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体育学科是对小学生开展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效愉悦的教学是新课程体育改革不懈追求的方向,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较好实现这一课程任务。将贴近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能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强身健体,实现小学体育教学三维目标。体育游戏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不仅将体育课堂变成一种娱乐和健身的场所,还将体育运动扩展到体育课堂以外,促进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游戏教学法;趣味性;体育素质
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其律动性、竞争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与体育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游戏的教学功效已被教师广泛认同,游戏将人的生理机能和智力运动、情感态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在游戏中学会体育运动技巧,提高体育运动能力,缓解学习压力和消极情绪,在身心愉悦中实现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基础体育教育实践,针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析。
1.教师科学认识体育游戏,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教师承担着主导和引领课堂的使命,为提高体育游戏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要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落后窠臼,主动探索和改进游戏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目标和游戏有效结合的教法深入研究,构建和完善本校的体育游戏教学体系,将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和拓展。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和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的地位,让小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角,教师的设计和课堂生成过程都紧密围绕着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等展开,放手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锻炼和感知。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升体育教学技巧和课堂把握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游戏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教师还要加强体育游戏的分层设计,对不同年级、班级、学生采取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游戏种类和难度,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信心。
2.营造游戏化课堂氛围,潜移默化培养体育兴趣
体育游戏可以用在课堂导入阶段,一方面游戏本身的娱乐性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好感,另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前的预备活动非常重要,传统的跑步和做操方法会令小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小游戏能点燃小学生热身运动的兴趣,比教师的强制和说教更有效。热身运动要与本节课训练技术对生理机能的要求相一致,尽量做到每节课不重复,使小学生感觉到新鲜和刺激。通常可以做锻炼不同部位的韵律操,配置优美、活泼的音乐,让小学生的身心放松,更愿意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缺乏对课堂和事物的持久注意力,体育游戏以其娱乐化的外壳承载了体育运动的内核,能较好地将小学生吸引住。例如低年级立定跳远课堂中,通常将学生领到沙地边一一训练,未排到位置的小朋友会感到不耐烦,有的乱跑乱闹,甚至抓沙子打架,教师要花费很大精力维持课堂纪律。此时,可以将动物游戏引入课堂中,创设出“森林运动会”的练习情境,让小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喜爱的动物,模仿这些动物参加跳远比赛。小学生会纷纷扮演小青蛙、小兔子、小狐狸、小鹿等形象,模仿动物的跳跃动作,增加了对跳远练习的积极性,产生对跳远技术主动学习和观察的意识,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练的精神。
3.将游戏融入教学目标,优化体育课堂过程
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每堂课的教学标准和内容,合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学生以为在玩耍而不是在上课,这种心理使小学生对蕴含在游戏中的体育动作练习更加投入,学生在快乐的锻炼氛围中主动探究体育技术。例如六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绕杆》教学中,在讲授行进间运行的基本动作要领后,学生往往不愿意进行基础技能的反复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互动小游戏,在篮球半场内每个学生单手运球,同时还要用另一只手去拍其他同学的球,如果球被同学拍走,或者发生双手拍球、抱球等违规现象视为挑战失败被罚出场,坚持到最后的同学视为冠军。这一游戏锻炼了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夯实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提升了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教师可以运用竞赛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走跑交替》教学中,用合作探究法练习弧形跑和折线跑的动作,教师给游戏命名“抗日地雷战”,在地上画出两个大的五角星,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派出一名成员,给小学生发五个实心球作为地雷,参赛者沿着五角星的线路将“地雷”放在五角星的每个顶点位置,学生以走跑轮换的方式完成每条折线,两组成员接力进行,先跑完的小组就是赢者。这个活动提升了小学生的空间感知力,让小学生改变对田径项目的恐惧心理,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科学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强化走跑交替技术动作,同时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4.利用生活化资源丰富游戏,实现“大体育”教学效果
国家提倡“阳光体育理念”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不能将体育锻炼局限在体育课堂上,还要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每天的运动积累中提升身体机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如“看谁反应快”游戏,一个小学生作为考官,一名小学生作为裁判,考官发出口令,一群学生做出相反的动作,锻炼小学生的反应能力,这个游戏适合在任何场所进行,可以随时开始和结束,不用体育器材和玩具配合,达到了娱乐和健身的双重作用。体育教师应进行充分地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编创出符合每个年级学生的体育集体游戏,让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课间操、活动课进行锻炼,使小学生的课后生活更加充实和健康。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创新游戏,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运动感,实现智力和体育的双重锻炼功效。教学改革不是将传统文化全盘抛掉,教师可以让传统儿童游戏重新焕发风采,例如可以让皮筋、跳绳、丢口袋、跳房子等游戏在课间活跃起来,学校制定出一定的游戏竞赛规则,将体育锻炼动作融入其中,创新出新式的游戏项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合作和训练,定期举办比赛和展示。小学生在集体游戏中相互增进友谊,提升了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团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健康心态,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情商。体育游戏中可以吸纳朗诵、音乐、舞蹈、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可以在太极拳表演过程中融入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朗诵,在集体练习武术动作时可以播放令人振奋的歌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将体育和德育教学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教育效果。
5.把握好游戏和体育的尺度,领悟体育教学本质
游戏法要遵循体育教学的本质,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服务,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而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游戏时一定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要规范游戏的规则和操作过程,让小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游戏让小学生感受到了团体活动的快乐,潜移默化地改变自私、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产生强烈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学会包容与和谐相处,教师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实时关注小学生的表现,对错误行为和思想加以纠正,进行人格教育和渗透。体育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竞技性,体育游戏竞赛开展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公平意识,使学生能真正从参与锻炼中增强体质,体验到体育项目的正能量。而且,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对游戏的认知层次,鼓励小学生总结和抒发小学生对体育游戏参与过程的体验,将小学生的真实感悟与收获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体育游戏会触动小学生的兴奋点,因此可能出现课堂氛围高涨、比赛现场异常激烈的情况,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保护意识比较弱,身体和心理机制发育不成熟,因此体育教师要平衡好趣味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在课前认真检查运动场地、运动器械,在游戏开展时注重安全区的划分,尤其是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避免同时上体育课的班级之间相互交叉和干扰发生意外伤害。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难度和运动量,不能让学生过度疲劳,影响小学生身心发育和成长。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运用得当可以促进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体育技能,激发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度,逐步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爱好。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生动活泼的小游戏,使小学生的童年充满体育锻炼的阳光。
参考文献:
[1]李实盼,林富凛.浅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210-211.
[2]白文平.在小学体育中落实终身体育新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03:80-82.
[3]林锦秀.新课标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02:60-61.
作者:张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