效度高的工具,指导学生看测试说明,注意测评实施过程中干扰因素的排除,让学生清楚测评不是万能的,不能盲从和迷信。帮助学生分析测评结果,学生对结果有困惑时要做进一步的辅导。
5.其他社会实践类教学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的社会实践类教学也必不可少。最常见的有生涯人物访谈、职场岗位调研及分析、职场体验等。生涯人物访谈是指学生通过对感兴趣职位的知名职场人物进行采访获得职场的借鉴体验,是获得具体职业生涯详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职场调研及分析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相关职业,分析职业对应的岗位,明确岗位所对应的能力等。职场体验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实际的职场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6.运用中遵循的原则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想取得一定的实效,在运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普及教育与个性辅导相结合就业指导课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大班授课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个性化辅导。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普及式的授课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只有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2.形式丰富与讲授内容相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停留在游戏活动等表面层次上,要时刻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游戏活动的本身是为了深入浅出地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所学内容,而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忘了教的本意。3.增加互动与静态理解相结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互动又会很容易让学生偏离教学目标。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静心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随时将互动限制在教学范围中,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理解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活学活用。4.职场体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职场体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理论教学更是不可缺少,职场体验要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有了理论,再有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用于工作中。综上所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运用,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严峻课题。授课教师要勇于探索、主动创新、随时调整、注重实效,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杨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