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设计内容
主题活动的开展也一样,比一般课的设计更复杂。在开展主题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主题活动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例如在学完WORD后的主题活动是《制作电子小报》,学生选择好了主题后,还要考虑在小报中将要添加哪些类型的内容,如图片、文字、表格……综合考虑版面的布局,确定好素材摆放的位置。还可以在小组中群策群力,先在纸上画一画草图,再进一步规划。帮助学生规划设计内容,可以使学生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时,先规划好再实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收集整理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拍摄、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保存在相应的资源文件夹中,方便调用。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应用到多种信息技术工具,这要求学生能初步使用一些信息技术工具,这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4.加工表达作品作品的制作,是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从而完成相关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作品,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作品后在小组里讨论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提升信息素养。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中,前期先进行小组内的讨论,选择好小组主题,进行小组分工,分好工后使用前面所学的一种或几种软件收集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丰富情感。
三、信息技术主题活动的评价方法
作为一个主题单元活动,开展得是否成功,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及时评价。主要包括:①对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应体现差异,侧重于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否有变化和进展。②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兴趣等进行评价。③从学生是否得到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④从学生的合作情况等进行评价。⑤由学生对该主题活动进行评价: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兴趣、能否有收获、有哪些不足、有何种建议等。主题活动中评价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活动的要求,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改变单一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注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甚至可以参与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评价时除了考察学生活动的成果外,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要予以关注,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原则。在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学生学习日志或成长档案袋,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对学习表现、学习作品形成过程性评价系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进行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主题活动”是在“任务驱动”、新课程理论、研究性学习和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的一个有益的创新尝试,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创设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把信息技术原理、技能作为载体和探究手段,力求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探究,全面发展。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如能将小学整个学段应达到的知、情、意、行各目标通盘考虑,使其与活动结合得更加水乳交融,并使活动成为系列,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新高度。
作者:刘小峰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