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径教学中学生受挫折的主客观因素
初中学生由于受到先天性体格与体育能力差异的影响,导致在田径运动中的表现有较大区别,而于此之中的挫折则主要来源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学生无法回避的田径课程性质与人为因素两者的结合。细化来看,部分学生会在田径运动中表现出不合群、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的现象,而由于受到场地、田径活动器材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不具备田径运动条件的初中学校里,会有占比例更多的学生厌烦上体育课乃至田径课。据相关资料显示,有些学生甚至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厌烦的心理,常见的心理表现如:认为教师不够专业,所教的内容令自己反感;认为教师安排的田径教学内容不合理,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等。主观原因大多来自于学生自身。有些学生会对自己的身材,包括运动和参与田径比赛的能力持怀疑态度,部分性格内向且不合群的学生更会担心自己会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同学的耻笑,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致使他们对田径运动持排斥的态度。主观原因是学生们因参与田径运动而受挫的主要原因,需要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加以关注,并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来加以纠正,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自信与“抗挫折”的心理。
二、初中田径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策略
从本质上讲,“挫折”是来自于人在接触外部事物时因自身能力无法达到事物的要求而产生的心理受挫感,这种感觉往往会由外而内地转化为“害怕”、“担心”、“躲避”、“抗拒”等多种复杂心理的集合体,总体说来,是一些不良心理因素之间的结合,而体育教师们则需要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办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应对挫折的态度与意识。
1.教师转变观念,重视“挫折观”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多数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田径运动的教学和考核时,大多会将重点放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一层面上,很少会考虑到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与处理办法。随着新课程标准对田径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体育教师应转变自身观念,从原先的单纯“传授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基本目标向“知行情意”的总目标上迈进,即需要在原先单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再加上间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原则,以期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树立学生们正确的“挫折观”。
2.教师着力引导,引导“抗挫折”
对于“挫折观”的引导与强化需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们则需要在其中充当教育者和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比如,有些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抗拒参与部分田径项目,教师就需要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准确的引导,基本的方向是“先理论、后实践”,即先从理论层面让学生们了解参与那些田径项目的必要性,达到心理上的接受,继而再在其进行实践活动中给予切实的帮助,通过实际练习来否定自己原先设定的心理枷锁,实现对挫折的“抵抗”。再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形式的改变而进行行为的引导,例如在进行某些田径比赛活动时,教师可以按照田径运动能力的大小将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缩小差距的方式减少部分学生害怕参与田径运动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挫折的态度弱化,达到“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提升。
3.针对学生特点,实现“抗挫折”
在生活中,不同的学生会经历不同的挫折,而面对挫折和解决挫折所采取的方式必然不同,继而导致面对挫折的心理状态也会有本质区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抗挫折”计划,以期达到“一一对应”的效果。比如针对性格较为内向且胆小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分组参与运动时就可适当考虑将他们分在实力相对较强且学生性格相对较好的一组里,让他在组内感到舒心和安稳,以此来增加参与运动的动力;再如针对个子比较矮小但弹跳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多参与跳高等适宜其参与的田径项目,以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增强其自信心;再如针对田径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同伴引导”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参与,可以让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训练,在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中进行项目的参与。当然,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相应地也需要具备针对性,尽量使用鼓励和激励的方式,讽刺、挖苦等评价方式绝对不能用。
“抗挫折”能力是初中生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它的有效形成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体育老师需要利用田径运动的优势来帮助学生建立“抗挫折”心理能力,这个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在其发展中也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体育教师需要通过良好的教育策略来达到在“教书”过程中完成“育人”的总体目标。
作者:龚海勇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