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电子论文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困境与方法(3篇)

第一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困境与对策

摘要:我国相继颁布的《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体现我国在防范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暴恐犯罪的态度和决心。而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被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方式也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规范并保护自身在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权益,不仅符合当前我国对国家安全形势重视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对国家安全机关顺利开展有关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家安全;困境;国家安全教育

1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概述

国家安全教育,以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对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相关知识,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范围进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国家安全教育,对全体公民涉及国家安全的品德、体质等实施的一种有计划的、有体系的活动。大学生作为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一部分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确保国家意识安全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安全高度受到重视和关注的背景下,国家安全教育理应在这个时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应当是在利用高校良好的硬件环境的前提下,尽快接受有关国家安全教育。高校意识形态要求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思想理论体系予以认同、接受和践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四年本科课程设置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任务,即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进行素质教育。以上课程对国家安全相关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少量涉及,并且即使少量也并非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入手。可以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即国家安全相关问题均是若隐若现的出现在高校的教育体系里。美国的”国家安全教育计划“,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Program是冷战后美国实施国家安全新站略,维护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此计划已经实施20多年,其在培养美国国家安全人才、服务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需要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它是美国唯一由联邦政府资助,集国家安全、语言文化、情报服务为一体的教育计划,大量的语言文化人才、地区研究人才、情报人才、军事人才等在这个计划中被培训出来。美国的国家安全教育计划实施已20多年,而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国家安全教育法,没有相应的教育计划。

2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

2.1国家安全教育的主体

一旦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即是教育主体的问题,由谁来承担此项教育工作?现实来看承担此项工作的老师,自身似乎也应当是被教育者。目前高校实行安全教育工作,涉及刑事、治安类的由高校保卫处来承担,涉及心理安全的由校内心理服务中心老师承担,涉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则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老师承担。从教育主体来讲,国家安全教育并非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高校教师及高校从事相关工作的保卫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仍有不足,缺乏授课中需要的国家安全有关信息及信息来源,基本防范及有关能力不足。从教育对象来说,如何做好在国家安全教育与不泄露国家与国家机关的秘密的平衡,并符合保密规定,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者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很大的。

2.2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缺陷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个体涉世不深、易冲动,遇敏感性话题易产生情感上共鸣;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有待完善,对事物判断缺乏客观理性分析,易受到煽动;理想化要求高,往往因个人对某事物的不满或未达到自身需求,通过网络发布不实言论,发泄激愤;缺乏网络虚拟平台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利用程度高,但成为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案件的受害人比例同样高。目前,高校保卫部门缺乏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对本校及一定地域内高校学生网络信息动态缺乏有效、及时的掌控,高校内的网络信息规划处部门,基本承担的是满足本校内的行政、教学、生活等网络信息建设、监管和服务的工作,但在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信息监控很少。学校宣传部和党政办公室负责本校内的网站信息发布及全校所有部门和学生组织对外的公众平台,但没有实现全部联网监管,缺乏系统的监管体系。2.3管控与配合一直以来高校保卫部门承担配合国家安全机关调查有关案件的职责。而校内保卫处工作人员,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调查方式、方法运用的掌握。在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方面,高校保卫部门和被调查人员似乎在形式上均是弱者地位,不论是调查学生或是教师,学院及学生辅导员完全依照保卫部门的要求配合,实则保卫工作人员自身也不知道如何配合,同样在没有任何保护意识下开展工作。不论国家安全机关或高校保卫部门开展工作,均缺少考虑对被调查人员心理的影响,尤其是对辅导员日后开展工作的影响。

2.4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高校均设有形势政策教育必修课,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但对国家安全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进课堂仍举步维艰,安全宣传或安全教育课程处在无人、无资金、无计划的“随意”状态。校内国家安全教育宣传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组织在校内做安全宣传等活动也同样困于无资金支持、人员不断流失等问题。现有的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除了作为大学生入校教育一部分的军训课程,照本宣科的课堂教育除了乏味学生再无其他感受。教师们只注重传授,忽视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产生的实际效果,看似形式上比较顺畅的教育形式,内容上却并非尽如人意。大学生通过各类媒体了解到我国面临一些国家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但是预防意识、保密意识差。对现行涉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甚至有的学生“以身试法”竟懵然不知,没有充分是认识到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性。保持对国家安全机关神秘性认识,对保护自身权益认识差。对以上情况,本文认为究其原因是高校在教育引导工作滞后造成的。国家安全工作保密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对外界了解它增加了阻碍。因此,高校更是有必要提高重视,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并创造认识的途径,让大学生对国家安危及自身在国家安全的责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保密意识。

3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3.1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教学体系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的国家利益观、我国各时期领导人的国家安全思想、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精神为理论基础,把国家安全教育与大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建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教学体系。让安全教育进课堂或安全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在开设具体课程时,根据专业从国家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方面开设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选修课,将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中,注重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认知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与军事训练、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等相互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树立综合性的国家安全观。

