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体系内的艺术审美实践
人类的艺术审美实践是一种超功利性的精神,在一定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审美需求就得以产生。马斯洛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此之外还有两种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求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由此可见,审美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所谓审美,就是感受和领悟客观事物与现象本质所呈现的美。它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并且审美以其独特的自由性,而专注于物质对象的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符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心理实践活动。审美的本质即自由。艺术是人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创造生活。艺术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是人与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2]人们在对艺术美的感受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永恒魅力,促使人的大脑发挥无尽的想像能力,引起人对美的感知,用来完善、补充、丰富甚至改变对象在心目中的性质,重新创造出新的完美意象形成审美共鸣。艺术审美实践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实践活动,审美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品欣赏所持有的态度的认知上,这种认知态度可以分分功利态度和实用态度,在社会发展初期这两种认知审美关系是可以分割的,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直接以功利和实用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才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各种艺术作品呈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心理需求,当它以具有美的品格,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线时,才会以审美价值来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由于特定的语境,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体系内的艺术审美实践除具有以上内涵特征以外,它还肩负有传播、宣传两型文化思想理念的责任,在构建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环境下,艺术审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一种通过艺术欣赏来感染群众、传播两型社会价值理念的活动。
二、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关系
艺术审美实践是两型社会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艺术从来就是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审美实践则是艺术社会化最直接的行为与表现。(一)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发展可促进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分为审美显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无意识,这几个层面的结构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的审美经验。艺术审美实践也就是人的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活动,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有机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发展将带动整个文化结构体系的发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象和意境来掌握创作中的某种情感和观念。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自由心理实践,艺术家与受众双向互动的建立,在关系建立中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心理、意志和智慧得到完美体现,观众的主体审美精神在艺术活动中也得到充分的张扬。艺术审美实践活动通过“创作——作品——欣赏”这样一个过程,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与精神面貌,从而最终对社会生活发生多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一般来说,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具有认知、教育和娱乐三大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审美获得关于社会、自然的信息与知识。正如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可以观”即具有认识社会的作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具有认识自然的作用。通过艺术来对人生、社会与历史来进行体悟,往往更加鲜明与深刻,且通过艺术来认知自然,人们更加喜闻乐见,印象也更加生动。可以说,艺术审美实践可以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人们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艺术审美实践,使自己个人的理想、感情、追求发生变化,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与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启迪思想,甚至找到榜样,修正行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审美实践对于人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如果能将两型社会的文化思想内涵灌输到艺术创作中,并将该艺术作品广而展之,人们就能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两型社会的精神内涵,并且产生共鸣,形成统一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与完善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二)两型社会文化的构建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审美实践的发展艺术审美实践的发展,因其具有的浓郁的精神性特质,需要个人创意、技术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而两型社会文化恰好能够营造这样的一种环境。正如前文所说,两型社会文化主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我们以往的艺术审美环境,往往脱离了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以及这种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性,沉醉在一种没有远见的视觉盛宴之中。以产品包装为例,每到过年过节,许多人家里都会堆满各种各样的礼品,如果把礼品包装全部拆掉以后,会发现产生的垃圾量真是非常惊人,里面有为了防腐防潮做的包装,更多的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包装,这些塑料、纸张、泡沫在商业的扭曲下仅仅是为了一场奢侈的表演,而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空乏的内涵。而在两型社会的文化构建中,我们应该摈弃这种不利于环保的艺术与过度的包装,而应更加考量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人性的回归。城市景观设计应是两型社会文化最直观也是最宏大的表现,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审美感受直接体现了两型社会理念的物化情况。既然我们说两型社会的文化体系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那么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其根本的目的应该就是提供给人们一种自然生态感强且富于人性化的环境。在景观设计中,以往的设计理念往往过于借助绘画的范畴来评估其水准,片面强调“如画”的美学效果,片面强调视觉审美,强调视觉审美的霸权,而偏离对景观的全面理解,这是对自然、对生态的粗暴践踏。[3]在两型社会的文化理念下,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环境应被体验为“环境”而非景色,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不应是隔绝式的,而是身处其中式的。只有消解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两者才能有更好的互动,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共生,进而实行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两型社会。
三、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双赢
在创建两型社会的过程中,要实现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双赢,我们认为应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创新文艺服务方式,加强对公共文化艺术机构的扶持、指导和监督,推动群众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发展。首先,“两型社会”的城市文化建设需要构建“统一、高效”的城市文化规划体系。要构建高效统一的文化建设规划体系,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必须完成两个方面的根本转变。其一是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空间布局、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等方面要完成从“城市间”向“区域间”的转变。长期以来,两型社会的城市群文化建设联系不紧密,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各相关设施导视系统设计不规范,从而影响城市发展水平,形成一种相互分割、利益分配缺乏协调的现状,这是两型社会建城市文化群创新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因此,必须立足于区域间本位,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群内的文化发展规划。在城市文化空间布局上充分挖掘城市群内传统建筑、园林、设施导视设计、绘画、戏剧、音乐等各文化的丰富内涵,使之重新焕发文艺生态色彩,加强两型城市形象总体塑造,从视觉上形成统一协调的人文景观美、文化氛围浓的特色街道和社区景观,尤其是在重点建设区如湘江风光带建设、城市公园建设要与自然和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并且风格各异,在艺术审美实践上使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相得益彰。其次,充分发挥“两型社会”的公众文化传播作用。两型社会文化的构建,不应只是政府部门和某些企业的事情,而应是全体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一项大事业。为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两型社会文化建设的热情,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开展一些全方位的宣教、普及活动。一方面以文化政府、媒体为单位组织一些结合两型文化策划一些宣扬地域文化历史题材的绘画展览、文体活动及环保公众电视栏目,在媒体报刊如长沙晚报开辟《文化长株潭》宣传专栏,举办沙龙探讨“城市文化建设”问题,向市民推介全球先进国家、地区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新举措、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新模式;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组织一些广大市民参与的绿色城市建设创意设计比赛、环保与文化知识大比拼、城市文化宣传周、环境与文化月报等大型活动、报道及宣传,支持成立各种与两型社会文化建设相关的民间组织。在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市民学校开设不同形式的课堂,传播、普及两型社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后,在“两型社会”城市建设中,应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建议制定相关政策,保护现有传统文化遗产和遗迹。延续在城市群内乡村的历史文脉,着力挖掘传统的文化艺术底蕴,传承历史文艺遗产,扶持本地传统工艺生存发展,让民间传统工艺得以不断传承。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审美文化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艺术美学虽存在着各种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但二者在精神内核上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特征。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如道家自然观、儒家的中和之美,与西方自然哲学审美思想等,其审美都强调和谐之美。和谐,不是相同因素的相加,而是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的种种矛盾因素协调运作,融合为一个新范畴的进程。和谐之美是一种自然中和之美,一种均衡之美,变化之美。要体现和谐之美,必须“强调集约”。审美文化的融合加之城市各城域间文化的不同,要求两型社会城市群的城市建设中要宏观规划、科学统筹,强调集约。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4]合理规划城市平面和空间布局、城市绿地、城市色彩的设计和城市文化中心的建构等,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实现科学有序、和谐共融的发展。
作者:邓伍英 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