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关联
现如今的舞台上所表演的传统戏曲演唱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为古老的民族声乐。传统戏曲中的一些唱腔实际上就是民族声乐中的原型,也可以说戏曲唱腔是民族声乐的一种。目前关于民族声乐与传统乐曲的关联定义最为准确地是:中国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共同发展,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现代音乐的进步。传统戏曲完善了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民族声乐也促进了传统戏曲的多元化发展,要想研究好中国民族声乐,首先就要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所研究,民族声乐中的韵味与传统戏曲有着极其相似的发展渊源,两者一脉相传。于是乎,要研究中国民族声乐,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意蕴,因为它们都是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的。如此可见,中国民族声乐韵味的生成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两者相互渗透。
二、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借鉴
(一)语言
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以汉语为主,在汉语中对于字词的发音要求极高,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发音含糊、词语表达不清晰等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听众对歌曲的理解产生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我们在语言的练习中可以适当地借鉴传统戏曲的咬字技巧,减少表演过程中的失误。在传统戏曲的咬字技巧中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声母的发音,声母是决定一个字的发音最重要的因素,作为起音的声母如果没有准确发音,就容易使字音朗读发生偏差。声母发音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字音发出时偏离了五音,呼出的气流不能够得到发声,如在歌曲《一首桃花》中,如果桃花的“桃”字在发音时舌尖没有足够的力量弹起,就很容易发出“稻”字音。第二则是声调,汉语的四声声调使的传统戏曲在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传递的更为浓烈,即使在谱曲中也常常会运用装饰音来加大曲子的情感表达。第三是润腔,润腔在传统戏曲表演中又被称为加花,同样也被适用于现代民族声乐的曲调变化,在音乐的基本曲调上加入花音,使曲调变得更为华丽。
(二)气息
音乐的演唱通过人体来表现,要想唱好一首歌曲,首先就要拥有稳定的气息支持,无论是在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还是在传统戏曲的表演中,气息都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在传统戏曲中,利用丹田运气是最基本的呼吸方式,将气息保持在横膈膜以下,通过丹田的顶气、托气和小腹的一收一放的颤动来控制气息的运转。当气息变得稳定时,演唱者就能够顺利完成演出。作为戏曲中运气的丹田在现代民族器乐的表演中也有所应用,如在民族歌剧中使用的换气、提气等等,表演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添加一些动作来丰富表演内容,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是难以完成表演的。除此之外,在传统戏曲的训练中,演员多使用元音进行呼吸强度的练习,使声音能够往后靠,发出较高的音调。由于民族音乐的发生旋律主要以滑音为主,运用传统戏曲中的丹田运气方法,能够更好地对声音进行转促进各声区的过度转换。
(三)韵味
“韵”在“韵味”中指的是悦耳的声音,《晋书•律历志》中提到“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而对于“味”字,《老子》中的一句“淡乎其无味”则很好地阐述了“味”与音乐的关系。在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中,歌者只有对作品的韵味进行了准确地把握,才能够将词曲表面演唱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将歌曲本身的内涵表达出来。作为综合性的传统艺术形式,传统戏曲就很好地将语言、声音、形体三者融合在了一起,带给听者美的享受。因此,现代民族声乐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借鉴了传统戏曲的这一特点,使自身在保持民族性特征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创新。如《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这首具有河南豫剧特色歌曲,在通过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演唱后,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李双江在这首歌的演唱上张弛有度,将慢唱与紧打相互结合,再运用河南地方语言中“道白”的方式将豫剧中的行腔特点融入歌曲中,并在歌曲的高潮部分采用了传统戏曲的声调转换方式,从而将歌曲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三、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融合
(一)情感与形象的融合
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往往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声音对于作品的词句和作者的思想能够起到很好地传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感情上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进行表达,因而,歌者不仅要在演唱过程中将字词表达清楚,更是要将情感带入其中。如现代民族声乐歌曲《梅兰芳》就是以京剧大师梅兰芳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该歌曲中包含了梅兰芳生平的事迹和极高的艺术修养,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梅派的独特唱腔,在演唱的过程中要以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为基础,在此之上加入梅派唱腔的尾音甩银河顿音等等,像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中的“月”一字就要用上甩音,像戏曲中甩水袖一样将声音抛送出去,营造出连绵的感觉。除此之外,由于该歌曲是通过梅兰芳大师在《贵妃醉酒》中的戏曲形象来创作的,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梅兰芳的杨贵妃扮相中优雅、大气的形象表达出来,才能真正符合歌曲的音乐形象。
(二)神态与动作的融合
对于舞台表演来说,歌者的面部表情是打动观众最直接的方式,而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眼神在表演过程中就必须到位。做到“眼里有戏”,即在演唱时,眼球的运动和眼神的明暗变化都要随着歌曲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如实传达歌曲的情感。京剧大师梅兰芳对于舞台表演中的眼神运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霸王别姬》中角色眼神的坚定与《贵妃醉酒》中的哀怨眼神就不相同,要区别对待和演绎。此外,肢体形态的运用也是民族声乐和戏曲中深化人物创作的主要元素,特别对于“眼、手、身、法、步”等方面的规范,能够使舞台表演变得更为完美。如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中,所要表达的是少女小芹内心对于情哥哥的热切盼望,却又不希望这份心思被人所看穿,因此,在演唱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神态的变化,著名歌手郭兰英在演唱时就运用了害羞的面部表情准确地表达了少女的羞怯的心情,她在唱段中加入了微笑和扬眉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将少女情窦初开的那份情怀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而在形态方面,郭兰英也多次将戏曲中的云步搬到了歌曲表演中,并运用了兰花指来展现女性独有的美感。总之,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多方借鉴无疑使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样的,两者的相互融合,也让中国民族声乐能够稳固于中华民族的审美标准中,并为艺术本身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更好地将现代民族声乐发扬光大。
作者:张娓 单位: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相关专题:澎湃新闻网主页 企业财务危机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