3.2充分发挥相关法律法规的作用

国家安全问题的严肃性,天然就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从教学内容角度而言,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梳理与讲解,从一个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的角度加以讲述应是出发点。要改变学生对法律法规问题学习乏味的看法,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参与性。将案例分析融入课堂,从具体事例出发,由学生进行讨论与辩论,就事件给出自己的判断,并逐步预测发展方向,将事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层层剖析,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与辨识问题的本质。教学模式可参照主题式教学的方式,以某一主题展开,让学生了解、学习此主题下可能涉及法律法规问题,教师给予主题涉及的背景材料讲解,给学生相关问题材料收集的思路和途径指导及问题的研究思路。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和辩论及教师讲解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对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调动学生对国家安全有关问题学习的积极性。

3.3“内外交互”教育方式进校园

目前,让保卫部门部分人员承担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从其自身力量而言,还需一定的时间“充电”及摸索教学方法。邀请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或专家、军事及公安院校的教授进校园授课,是一种更加可行的方法,也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通过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给予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相关信息的机会与空间。将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走进社团的方式,想必也是打开局面一种较好的方式。高校保卫部门可与校团委合作,定期与上述组织合作宣传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利用不同团体的特点进行线下、线上等多种信息传输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竹,吴庆荣.国家安全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4.

[2]B.B拉扎列夫著,王哲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法律出版社,1998.

[3]吴庆荣.法律上国家安全概念探析[J].中国法学,2006,(4).

[4]刘慧,李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现状与路径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刘文汇.论国家安全观的衍变[J].求实,2002,(3).

作者:陈亚军 徐楠

第二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新媒体视域下,加快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改革有其必要性。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该课程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就课程改革的思路进行了一定阐述,以期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人类进入到网络信息化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的建立和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些社会变革已深深地影响到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其思维方式逐渐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媒体拓展了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容易受到新媒体不良信息的侵蚀。正因为如此,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准确把握新媒体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改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通过多种教育手段,使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获得有效合法保护的一种系统教育,也是保障大学生切身利益、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毋庸置疑,安全教育对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创建稳定的校园环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体制上,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虽有规定,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的通知》,亦有地方出台的相关教育法规政策,如北京地区颁布的:在首都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的“三进运动”、2008年上海地区颁布的地方性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等内容。可以肯定的是,宏观上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逐渐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并成为高校一项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开发内容,而且已付诸于实践。然而,从实际成效中看,大学生安全教育仍然处于宣传阶段,基本上还未真正进入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去,因此收效甚微。安全教育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高校在此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不能有半点马虎。

(二)安全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获得外部信息的途径多样化、直接化、便捷化,这些信息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着高校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新媒体的动态变化发展,要求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已有观念,创新和完善安全教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等内容。而当前在如何深化、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改革、增强其教学实效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层次差距,改革势在必行。从面临的困境上来看,尽管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逐渐成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都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第一,课程设置上。横向来看,课程目标不够明确,内容过于陈旧、宽泛;同时,在整个大学课程系统中,其所占地位相对也不是很高,受重视程度也不足。纵向来看,“大学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大多数高校都会把这门课程开在一、二年级,且课时较少,到了高年级时则停止了开设。另外,理论脱离实践,也是该课程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如缺乏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第二,教学设计上。一方面教学目标缺乏实践性,较为空泛。教学设计更是粗枝大叶,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不够全面。大学生安全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而很多情况下,学校只重视讲授某一方面,缺乏整体把握。同时,教学方法也缺乏有效性,针对性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或者是专题讲座,缺乏创新意识。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更为广泛,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以达到学生的层次需求和安全教育目的。第三,教学评估上。无论是强调动态过程的形成性评估,还是强调教学结果的总结性评估,都难以有效地对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及其教学成效做出全面的评估。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每天都在接收着新的外部信息,其心理、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安全教育难以达到实际成效,评估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作为高校安全教育中的最重要环节,“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改的途径

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既是社会、学校安全形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素质完善的外在引导,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制度建设

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政策法规、纲领文件也颁布了一些,如“规划纲要”“高校管理若干规定”等,甚至有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这说明国家和地方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建设了,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政策、规定也仅仅是止于描述,缺乏相对具体的配套细则。如实效如何落实,操作怎样执行等,这些都有待探究。更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份专门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统一的、权威性的规范性条例或文件,以强制力和导向性解决大学生安全教育“落实难”的体制障碍[3]。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以高校为主体,从当前社会、校园安全形势和大学生思想特点出发,制定一份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体制、内容、形式、目标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以指导各高校有效地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有了体制保障,工作才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以何种教学形式和课程设置为基本开展安全教育,以达到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践要求是关键。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范畴,主要是因为开设难度大,纲领性文件还未出台,教学资源地区差异较大,另外,主要还是以新生入学教育、讲座、演习、选修课等为方式开展。2016年3月21-22日,第一届全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有关人士呼吁:加强培养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让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清华大学保卫部部长韩标认为,在没有学分激励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可能会忽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范围、计入学分、增加学时已经刻不容缓。

