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网络文化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它的发展使教育走向了一个充满信息流通的开放境地,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就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以坚持创新为核心理念,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将网络环境转化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沿阵地。
关键词:网络文化;德育;影响;应对策略
信息时代下,网络让人们得以共享信息资源,因此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不断在网络环境中发生交流和碰撞。据调查,大学生是我国使用和受网络影响最大的人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会,把握规律,改革创新,建立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教育体系。
一、目前国内高校德育模式的基本特点
据统计,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少高校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德育计划与理论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德育的认同偏差以及德育教育涵盖内容的狭隘认识。如何应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目前德育教育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在庞大的网络信息系统里,不可否认,大学生如果能够对网络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便可获得自身成长的有利因素。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网络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接受了网络文化的教育,这样便给德育个性化提供了契机,使封闭的传统德育变成开放性的大德育。大学生们不再限定于特定地点学习知识,只要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就可以听名师指导,关心国家大事,领略世界风采。但网络背景下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文化的兼容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环境、年龄和心理等方面因素,对于新潮的文化以及新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并且更愿意听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经验和历练,面对各种文化的碰撞时更容易陷入迷惘,被错误的思想左右。第二,网络文化的丰富性容易导致大学生沉迷网络、远离现实人群。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敢想而不敢做的事,但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来维系的,久而久之,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阻碍学生人际交往的工具。第三,网络文化的包容性使一些恶俗文化得以掺杂其中,大学生如果长期沉迷在其中,极易导致思想被腐蚀;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以及诈骗、赌博、邪教等犯罪行为,无不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强烈的冲击。
三、网络文化下高校德育的应对举措
(一)以创新的技术,开辟德育阵地
面对时代的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德育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开设网络技术方面的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上网技能,让学生们学习如何在互联网上挖掘“宝藏”,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再者,学校可以加强本校网站的建设,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和社会热点,以正确的理念去宣传网络文化。例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内容涉及理论学习、国际热点及动态分析等,目前已经成为各学生和团支部等学习交流的窗口。同时,学校可以在网上开展知识交流活动,让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齐抓校园主网站、二级网站和班级微信这三块阵地,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使德育工作者们能够对症下药,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以创新的理念,建设德育队伍
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德教育。网络文化背景下,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新型德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精湛的网络技术水平和强烈的开拓精神。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开办“问题银行”“创新超市”等,注入创新的理念,将传统的灌输方法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使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实践,形成高水平的素质。
(三)以创新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是最能够影响学生思想行为之地,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学校应广泛开展高雅又不失趣味的校园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化教育的宣传工作,并把传统的校园文化和新颖的网络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举办道德讲座、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影、提倡公益活动等。这样可以对网络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开放式的德育教育必将取代传统封闭式教育,德育工作者们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使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福民,胡凡刚.简论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3(6):34-36.
[2]陈华新.论高校德育工作的真善美维度[J].前沿,2010(14):197-200.
[3]吴连星.真善美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价值回归[J].上海教育科学研究,2006(8):91-92.
[4]刘华.求真、行善、尚美:德育价值的根性追求[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1-73.
作者:张慧芳 单位: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