(二)创新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所有教学内容安排都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觉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要重视传统的(包括行为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内容,更应注重非传统安全因素,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应更为全面和广泛、丰富而有深度。新媒体环境下,要求高校应不断地捕捉安全隐患因素,及时发现,纳入课程和教学中来,不断更新安全教育内容,以保证其实效性和预防性。同时,我们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安全教育内容还应该包括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层出不穷的信息,大学生如何辨别、评估、吸纳和传播极其重要。因此,大学课堂的内容必须包括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技术。2.教学方法上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授仍是以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吸收。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在教学模式上理应是可以创新的,尤其是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把握课堂的能力,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扩大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讲课形式,如video教学、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团体讨论等。同时,发挥PPT的功能作用,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力求简单易懂、形象生动、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如加入flash、音效、案例图片、游戏设置等。另外一点,注重课后的互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内容包罗万象,而课时又相对少。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例如博客、QQ、教学视频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正确引导他们。3.教学评价上主要是指在评价方式和途径上。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评价体系,多途径、多角度进行评价才会更有实效。“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评价应该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安全教育对维护校园安全和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作用这三方面。需要强调的是,重要的不是评价本身,而是收集和分析这些评价信息,使其发挥应有的评价功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相对匮乏,高校内部缺乏对安全教育明确的权责划分。安全教育没有对口的学科、专业设置,师资来源和师资素质就成为落实安全教育的瓶颈,安全教育质量不高。因此,高校应该加大投入,设置对口学科、专业,加大培训力度,重视师资质量,优化安全教育师资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搞好了,教学质量上去了,安全教育的目的也更容易达到了。具体来讲:1.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目前大多数高校,均是采用的兼职老师的方式,流动性大、教学随意性强。高校应该设立安全教育教研室,并配备一定量的专职安全教育老师,然后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逐渐配备充裕的专业老师。在专职教师未配足前,可以聘请高素质的兼职老师。兼职老师需进行严格的筛选,必须是熟悉学生工作的老师,例如学工队伍的职员、系部党总支副书记及辅导员。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高校安全教育课开设不到10年的时间,教师储备有限,水平层次不齐。这就要求各高校通过将老师送出去或者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例如,高校可以提供机会让任课老师到一些知名院校旁听授课,也可以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比赛或者研讨会。高校也可以邀请知名教师到本校为教师授课培训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并举,逐渐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3.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视新媒体视域下,做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将会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视挑战,善于学习,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作者:朱斌 李刚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第三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意识现状及培养方法

摘要: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然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滞后于国家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安全教育的最新要求。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意识的重要性、现状及培养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重要性;现状;培养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意识的重要性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周边的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日、美等国家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东北亚地区正在出现新的军备竞赛,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不小的威胁。从国内形势看,由经济快速发展所积累的社会问题,是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大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然而,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弱化的现象,他们追求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重自我、轻集体,不关心国防建设,削弱了报效祖国的动力。此外,学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停留在课堂灌输、军事训练层面。这种现象长此下,令人担忧。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网络渗透战略的重点目标,所以必须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高校办学方向的战略高度,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运用新技术、新方式,将课堂教学与正规军事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国防教育水平,把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提升到战略高度上。国防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

1.开展大学生国防安全意识教育与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军事变革相比,我国高校国防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国防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健全独立的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和教学机构,国防教育内容过于单薄等。因此,高校必须转变国防教育理念,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国防意识。此外,高校也要优化师资力量,整合教育资源,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国防教育有效开展。2.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长期以来,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阶段性和连续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其实,高校可以开展大学第二课堂国家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诸如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板报宣传等,帮助大学生树立国防观念、全局观念,以世界眼光、大局眼光来看待和分析国家安全问题。此外,高校教学部门应与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指导安全教育的实施,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和规范化。3.指导大学生体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场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清国家安全的大局,认清世界形势仍是和平与发展。战争遗迹、现代战场、战争博物馆、兵营、英雄纪念碑等地方都是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好场所。通过考察、参观了解国家历史发展的过程,了解国家生死存亡和盛衰兴废的历史原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认知的教育模式,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四、结语

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国家建设者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国家保卫者的重任。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要始终围绕这一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作者:周雪玉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困境与方法(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dzlw/91591.html

    相关专题:宿州学院学报 长沙铁道学院


    上一篇:改革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论文
    下一篇:情景教学在医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